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母羊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 母羊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母羊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 母羊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

胎衣不下是母畜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家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间段内排出胎膜,而致使胎膜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内,因此称为胎衣不下。母羊产羔后胎衣一般在4h内就能排出,如果长时间仍未见胎衣排出,即可判断为胎衣不下。母羊日粮中钙、磷、镁比例不当,体况肥胖或者消瘦,缺乏运动,环境应激,胎儿过大,子宫或者胎膜发生炎症等,都会导致胎儿胎盘不容易从母体子宫上分离,从而出现发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羊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 母羊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

1.jpg

1、病因分析

母体凶素。母羊年龄过大、体质虚弱、体况过瘦或者过肥、胎儿过大、胎水少等,都容易引起胎衣不下。另外,母羊多胎以及发生流产、难产等,会导致子宫收缩能力低下,也容易导致胎衣不下。对于妊娠期母羊,如果缺乏运动而导致产力减弱,也能够引发产后胎衣不下。此外,胎盘没有完全成熟或者发生老化也容易造成胎衣不下,这也是引起胎儿早产的一个重要母体凶素。

营养凶素。繁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饲料营养密切相关,如果缺乏营养就会首先影响机体繁殖功能。母羊妊娠期间,如果饲喂缺乏矿物质的饲料,特别是摄取钙和磷不足时会造成其在分娩时子宫无力收缩,从而发生胎衣不下。另外,母羊妊娠期间饲喂缺乏维生素或者含量较少的饲料,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也能够使其发生产后胎衣不下。

疾病因素。妊娠母羊如果感染某些细菌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沙门氏杆菌病及链球菌等,会造成子宫内膜或者胎膜出现发炎。其中布氏杆菌病主要是侵害母羊的胚盘、乳房,严重时能够造成流产;子宫内膜肿胀、发炎时,会造成绒毛在凹穴中固定而无法脱出;胎膜发炎时,会导致绒毛肿胀紧密黏连在子宫黏膜上,就算子宫能够充分收缩胎衣也较难脱离。

2、临床症状

根据胎衣在母羊子宫内滞留的大小,可分成部分胎衣不下和全部胎衣不下。如果母羊在产后24h内发生胎衣不下,会对机体造成较小影响,且精神、食欲、体温基本正常,极少数羊会出现臌胀现象。如果母羊胎衣在体内滞留达到24~36h,就会发生腐败,并在体内滞留恶露、滋生炎性产物,当机体吸收其产生的毒素后,就会使其长时间呈现拱腰努责或者卧地不起,有红色、褐色的恶露从阴户流ILIJ,并散发腥臭味,同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能够达到4O~42℃,但也有少数体温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或者降低。

3、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取500mL10%精制食盐溶液、0.5~1g洗必泰、1~1.5g胰蛋白酶,混合均匀,通过胶管沿着胎衣与子宫壁黏膜之间一次性灌注到子宫内。经过1~2h,在病羊耳后皮下注射1~2mLO.l%新斯的明,通常大约1h之后胎衣就能够白行排出。食盐溶液能够使子宫内形成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子宫吸收内容物而引起扩散、转移;洗必泰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能够抑制胎衣发生腐败以及子宫感染;胰蛋白酶可促使蛋白尽快发生溶解,导致胎衣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利于排出。以上三种药物一起使用时,不存在配伍禁忌,凶此通过子宫内灌入药物能够尽快使胎衣脱落并排出。另外,新斯的明是一种抗胆碱酯酶药物,可刺激子宫平滑肌兴奋,有利于尽快排出子宫内容物。

中药治疗。取们g黄芪、20g党参、25g牛膝、15g川芎、20g当归、20g莲房、15g桃仁、20g瞿麦、15g红花、20g生甘草,加水煎煮后取药液,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灌服,或者研成粉末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方中主药是党参、黄芪、当归、川芎,分别具有补中益气、补气升阳、养血活血、活血行气的作用;莲房具有化瘀止血的作用,协同主药使行气活血祛瘀的效果增强;瞿麦具有利水下衣的作用,牛膝具有引血下行的作用,二者同时使用能够刺激子宫壁兴奋,子宫肌肉有力收缩,从而排出胎衣,均为辅药;如果胎衣长时间滞留在体内就会与子宫壁瘀滞,通过桃仁进行局部性活血化瘀以及红花进行散在性活血化瘀,均为佐药;同时胎衣久滞还容易产生毒素,通过甘草进行和中解毒,为使药。

手术治疗。患病母羊适宜在产出胎儿20~21h之后采取手术治疗。先对病羊阴门及其周围以及术者手臂、手指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接着向子宫内灌注100mL10%生理盐水,术者用左手将脱出到阴门外的胎衣握住,并进行捻转,促使胎衣紧起,之后即可沿着胎衣膜和阴道壁将有手伸人到子宫,从子宫体胎盘开始逐渐向子宫角尖端进行剥离,此时左手要配合边捻转边缓慢向外拉,以使子宫角位置升高,有利于手指伸到子宫角来进行剥离,最终将剥离的整个胎衣拉出。病羊术后要加强护理,避免出现继发感染。

加强饲养管理。母羊处于妊娠中后期要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喂量,尤其是秋冬季节要注意适当增加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添加量。同时,还要供给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并补充足够的钙、磷等矿物质,使其临产前的体况、膘情处于中上水平。妊娠母羊还要适量运动,增加光照,增强体质,有利于机体各项机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圈舍以及产房要保持清洁卫生,尤其是临产前后要注意对阴门以及周围进行严格消毒,且分娩过程中确保环境安静、清洁。羊群要定期进行疾病检疫,主要是避免发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

5 (1).jpg

1、母羊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

1.1 临床症状

临床检查可见部分胎衣垂于阴门之外或者全部留存于子宫中。病羊表现为背部拱起并时常伴有努责,努责剧烈有时可能引起子宫脱出。胎衣若能在14h内全部排出,一般不会发生并发症,若超出1d胎衣则会发生腐败,尤其是气候炎热时腐败会加快加重。胎衣腐败产物常引起中毒,使母羊表现为食欲减退、呼吸加快、体温上升、精神不振、泌乳降低或停止,并从阴道中排出带有恶臭的褐色分泌物。由于胎衣对阴道粘膜的压迫可能使阴道发生坏死,常可并发破伤风、败血病、子宫或阴道慢性发炎等。如果发病母羊没有死亡,胎衣一般在5~10d内全部发生腐烂而脱落,一般山羊对胎衣不下的敏感性比绵羊要大。

1.2 诊断要点

发病母羊表现为拱腰努责,食欲废绝,精神较差,体温升高到41~42℃左右,呼吸急促,喜卧地。胎衣滞留不下发生腐败,从阴道中流出污红色伴有恶臭的分泌物,其中带有灰白色未腐败的胎衣碎片。全部胎衣滞留不下时,部分胎衣从阴道垂露于后肢跗关节部。

2、母羊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1 母体因素

母羊年老体弱、过肥或过瘦、胎水少、胎儿过大等均易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多胎、流产、难产等造成的母羊子宫收缩能力减弱,也易引起胎衣不下,妊娠期母羊运动量不足使产力减落也会导致产后胎衣不下。胎盘未成熟或老化容易导致胎衣不下,因此胎儿早产也是母体因素之一。

防治措施:增加妊娠母羊的运动量和光照,以增强母羊体质,使母羊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可顺利生产的状态。

2.2 营养因素

繁殖性能对饲料营养有严格的要求,营养缺乏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繁殖功能,母羊维持正常的繁殖性能所需的营养条件比公羊更为严格。妊娠期,母羊饲料中矿物质的缺乏,尤其是钙和磷的缺乏导致生产时子宫收缩无力而造成胎衣不下。妊娠期饲料中维生素的缺乏或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的缺乏也会引起母羊产后胎衣不下。

防治措施:加强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在妊娠中后期多添加青绿饲料,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更应该增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添加量。增加钙磷等矿物质的补充量,使妊娠母羊临产前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

2.3 疾病因素

妊娠母羊若患有结核病、布病、链球菌及沙门氏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会导致子宫内膜或者胎膜发生炎症。其中布病侵害羊的乳房、胚盘,严重时导致母羊流产。而子宫粘膜发炎肿胀,导致绒毛固定在凹穴中不能脱出;胎膜发生炎症,使绒毛肿胀与子宫黏膜粘连紧密,即使子宫有足够的收缩力也不易脱离。

防治措施:定期给母羊做检疫,预防布病和结核病。最好自繁自养,形成稳定的种羊群,做好清洁工作并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在饲料中适量的增加保健药物以增强免疫力,防止链球菌、沙门氏菌等病菌对生殖系统的破坏和感染。

3、母羊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

3.1 药物治疗

向子宫内灌注抗菌素溶液,防止胎衣腐败,待胎衣自行脱落。同时应用催产素皮下注射,并配合用温盐水冲洗子宫,将羊的前肢提起以排除子宫内的液体。可佐以中医疗法,加味生化汤候温灌服,体温升高时可佐以金银花、连翘等。

将300mL醋放于瓦盆内,用一小铁块烧红放入醋盆内,马上形成醋蒸汽,放于母羊鼻孔下让其吸入,反复3~10次,可缓解胎衣不下。

3.2 手术治疗

目前采用灌注高浓度盐水和抗生素后再剥离胎衣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但应注意在产后7d内应避免直接剥离胎衣,仅对胎衣粘连不紧或仅部分粘连容易剥脱者进行直接剥离;若胎衣完全不下,粘连紧,不易剥脱,则不能硬剥,否则容易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出血。将外阴部及术者手臂彻底消毒,手进入子宫后将已坏死的脱落胎衣清理取出,仍粘附于子宫上的胎衣应暂不取出。如果仅有少许胎盘粘附,且胎儿绒毛膜易与母体肉阜分离,则应全部去除胎盘;如果粘附较多,粘附紧密或手术过程中因创伤出现新鲜血液,则应放弃手术。

方法:保定病羊,按常规准备及消毒后,用一只手握住胎衣,另一只手送入橡皮管,将高锰酸钾温溶液(1∶10 000)注入子宫。手伸入子宫,将绒毛膜从母体子叶上剥离下来,最后宫内灌注抗生素或防腐消毒液,如土霉素或0.2%普鲁卡因溶液即可。剥离时应当小心操作,如果子叶受到损伤会引起大量出血,也为微生物开放了门户,容易造成严重的全身症状。

饲养管理对母羊繁殖性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作用,完备的检疫和预防工作对提高繁殖母畜的生产性能有重有的意义。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繁殖母羊的饲养成本,提高繁殖效率,从而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