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传染性口膜炎的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口膜炎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羊传染性口膜炎的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口膜炎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

羊传染性口膜炎也叫做羊口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都具有易感性。通常春季容易发生,羔羊非常容易发生感染。病羊的主要特征是口内外皮肤以及黏膜存在红斑、水泡、丘疹以及脓疱等,最终形成结痂,导致羊只采食比较困难,体质快速消瘦,甚至发生死亡。羊传染性口膜炎的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口膜炎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

1、流行病学

病羊及隐性感染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病羊痂皮能够长时间带毒,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该病主要经由接触感染,还可通过皮肤或者黏膜伤口发生感染。健康羊直接接触病羊及其污染的饮水、栏舍、器具、牧场等都能够感染,其中最容易感染的是3~6月龄的羔羊。该病一年四季都能够发生,其中春季发病率较高。羊群中只要出现发病,就容易呈现流行性;成年羊较少发病,往往呈散发。由于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羊群感染就较难清除,从而能够在多年持续发生。一般来说,该病在冬季牧草枯黄、开春牧草刚返青初期相对比较严重,这是由于此时气候比较恶劣、风力较大,刚出芽的牧草尖在风吹日晒下容易呈针刺样,当羔羊采食就容易被其刺伤,从而导致感染和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

开始时,病羊先在口角、上下唇、齿龈以及眼鼻周围形成红色斑点、丘疹,接着变成水疱或者脓疱,当其破溃后会形成棕色或者黄色的疣状硬痂。如果病羊呈良性经过,痂垢会慢慢增大、加厚,并逐渐干燥变黑,最终脱落恢复正常。病羊症状严重时,病变处会相互融合,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甚至颜面,造成大面积龟裂的污秽痂垢,且容易出血,同时痂垢下会存在鲜红色的肉芽组织增生,呈乳头状,导致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如同桑椹状突起,厚度大约为3~5 mm,且由于采食受到影响而导致膘情变差,羔羊会由于无法吮乳而日渐衰弱,最终发生死亡。另外,病羊往往会继发感染坏死杆菌和化脓菌,导致深部组织发生化脓和坏死。病羊康复后,局部不会遗留疤痕。

3、诊断

该病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尤其是病羊口角周围存在增生性桑葚状隆起等典型特征,就能够做出初步诊断。但如需确诊就要经过实验室诊断,即采取病羊病变部位的组织用于病原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如果条件较好,还可选择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即在病羊唇部采集痂块,放入经过消毒且添加有甘油的试管内,按照1:5左右的比例添加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然后放人灭菌乳钵中充分磨碎制成悬浮液。之后取一部分悬浮液使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剩余部分不进行过滤。最后将以上过滤液及悬浮液分别以划痕法在健康羊的腹部皮肤接种。一般经过3天就会呈现阳性反应。

4、鉴别诊断

羊痘。病羊全身都可形成痘疹,通常在无毛或者被毛稀少部位出现,且体温明显升高,伴有明显的全身反应。痘疹结节在皮肤表面凸出,呈圆形,界限清晰,痂皮比较坚硬,无法导致人类感染。

溃疡性皮炎。通常是大于1岁或者成年羊只容易感染,造成的损伤主要是组织破坏以及溃疡,且痂皮下存在喷火口状的坏死溃疡,而羊传染性口膜炎通常是羔羊容易感染,主要造成增生性损伤。

坏死杆菌病。病羊主要表现出病变组织坏死,不会呈现丘疹、水疱、脓疱、痂皮的病变过程,也不会形成疣状增生物。

u=941478521,3503335267&fm=26&gp=0.jpg

5、防治措施

免疫预防。在该病流行的地区,可选择给羊群免疫接种与当地流行毒株一致的弱毒疫苗株。另外,育成的弱毒株经由犊牛睾丸细胞连续传代,可被制成冻干活疫苗,适合于任何年龄的羊,每头用量为0.2 mL,可采取在下唇黏膜进行划痕接种,也可在股内侧皮肤进行划痕接种,能够持续3个月得到保护。在野外广泛使用时,保护率能够超过80%。

药物治疗。病羊口腔可使用0. 5%的高锰酸钾液或者5%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冲洗,污物清除干净后在局部涂擦适量的碘甘油,同时配合口服适量的病毒灵、磺胺类以及抗菌素等药物。可取1 kg旱獭油,加热溶化后和300 g敌百虫添加在饲料中,混合均匀涂擦在病羊口腔病变处,通常用药1天就能够痊愈,治疗效果良好。还可用棉花蘸取适量的食用青油(如菜籽油)涂擦在病羊患处,每天2次,连续使用1周,治疗效果良好。如果配合添加160万IU青霉素钠盐后涂擦,治疗疗效更好。

中西药结合治疗。取20 g黄连、20 g射干、10 g冰片、20 g青黛、6支青霉素、10片维生素B6、4支鱼石脂软膏,将黄连、射干、青黛、冰片以及维生素B6全部研成细末,浸泡在适量温水中,使其软化呈干湿状态,然后添加青霉素、鱼石脂,混合均匀后即为舔剂。使用时,将药物放在消毒纱布(或者棕片)中,确保包裹扎紧,接着在纱布两端系上细绳,并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两角上,避免直接吞入,之后将药包处于口中任其舔食。当病羊不断咀嚼和用舌体舔食药包中的药物,能够促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发生炎症的口腔黏膜处,从而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