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引起羊贫血症的寄生虫病的诊断【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引起羊贫血症的寄生虫病的诊断

王佰宏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治中心 112700)

1 羊球虫病

羊粪中常可见到球虫卵囊,各种绵羊、山羊都有易感性,于春、夏、秋三季流行。人工感染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可视黏膜苍白,腹泻,粪中带血。红细胞仅5×1012/升以下,血红蛋白降至35%(约56.7克/升),迅速消瘦。死亡率通常为10%~25%,有时可达80%。急性者病程为2~7天,慢性长达数周。检查羊粪中卵囊可确定诊断。

2 羊焦虫病

又称梨形虫病,病原有巴贝斯焦虫、环形焦虫和泰勒焦虫。虫体寄生在红细胞内,虫体呈梨形、圆形或卵圆形,山羊泰勒焦虫致病性比绵羊的强,死亡率高,红细胞染虫率可达30%~50%,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40~42℃),稽留不退,便秘和下痢,山羊小便一般无变化,个别羊尿混浊或血尿,绵羊大多有血红蛋白尿,继则贫血,轻度黄疸,消瘦,血稀薄,红细胞减少,体表淋巴结肿大,肢体僵硬,行走困难。剖检可见消瘦、贫血,真胃溃疡,内脏有泛在性出血斑点。

3 羊肝片吸虫病

绵羊对肝片吸虫最敏感,最常发生,死亡率最高。急性型仅见于羊,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季。短时间内大量感染,可迅速倒毙。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吃、腹胀,偶尔腹泻,贫血,黏膜苍白,红细胞,血红素降低,几天内死亡。多数病例为慢性型,消瘦,贫血,黏膜苍白,胸膜下水肿,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一般无黄疸,病情逐渐恶化,最后发生恶病质死亡。

4 胰阔盘吸虫病

胰阔盘吸虫寄生于胰管,偶尔在胆管、十二指肠中,虫体刺激产生胰腺炎。严重感染时,胰功能失常,动物消化障碍,营养不良,下痢,贫血和水肿,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5 前后盘吸虫病

前后盘吸虫成虫寄生在羊的瘤胃和胆管壁上,为害不大。而童虫寄生在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可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大批死亡。童虫引起顽固性下痢,粪如粥样或水样,腥臭,体温有时升高,食欲虽降尚存,死前尚能吃草、反刍。病牛消瘦、贫血,血液稀薄,红细胞下降为3×1012/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为40%~50%(64.7~80.89克/升)。白细胞总数稍高,中性粒细胞增多(www.613935.com),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可达10%~30%,患羊极度消瘦、贫血、死亡。

6 东毕吸虫病

成虫寄生于羊门静脉中。羊体内常见的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雌虫产卵于肠系膜静脉,亦可见于十二指肠、空肠部黏膜下们中间宿主为椎实螺。本病可呈地方流行,尤其是水灾过后可流行。成虫除叮咬、机械性损伤外,还可产生毒素,可引起宿主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羊个体小,体重轻,绒毛量少,质量差。贫血伴黄疸和腹下水肿,体瘦,毛焦,腹围增大,母畜不孕和流产。

7 日本血吸虫病

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内。中间宿主为钉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及附近湖泊区流行。大量感染时,病羊腹泻、下痢,粪中夹血,黏膜苍白,日渐消瘦,贫血,大量腹水.网膜水肿、出血,肝肿大,萎缩、硬化,肝脏和肠道处有灰白色结节。

8 捻转血矛线虫病

因成虫吸血而显淡红色。寄生于羊真胃及小肠内。羊对捻转血矛线虫有“自愈”现象,初次感染时可产生抗虫抗体,再感染时抗体抗原相结合,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真胃黏膜水肿,但可使已有虫体排出,并且不再发生感染。这种虫体自动脱离被排出的自愈现象无特异性,还可引起其他虫体如肠道线虫自愈现象。大量虫体奇生在真胃内,导致失血严重。急性型以肥羔突然死亡为特征。亚急性型为显著贫血,结膜苍白,颌下水肿,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

9 钩虫病

学名仰口线虫,寄生于羊小肠中。我国各地均流行,危害较大。一般于7月感染幼虫,幼虫侵入皮肤时,引起皮炎,痒感。成虫以口囊吸着于肠黏膜,刺破绒毛,吸食流出的血液。虫体离开后留下伤口,血液流出。100条虫体每天可吸食8毫升血。红细胞生成受抑制,出现再生不全性贫血。临床上患病羊表现进行性贫血,严重消瘦,下颌水肿,顽固性下痢,粪带黑色。有的羔羊后躯瘦削,进行性麻痹、死亡。尸体消瘦,贫血,水肿,皮下浆性浸润。血液色淡,水样、凝固不全,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水肿。十二指肠、空肠内有大量虫体,易于辨认。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