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

羊布氏杆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羊布氏杆菌病也和牛布氏杆菌病一样,可根据羊群的流产情况和病羊的症状来诊断。应当注意炎症的鉴别,因为还有许多原因可使母羊发生流产。此外羊还有孤菌性流产、沙门氏杆菌性流产、病毒性流产等。这些传染性流产的流行情况和症状与布氏杆菌流产很相似,应注意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

1、细菌学诊断

采取羊的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奶汁等作为细菌学检查。奶的检查尤其有意义,因为慢性病例一般都由奶汁排菌。检查方法是采用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接种豚鼠等。

从羊奶中分离布氏杆菌时,由于羊奶的脂肪球太小,菌不容易随着奶脂上浮,应进行离心沉淀,取沉淀物进行分离培养,以提高培养的阳性率。

血液培养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可能有些意义。可用液体固体双重培养及进行检验,发现试验动物在菌血症时期血液培养的阳性率很高。

2、血清学和变态反应诊断

目前,我国以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作为诊断羊布氏杆菌的基本方法。补体结合反应和羊奶凝集素的检查只作为辅助方法。这几种反应的出现规律,与牛布氏杆菌病大致相同,但羊布氏杆菌病的变态反应一般在病愈后6~12个月消失。

凝集反应对羊布氏杆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它的出现和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病情的发展和停息。羊出现凝集反应的早晚,与感染剂量有密切关系。根据兽医工作者实验观察,给羊感染以较大剂量的羊种布氏杆菌,后经过4~7天既出现凝集反应。如感染以30~40个感染量,通常经过7~14天出现凝集反应。健康羊于病羊混居后出现凝集反应很不一致,最早的经过14~20天就可出现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的持续期也与感染剂量有密切关系,给羊感染1~5个最小感染量的羊种菌后,之后经过35天,凝集价由1∶200~1∶400下降到1∶50~1∶100;而感染以较大的剂量时,凝集反应可以保持8~9个月,甚至1年。在自然条件下,羊群于发生大量流产之后,经过6~10个月,凝集反应阳性即迅速减少,一年之后变得更少。

给羊做凝集反应实验时,应注意消除阻止抗体的干扰。因为患该病的山羊和绵羊,特别是后者,其血液中常出现布氏杆菌凝集素阻止抗体。这种抗体阻碍凝集素与抗原结合,而不发生凝集反应。阻止抗体一般在病的中期和后期出现。因此,检查发病较久的羊群时应特别注意。可用10%的盐水来稀释血清,可起到阻止抗体干扰作用。

此外,羊奶中凝集素的检查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也有意义,可用环状反应法诊断羊布氏杆菌,效果很好。做羊乳环状反应实验时,除根据环的形成判定结果外,还应根据管底凝结块的积聚程度判断结果。做羊奶环状反应实验时,反应管需在37℃放置6~12 h方可观察结果。

3、补体结合反应

补体结合反应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补体结合抗体在血清中的稳定性也较凝集素强,虽然在室温放置较长时间也不至于完全失效。补体结合试验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作鉴别接种菌苗的凝集反应和自然感染的凝集反应之用。给羊注射m5号菌苗或口服猪二号菌苗之后6个月,虽然凝集反应仍为阳性,但补体结合反应已经变为阴性。而自然病羊的则与此不同,补体结合反应消失比凝集反应较晚,因此可以利用这种差别进行鉴别试验。

4、变态反应

羊患该病后3~5周即出现变态反应,这可用皮内注射布氏杆菌抗原而检验出来。变态反应的持续周期长,即病愈之后6~12个月仍可出现。

变态反应诊断法的缺点是,有些病羊虽已康复,但仍出现变态反应,而被当成病羊看待;另一个缺点是病羊生下的羔羊在吃奶期间和断奶以后的1~2个月内一般不出现变态反应,虽然细菌学检验证明,这些羔羊中有一部分是带菌的,因此用此法检查羊群布氏杆菌病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给羊做布氏杆菌病变态反应试验时需要特制的抗原,国内曾经使用过的抗原有布氏杆菌溶解素、布氏杆菌水解素和布氏杆菌浸出质。布氏杆菌溶解素使菌体的核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于羊体后会产生抗体。布氏杆菌水解素是菌体的酸水解产物,高分子蛋白已被破坏,所以没有抗原性。布氏杆菌浸出质在我国研究尚少,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的是布氏杆菌水解素。

变态反应诊断法的另一个优点是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判断标准也不难把握。一般的防疫员都可使用,极易推广。检验时用连续注射器将0.2 mL布氏杆菌水解素或溶解素,注射于羊的尾部褶皱的皮内,24~28 h各观察1次,根据注射部位的水肿情况,判定反应程度。出现肉眼可见的肿胀判为阳性,必须触诊才能察觉的判为可疑,没有肿胀的判为阴性。

5、病原

病原为布氏杆菌。它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7天,在冷暗处和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1%来苏尔,2%的福尔马林,5%的生石灰水15分钟可杀死病菌

6、传播途径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

布氏杆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污染的肉、奶等而感染;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如牛羊群共同放牧,可发生牛种和羊种布氏杆菌的交叉感染。动物布氏杆菌可传给人类,但人传人的现象较为少见。

7、发病特点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病原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本病主要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经皮肤、粘膜、呼吸道以及生殖道(交配)也能感染。与病羊接触、加工病羊肉而不注意消毒的人也易感本病。本病不分性别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首先表现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一次。

8、感染症状

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羊表现荤丸炎,辜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9、感染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流产胎儿及胎膜的变化即可确诊。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血清学诊断。其中以平板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为准

10、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方法

目 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

①定期检疫。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

②免疫接种。当年新生羔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羊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疫苗注射,每只羊25亿菌,肌肉注射。

羊群受感染后无治疗价值,发病后羊群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菌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