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瘤胃臌气的病原分析 羊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的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羊瘤胃臌气的病原分析 羊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的措施

羊瘤胃臌气是由于有大量气体积聚在瘤胃内,导致瘤胃体积增大,胃壁明显扩张,并伴有嗳气和反刍障碍。羊通常是由于采食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或者食入品质较差的青贮料,变质、腐败的饲草,以及采食过多带霜露雨水的牧草,引起发病。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就容易发生死亡,必须采取有效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羊瘤胃臌气的病原分析和羊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的措施。

1、发病机理

正常情况下,反刍动物采食日粮进入瘤胃内会发酵分解生成一定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会经由反刍、暖气、胃肠吸收而被排到体外,使体内产气和排气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但如果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从而造成反刍动物体内发生病变。例如,当反刍动物采食过多的豆科牧草或者豆类饲料,在胃酸以及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快速发酵生成大量的气体,且会同存在于瘤胃内的牧草形成泡沫状食糜,引起瘤胃的消化机能发生障碍,造成中枢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胃肠蠕动缓慢,无法有效排气,再加上豆科牧草会在瘤胃内发生剧烈发酵而生成气体,导致机体的排气能力无法适应发酵产气的剧烈程度,破坏这种动态平衡,会在瘤胃内积聚大量的气体,进而引起瘤胃臌气。

2、病因分析

羊发生瘤胃臌气主要是由于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草料,如羊采食过多的豆科牧草或者雨后的青草,或者在清晨进行放牧而使其采食过多的带露水的牧草,都非常容易使其发生瘤胃臌气。这是由于豆科草料、带露水草料以及雨后草料被羊采食后,进入瘤胃后会发酵生成大量的气体,导致瘤胃体积迅速增大,从而导致瘤胃过度膨胀,引发严重的瘤胃臌气。另外,羊采食一些霉变、腐败、被冻过的草料,容易发生分解的块类或者根类草料,以及品质较差的饲料,都可能会引起瘤胃臌气。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导致羊发生瘤胃臌气的情况,即采食一些能够使瘤胃出现麻痹的毒草,如乌头、毒芹或者秋水仙等。

一般来说,羊瘤胃臌气可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又可细分成非泡沫性和泡沫性。其中非泡沫型瘤胃臌气通常是由于羊采食带露水的青草、嫩绿多汁的青草以及采食大量干谷草后立即大量饮水等而引起;泡沫性瘤胃臌气通常是由于羊采食大量含有高水平植物蛋白的青绿植物而引起,如三叶草、花生苗、豌豆苗、苜蓿等。继发型瘤胃臌气,通常是由于羊胃部发生病变而引起,如前胃弛缓、真胃阻塞、食道阻塞等,都能够继发引起前胃性瘤胃臌气。

3、临床症状

原发性瘤胃臌气一般是在羊采食容易发酵的饲草或者归牧后的几小时内快速发生,而继发性瘤胃臌气一般是在采食经过大约12 h发生。典型症状是病羊左腹部快速臌胀,食欲废绝,停止暖气和反刍,表现出痛苦不安,频繁回头望腹,并用后肢踢腹,急起急卧,张口喘息,呼吸急促且困难,持续呻吟,经常举尾努责,并有少量的黏稠稀便排出,并散发酸臭味。在左腹部进行叩诊会发出鼓音,在该处按压能够感到腹壁明显紧张。听诊发现存在金属音或者鼓音,发病初期瘤胃音有所增强,但快速就会减弱或者完全消失。心跳加速,能够达到正常状态下的2倍以上,但体温基本正常。初期结膜发生充血,接着明显发绀而呈蓝紫色,体表静脉发生怒张,精神萎靡,有时排汗增加,持续排尿。症状严重时,病羊会出现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无法稳定站立,并快速倒地不起,发出呻吟,持续痉挛,经过th会由于全身严重抽搐、衰竭而发生死亡。

4、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病羊症状较轻或者处于发病初期,可取1~3 mL甲醛,或者2.5 mL来苏水,或者30 g硫化镁,或者2~Sg鱼石脂,添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1次性灌服,具有较好的排气止酵效果。如果病羊症状较重,以上药物的用量可适当增加。也可取100 mL石蜡油、100 mL酒精、2g鱼石脂,添加适量水充分混合后给病羊1次性灌服。如有需要,病羊使用以上药物治疗后,可间隔15天再使用1次,防止复发,确保完全康复。如果病羊发生急性瘤胃臌气,要加强排气,即可将其放置于斜坡上,使其呈前高后低的姿势,确保头部向上。然后取一个短木棒,将两根细绳分别捆绑在木棒一端,接着将绳子另一端在病羊颈部拴系。绑定牢固后,在病羊瘤胃部用拳头或者双掌顺次按摩,每次持续10~20 min,促使瘤胃内的气体及时排出。同时,配合灌服氧化镁防止瘤胃内的食物继续发酵产气,一般成年羊每次使用8~12 g,羔羊每次使用4~6 g。如果病羊症状危急,甚至出现窒息时,要及时采取手术穿刺排气,即左肤部臌气部位较高处次序套管针或者粗针头,促使气体排出。

辅助治疗。病羊投药后,要站立在平地上,并在瘤胃部位用双手用力从下到上持续进行按摩,持续5 min左右即可,接着使其呈仰卧状,再采取以上方法进行按摩,持续3 min,然后将其扶起,再用双手在机体正前方分别将其前臂部握住,举起机体前躯,但后肢着地,使其呈人站姿势,此时上下举动机体前躯数次后将其放下呈正常站立。最后从侧面将母指放入病羊口腔(无牙处),将其下颌捏住,任其自然跳跃,在此时就会经由口腔排出积聚在瘤胃内的气体,排净气体后可将病羊放下,促使其缓慢走动即可。

2.4.jpg

羊瘤胃臌气怎么治疗?

羊瘤胃臌气是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膨胀,导致呼吸和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绵羊多发。

1.诊断要点

根据采食大量易发酵性饲料后发病的病史,腹部膨胀,左肷窝凸出,呼吸极度困难,较易诊断。

(1)病因原发性瘤胃膨胀是由于反刍动物直接饱食容易发酵的饲草、饲料后引起。继发性瘤胃膨胀常由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食管阻塞、食管痉挛等疾病引起。

(2)症状急性瘤胃膨胀,通常在采食不久发病。腹部迅速膨大,左肷窝明显突起,严重者高过背中线。反刍和嗳气停止,食欲废绝,发出吭声,表现不安,回顾腹部。腹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瘤胃蠕动音初期增强,常伴发金属音,后减弱或消失。呼吸急促,甚至头颈伸展,张口呼吸。胃管检查非泡沫性膨胀时,从胃管内排出大量酸臭的气体,膨胀明显减轻;泡沫性膨胀时,仅排出少量气体,而不能解除膨胀。病的后期,心力衰竭,血液循环障碍,静脉怒张,呼吸困难,黏膜发绀;目光恐惧,出汗,间或肩背部皮下气肿、站立不稳,步态蹒跚甚至突然倒地,痉挛、抽搐。最终因窒息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慢性瘤胃膨胀,多为继发性瘤胃膨胀。瘤胃中等度膨胀,常为间歇性反复发作。

2.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不让羊采食霉败和易发酵饲料,或雨后、霜露、冰冻的饲料。如果饲喂多汁易发酵的饲料,应定时定量,喂后切不要立即饮水。

(2)治疗治疗原则是排除气体、理气消胀、强心补液、健胃消导、恢复瘤胃蠕动。

病情较轻的病例,使病羊立于斜坡上,保持前高后低姿势,不断牵引其舌,同时按摩瘤胃,促进气体排出。若通过上述处理效果不显著时,可用松节油20~30毫升,鱼石脂10~20克,酒精30~50毫升,温水适量,1次内服或者内服8%氧化镁溶液500毫升,以止酵消胀。

泡沫性膨胀,以灭沫消胀为目的。可内服表面活性药物,如二甲基硅油0.5~1克,消胀片25~50片/次。也可用松节油3~10毫升,液体石蜡30~100毫升,常水适量,1次内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应立即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其内容物。当有窒息危险时,首先应实行胃管放气或用套管针穿刺放气(间歇性放气),防止窒息。放气后,为防止内容物发酵,宜用鱼石脂2~5克,酒精20~30毫升,常水150~200毫升,1次内服或从套管针内注入生石灰水或8%氧化镁溶液。此外在放气后,还可用0.25%普鲁卡因溶液5~10毫升将40万~80万单位青霉素稀释,注入瘤胃。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