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气肿疽的临床症状 羊气肿疽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羊气肿疽的临床症状 羊气肿疽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气肿疽又称鸣疽、气肿性炭疽,为羊的非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绵羊比山羊多发。常发生于山谷低湿的牧场或每年泛滥的地区。气肿疽是反刍动物容易发生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气肿疽梭菌而导致,具有快速发病以及发病率、致死率高的特点。通常是大于6月龄且体质较好的羊容易发生,主要经由消化道感染,也可能通过深部创伤感染。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羊气肿疽的临床症状 羊气肿疽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

该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该菌在体内外都能够形成芽胞,且形成芽胞后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够在土壤中存活至少5年,能够在腐败的动物尸体中生存3个月。在洪水淹没的地区以及低湿的牧场,病死动物的尸体以及污染病菌的饮水和饲料都能够造成传染。羊感染病菌后,主要是皮下组织、肌肉、脾脏、胆汁以及肝脏中存在病菌,尤其是体腔的液体中含有最多的病菌。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即由于接触土壤或者食入污染有芽孢的饮水、饲料,通过损伤消化道黏膜而侵入其他组织。另外,该病还能够经由皮肤损伤和吸血昆虫叮咬而发生感染。一般来说,公羊去势、妊娠母羊生产以及羔羊断尾时比较容易经由伤口感染发病。该病通常呈散发形式,且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以及吸血昆虫频繁活动的季节容易发生,还在洪水泛滥以及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生。

2、临床症状

羊往往突然出现发病,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0-41℃,初期过于兴奋,惶恐不安,在圈舍内乱跑,耳角发热,眼结膜充血、潮红,口角有混杂血泡沫的唾涎流出,呼吸急促,脉搏增数,背部软弱,步态僵硬,出现跛行,后期食欲、饮欲废绝,保持呆立不动,且背、腰、肩、股等处的肌肉发生气性肿胀,特别是四肢比较明显,用手触诊会表现出比较敏感,且伴有疼痛,用手指触压会产生痕迹,还能够听到捻发音。将肿胀处切开,会从切口流出混杂泡沫的的暗红色液体,且散发酸臭气味。随着病程的进展,肿胀处较凉,且没有知觉,皮肤呈紫黑色,变得干燥,具有更明显的捻发音,最终呼吸困难,体温降低,由于心力衰竭而发生死亡。

3、剖检变化

病死羊尸体快速腐败、膨胀,四肢伸直、张开,进行剖检发现尸体肛门、鼻、口有混杂泡沫的暗红色液体流出,喉头、气管黏膜发生充血,腹腔和胸腔存在过多的暗红色渗出液,心内外膜存在出血斑,胆囊发生肿大,可达到正常大小的3倍,肠管发生轻度臌气,且比较空虚,一侧肾盂发生出血,但其他脏器没有发生明显病变。肿胀处的皮下组织发生出血性或者出现黄色胶样浸润,且淋巴结发生肿大、出血,病变严重部位的肌肉中心会变成黑色,并发生坏死,而周围颜色变淡,还散发臭味。

4、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下,取病羊患处水肿液、肌肉以及肝组织制成涂片或者触片,经过染色后进行镜检,能够看到大量革兰氏阳性梭状芽胞杆菌,往往散布,菌体两端钝圆,且近端存在芽胞,呈汤匙状或者锤状。

5、防控措施

疫苗免疫。根据当地疫情,羊场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对于该病流行的地区及其附近,每年春、秋季节分别给羊群免疫接种气肿疽明矾菌苗或者甲醛菌苗,用于预防该病。每次接种同样剂量的疫苗,且用法相同,即任何大小的羊都皮下注射1mL,能够持续6个月进行保护。

严格检疫。市场牲畜频繁流通带来一些新的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应加强检疫检验工作,提高基层兽医人员素质,增强责任心,对出售或调运的动物,在动物产品离开饲养生产之前必须进行产地检疫,待宰动物必须持有效的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消毒证明方能入场,禁止疫区内流通,搞好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采取扑灭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应急处理。对于病死羊尸体要采取烧毁处理,并严格消毒剖检场地。对于污染病菌的场地要立即使用3%福尔马林溶液或者25%漂白粉溶液进行严格消毒,避免成为气肿疽疫源地。对于某些放牧草场、饲养场地、周围羊舍,一般选择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对于污染病菌的饲养用具等,一般选择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对于清出的粪便要采取堆积发酵,对于病死羊尸体采取深埋处理。

药物治疗。确诊羊发生该病后,要对放牧场全部养羊户(场)的羊集中在一起,对羊体健康进行普检。对于精神萎靡、体温升高以及出现跛行、肌肉肿胀的羊,要立即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次用量为280万-400万IU,每天2-3次;同时在肿胀处周围皮下分点注射10-20mL添加有80万-120万IU青霉素的o.25%普鲁卡因液或者1%-2%高锰酸钾溶液。另外,病羊还可配合静脉注射由500mL 10%葡萄糖水、2支10mL安乃近、2支lg苯尼西林组成的混合药液;也可静脉注射由500mL5%葡萄糖、3支20mL双黄连生成的混合溶液;也可静脉注射由250mLo.9%盐水、4支2mL喘定组成的缓和溶液;还可静脉注射由250mLo.9%盐水、3支10mL黄芪多糖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连用3天。

羊气肿疽的传染

低湿的牧场、洪水所淹的地区,病畜尸体污染的地方、饲料和饮水,均能诱发传染。

传染的途径主要是伤口和消化道。

1、伤口传染。如果皮肤及黏膜有了创伤,芽孢便随着土壤侵入伤口,而进入体内各部。但此菌是严格的厌氧菌,故必须创伤深穿在皮肤或黏膜以下,细菌才能发育而引起疾病的发生。通常绵羊是由于剪毛伤、断尾伤及去势伤而感染;母羊在生产期间由于生殖道的创伤而受到感染;山羊因抵架而发生的头部伤口,也能引起此病的发生。

2、消化道感染。和炭疽一样,如果羊只吃喝了含有芽孢的水、饲料,便可使肠道受到感染。例如健羊喝了病畜尸体所污染的河水,或吃了为尸体所污染的草料,均可遭受传染。如果羊的胃、肠壁受到异物的损伤,也就造成细菌侵入的途径。

症状

病的潜伏期普通为1~3天,间或可以达到5天。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的局部有肿胀。羊发病后,步态僵硬,背部软弱,稍有臌气,体温增高,食欲大减或完全停止,口角流出含有泡沫的唾涎,颈、胸部下方肿胀。肿胀部热而疼痛,其中含有气体,故当用手指触压时,可以听到捻发音;叩诊时,发出轻轻的鼓响音。

剖检

病部皮肤变硬,色黑,部分腐烂。肿胀部分呈现不洁之棕色或黑红色,周围为深红色或亚黄色。切开病部时,皮下组织有红色或黄色的胶性渗出物,混杂有出血点和气泡。下边的肌肉变成暗红色或黑色,从内可以挤出污红色而酸臭的液体,内含多量气泡,嗅之极像酸败的牛油气味。病部淋巴结肿胀,有液体浸润及出血点。淋巴管肿胀,内含淋巴液和气体。

胸、腹腔里常含有容量不等的红色液体。胸膜及心外膜有灰红色纤维性渗出物。肺小叶水肿,肺小叶间有胶性物质浸润,脾脏无大变化,或者肿胀而充满气泡,故有捻发音。肝脏松而脆,切面上有干而黄的坏死病灶。胃及小肠往往红肿或出血。

诊断

因为气肿疽的症状及剖检变化特殊,很容易辨认。

预防

1、因该病主要由创伤传染,故必须注意创伤的消毒和治疗。

2、在常发病的区域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必须用气肿疽疫苗进行预防注射。

3、污染的牧场及低湿地区,都不宜放牧羊只。

4、对病羊尸体应严加深埋,严禁剥皮和吃肉。病羊的圈舍、场地、用具等,必须用3%福尔马林或0.2%升汞溶液进行消毒。对污染的饲料、粪便和垫草等,都应全部烧毁。

治疗

1、在病的初期,皮下或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常常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剂量为30~50毫升。如果病情严重,可隔8~12小时再注射一次。

2、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如青霉素、土霉素)都有相当疗效。

若能将抗生素与抗气肿疽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

3、如果没有条件应用上述疗法,可在肿胀部分的周围,皮下或肌肉分点注射1%~2%高锰酸钾溶液或0.1%甲醛溶液。严禁切开或划破肿胀处。

如果肿胀位于腿的中部,可用带子扎紧肿胀部的上方,以免沿循环途径向上蔓延。

4、中药治疗。

(1)百部15克,黄柏8克,石苇、独活各6克,龙胆草、花粉、八里麻(百两金)、血藤各12克,银花、连翘各9克。煎服或研末用温水调灌。

(2)天冬、薄荷各6克,马鞭草、连翘、车前草、黄柏各9克。共研末,用冷开水调灌。

5、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对症治疗。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