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疥癣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羊疥癣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方法

1病因分析

该病是由于羊体表皮肤寄生有疥癣虫而引起,虫体呈近圆形,长度在0.2~0. 5mm,具有半圆形的口器,且非常短。足短且粗,雄虫通常是第一、二、四对足存在带柄吸盘,雌虫通常是第一、二对足存在。疥癣虫能够在湿润环境中存活较久时间,但在干燥环境中相对较快死亡。另外,虫体在温暖地方的繁殖速度要比寒冷地方快。该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染,主要是接触病羊,如与病羊混群放牧、饲喂、交配时,都促使病羊体表寄生的虫体直接爬到健康羊只身上。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羊由于虫体寄生,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多种因素刺激,从而引起瘙痒,开始在栏舍、围栏、栏杆以及树杆等处不断摩擦,此时能够在其口角、嘴唇、鼻面、耳根、眼圈部以及背部等处的皮肤上看到少量的丘疹、结节点,表面为灰白色,呈黄豆粒大小。

发病中期:该病经过2星期,病羊依旧表现出瘙痒,还会在圈舍、栏杆以及树杆等处不断摩擦,部分还会彼此相互用身体进行摩擦。另外,羊只口角、嘴唇、鼻面、耳根、眼圈部以及背部等处皮肤的丘疹、结节点开始蔓延到颈部、腹部、背部以及四肢,并不断增大形成块状、片状,部分还会形成水疱、脓疱,有淡浅黄色液体伸出;部分会形成结痂,导致皮肤明显增厚,甚至出现龟裂,局部被毛发生脱落;部分体质消瘦。

发病后期:该病经过4~6星期,病羊体表症状继续加重,大多数颈侧部、肩部以及背部等处的被毛发生脱落,皮肤变得粗糙,存在灰白色痂皮,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全身基本完全裸露(除腹部外),且皮肤发生出血、龟裂,走动困难,每天不停搔痒,体质瘦弱,弓背,无力走动,少数会烦燥不安,无法正常采食和休息,机体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3鉴别诊断

湿疹:病羊患有湿疹时,不会引起剧烈痒感,不会受到温度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且不具有传染性,经过实验室检查也不会在皮屑内发现虫体。

秃毛癣:病羊患有脱毛癣时,病变处呈椭圆形或者圆形,分界清晰,且上面有浅黄色干痂覆盖,但容易发生脱落,没有明显痒感。对毛根或者皮屑使用10%氢氧化钾溶液进行处理后镜检,能够发现癣菌的菌丝或者孢子。

虱和毛虱:羊的虱和毛虱引起的症状有时类似于疥癣病,但皮肤会发生轻度炎症、落屑以及痂皮,在病料中容易发现虱或毛虱卵,但不会发现疥癣虫。

4防治方法

局部处理:病羊患部存在的杂物使用肥皂水清洗干净,且干后再涂擦适量的0. 5%螨净溶液,也可取250g苦参、60g花椒、9g地肤子,加水煎煮后水后在患处用药汁擦洗。一般来说,病羊数量较少,且病变面积较小,尤其是寒冷季节,可采取涂擦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注意每次涂药面积控制在体表的1/3以内,且涂药前必须进行剪毛去痂。

注射或者口服疗法:羊只可使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西药用于防控和治疗该病,且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羊只每次按每千克体重口服或者皮下注射的用量为0. 2mg,治疗效果良好。

涂擦或喷淋药物:当病羊数量较少且患部面积较小时适宜采取该方法,且一年四季都能够使用。病羊可使用溴氰菊酯(倍特),按1000L清水中添加30g药物,充分混合后进行喷淋。也可使用双甲咪,配制成0.025%~0.05%的溶液,进行喷雾或者喷洒。还可使用皮炎合剂(由lOOmL甲硝唑、SmL利多卡因、3g林可霉素、40万IU庆大霉素、25mg地塞米松组成),用于涂擦。选择以上任何一种药物用于治疗,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1个疗程为3天,经过7天和14天分别重复进行1个疗程。

及时药浴:药浴是治疗病羊最简单的方式,可选择使用0.1%~0.5%的敌杀死或者0. 05%的辛硫磷乳油水溶液,也可取lkg 20%双甲咪乳油进行500~600倍稀释,也能够有效杀灭疥螨,避免发生该病。羊只进入药浴池后,丁作人员要对体表毛密处进行扒抓,促使药液能够浸渗到根处,防止存在药浴盲点,一般要对头部至少进行5次按压。药浴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确保每只羊在药液内进行3~5min,从而保证药浴效果。药浴要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进行,且药液最好现配现用,并控制温度在20~35℃范围内。如果在药浴过程中,药液深度较小时,要及时添加适量水,并根据补水量和规定的浓度补加相应的药量。一般羊群进行2次药浴,每次间隔7~10天。

加强卫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尽可能定期对棚圈、周围环境以及饲养用具进行消毒,防止滋生疥癣虫。羊舍必须选择建设在干燥、避风、向阳的地方,高度控制在1. Sm左右,确保每只羊占地面积为0. 8~1. 2mz,圈舍注意保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羊舍经常清扫,保持地面干净。大小羊只要采取分圈饲养,便于管理育肥。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