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家畜布鲁菌病的流行与防控【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家畜布鲁菌病的流行与防控

家畜布鲁菌病的流行与防控【库百科养殖网】

董兆胜 (辽宁省凤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18100)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通过妊娠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人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布病是公认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的布病病例几乎全部由患布病的阳性动物所致,人感染后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牛、羊群中暴发布病将导致妊娠母畜大量流产,产奶量降低,经济损失严重。如果布病流行,则会严重制约畜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影响从养殖到产品的流通和消费。

1 流行特征

羊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末夏初偏多,成年羊发病多、羔羊发病少。人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与病畜接触机会的多少,因此以牧区最高,在家畜流产高峰后的1~2 个月为多。布氏杆菌对常用的物理、化学消毒法均较敏感,湿热60℃ 10~20分钟,日光下暴晒10~20分钟或3%含氯石灰澄清液数分钟均可杀死。本菌种之间有共同抗原,故一种有效菌苗对各菌种均有预防作用。

2 传播途径

病畜常会出现流产或产死胎的现象,这种畜胎、羊水、胎盘及产后阴道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布鲁氏杆菌,如接羔和处理流产时缺乏防护措施则极易感染。这些含菌物质以及病畜的血液、尿、粪中的布鲁菌也可污染皮毛、土壤、水源等而间接感染人、畜。病畜的肌肉、内脏及乳汁中也均含有很多病菌,若屠宰、处理尸体时防护不当或食用未经消毒的乳类制品也可感染。布鲁氏菌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以下几种,经受损皮肤,经黏膜,如含菌液体溅入眼结膜或经性器官黏膜等,经呼吸道,如吸入含菌的气溶胶等,经消化道,如食用未经彻底灭菌的含菌奶类、食物等。

3 临床表现

家畜患布病后,最显著症状是妊娠母畜发生流产,造成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久配不孕等。公畜常出现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患病家畜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下降,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人感染布鲁氏杆菌较家畜严重,病情复杂,表现为乏力,全身软弱,食欲不振、失眠、咳嗽,有白色痰,可听到肺部干鸣,多呈波浪热,也有稽留热、不规则热或不发热,盗汗或大汗,睾丸肿大,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无红肿热的疼痛,肌肉酸痛,使用一般镇痛药不能缓解。由于关节和肌肉疼痛难忍,即使不发烧也不能劳动。若病灶发生在生殖器官则影响生育,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常采取细菌分离鉴定或血清凝集试验来诊断,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另外,还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诊断。

5 防控措施

做好人和家畜布病防治的宣传工作,(www.613935.com)对相关职业人群宣传防治知识,增强个人防护意识。饲养人员、兽医及相关人员在接产、诊疗和处理染疫动物时一定要戴乳胶手套,做好相关防护措施。要让饲养户认识到病畜的危害,配合开展病畜的扑杀、无害化处理工作,尽早消除传染源。加强饲养管理和日常消毒工作,饲养场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羊充足的营养需求,使羊保持健康体况,增强抗病能力。要保证羊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为羊提供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圈舍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疫病传入、传播和蔓延。产房每次接产后都要彻底消毒。

检测并消灭病畜,逐步净化畜群。每年5~10月,首先对羊群10%的羊只进行抽样采血,先由县级化验室采用琥红平板检测,如发现阳性,再由市级化验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如果两级检测均为阳性则该羊群需要全群采血检测,阳性羊应及时扑杀。该羊群1个月后再进行全群采血检测,发现阳性羊继续扑杀,再隔1个月继续检测、扑杀,直到无阳性羊检出为止。检出的阳性布病羊应采取无血方式进行扑杀,如电击等。扑杀后的羊要选择在远离村庄、道路、河流,地势高燥处深埋,坑底铺洒1.5~2.0厘米厚的生石灰。羊尸体上喷洒柴油,经焚烧后深埋,尸身覆土厚1.5米以上。

应做好检疫工作,防止外疫传入,严禁从疫区引羊,凡从外地引进的羊只应先隔离饲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合群饲养。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