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引起羊休克的几种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引起羊休克的几种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董 岩 (辽宁省昌图县老城镇动物卫生监督所 112599)

羊个体较小,一般以放牧为主。某些烈性传染病可使羊群迅速覆灭,多数羊只表现休克,尤其是吮乳羊羔。一般情况下,羊的心脏、血管性疾病研究较少。羊作为食品动物,生命期限较短,其他动物中常见的肿瘤、肾衰竭等疾病在羊较少见,或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被宰杀或淘汰。羊的休克常见于上述这些疾病,现介绍如下。

1 瘟热

瘟热是反刍动物所患的亚洲瘟。临床上可引起发热、胃炎、肠炎。羊感染后大多不呈现临床症状,但在疫区不仅有临床症状,而且有时表现较严重。病羊表现沉郁、迟钝、颤抖、拒食、不愿走动,体温升高,呼吸浅表,脉搏快速,心音低沉,可视黏膜发绀,出现休克现象。眼、鼻分泌物很快转入脓性,并有流涎现象。在喷射状腹泻后又转入便秘。病羊迅速脱水,张口呼吸,呼吸衰竭,休克躺卧,并逐渐死亡。死后剖检见胴体消瘦,消化道充血,真胃、盲肠黏膜溃疡,开始呈红色,后转为绿黑色。典型的组织学变化是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毁坏,并有多核的大细胞及肠黏膜损伤。

2 山羊疫

山羊疫病毒与牛瘟病毒有一定关系,但属不同病毒。临床上是亚急性型至致死性疾病,在野生反刍动物中可传播该病,酷似牛瘟。经2~6天潜伏期后,突然高热,鼻卡他,外观尚正常。数小时后,病羊迅速沉郁,不断喷嚏,不停舔唇,黏膜糜烂,流涎,喷射状腹泻,迅速脱水,鼻、眼分泌物变为脓性,并封闭鼻孔和眼睑。由于肺炎而加重动物衰竭,呼出气体及粪便恶臭。过急性型、急性型大多于4~10天内死亡,死前有明显的休克。耐过不死的,恢复期很长。

3 大肠杆菌病

本病分羔羊痢和败血型两种。前者以腹泻、粪带气泡或混有血液和粘液为主。后者则多发生于2~6周龄或3~8月龄羔羊,体温升高至41.0~42.2℃,气喘,迅速虚脱,休克,有神经症状而死亡。剖检可见肘、腕等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滑液或脓性絮状片,体腔积液,脑膜充血及有小出血点,大脑沟有脓性渗出物。败血型肠杆菌分离鉴定后多为O78、K80。不论是羔羊痢型,还是败血型都有迅速脱水、虚脱和休克、死亡现象。

4 恶性水肿

恶性水肿这是由梭菌引起的创伤性传染病,多发生于产后。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伤口周围迅速肿胀、磨牙、昏迷、休克,1~2天内死亡。剖检子宫壁肿胀、增厚、变硬,形成所谓橡皮子宫。

5 痢疾

痢疾由梭茵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主要是B型梭菌和C型梭菌(www.613935.com),前者引起羔羊痢疾和溶血性肠炎,后者引起羊猝狙和出血性肠炎。2周龄内尤其是2~5日龄易发,外观体况良好羔羊,因受到B型梭菌β毒素和ε毒素影响,临床发作仅几个小时即死亡。表现为腹痛,停止吮乳,虚脱。粪呈半液状、染血。偶有存活数天的,常有中枢神经症状,脑内有灶性脑软化现象。最后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昏迷,体温下降、死亡。

6 羊黑疫

羊黑疫病原为B型诺氏梭菌,病程短促,快速死亡。病死羊有典型的皮下血管扩张、淤血,羊皮甚至胴体变为暗黑色等血管衰竭现象。病羔突然迟钝,不停地踏步或不能移动,虚脱、休克,数小时内静静死亡。死因来自α和β梭菌毒素。死后尸体迅速腐败,皮下血管扩张,胴体迅速转为黑色。腹壁水肿,肝脏扩大,在黄色坏死区内有3厘米的黑色斑,黑斑周围因充血而显红色。胸腹腔内、心包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心外膜出血。肝脏组织学变化显示肝内有迁移性未成熟的肝蛭团堵塞胆小管。肝脏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梭菌产生的毒素可进一步造成组织损伤或毒血症,导致死亡。

7 副伤寒

以绵羊发病为主,除某些可导致流产的病羊外,引起急性败血症和腹泻的多为都柏林型和鼠伤寒型沙门氏菌。成年羊、羔羊均呈急性暴发,产出胎儿亦呈败血症。流产型沙门氏菌引起流产。副伤寒型沙门氏菌引发的疾病表现为厌食,体温升高达41℃以上,水样腹泻。有败血症现象后脱水,眼球深陷,皮肤绷紧,休克。胎羔可在流产前因败血症而死亡,有时可引起羔羊、母羊突然死亡。都粕林型沙门氏菌出现症状与副伤寒沙门氏菌类似,如发热、不适、腹泻及流产,流产是最明显症状。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