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或者亚急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羊是由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病羊主要是发生高热、下痢,有黏脓性分泌物从眼鼻流出,口腔黏膜形成溃疡,甚至发生糜烂坏死,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羊业的发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状,具有囊膜。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如在50℃温度下作用1 h就可被灭活,且在pH值小于4的强酸和大约11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如果将该病毒置于冷冻或者冷藏组织中,能够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但是,该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如酒精、乙醚、柠檬酸、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都能够使其灭活。

易感动物。该病主要是绵羊和山羊容易发生,且相比于绵羊,山羊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且表现出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绵羊和山羊是该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另外,野鹿和野山羊等也能够感染该病,但牛和猪等家畜感染后往往呈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传染方式。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主要是经由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病毒,患病动物污染的草料、饮水以及用具等也是该病的传染源。该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而经由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通常是幼羊容易发生,具有较短的潜伏期,大约只有2天。病羊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1-43℃,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完全废绝,有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和口腔流出。病羊开始时发生便秘,之后发生水样腹泻,从出现发病到死亡一般在5-6天以内。有时病羊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急性型。该类型具有4-6天潜伏期,临床上通常在3-21天之间。病羊往往急性发病,呈现高热,体温超过41℃,持续3-5天稽留。发病初期,病羊鼻镜干燥,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从口鼻腔流出,呼出气体散发恶臭味,齿龈和口腔黏膜发生充血,进一步恶化会导致颊部黏膜发生广泛性损害,造成分泌大量液体,并形成坏死性病灶,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唇、下齿龈等。病羊体质消瘦,严重脱水,并伴有咳嗽,呈现腹式呼吸,听诊胸部发出哕音。幼羊发病后症状严重,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温和型。病羊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只会出现短暂的轻微发热,有时能够发现眼睛和鼻腔流出很多的分泌物,并黏附在鼻孔处形成结痂。

3、鉴别诊断

口蹄疫。该病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快速蔓延至全群,且容易并发心肌炎,出现跛行,或者在口腔或者蹄壳处形成水疱等,病程持续时间短;而小反刍兽疫不会出现跛行,且蹄口不会形成水疱等,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羊病毒性腹泻。病羊急性发病,能够正常采食,体温偏低,出现腹泻,临床上基本不会出现并发其他疾病,羔羊往往由于脱水而发生死亡,而成年羊经过1个星期就能够自愈,且使用药治疗效果良好。而小反刍兽疫使用药物治疗,没有明显的疗效。

脓疱口炎。发病初期,病羊流出大量口水,后口角周围发生肿胀,甚至整个头部发生肿胀,部分在口唇周围形成豆状丘疹,并逐渐发展成水疱、脓疱,有时烂斑能够蔓延至鼻、眼部。而小反刍兽疫不会出现这种症状,如果存在烂斑也只是局限在嘴里。

4、防控措施

免疫接种。如果当地已经大面积发生和流行羊小反刍兽疫,只通过封锁和扑杀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防控效果,此时要及时配合采取免疫接种。羊群常选择使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对于1月龄左右的羊每头颈部皮下注射1 mL。

强化疫情监督。各地区的动物防疫机构要重视监测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特别是对所管辖范围内绵羊和山羊都要加强疫情监督和控制,同时,还要对其他动物也加强疫情监督和防控工作,尤其是野生动物的疫情控制调查,从而针对任何可能潜在的疫病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另外,动物防疫部门还要向养殖者广泛宣传该病的危害,并要求其发现疫情后及时上报。

药物治疗。如果羊已经发生该病,甚至是临死的病羊,需要使用相应的药品以减轻症状,使用药物的主要是含有当归、黄芪、黄连、升麻、党参、山豆根、板蓝根、赤芍、桔梗、贯众、柴胡、连翘、胸腺肽、紫锥菊多糖、免疫激活因子以及毒素中和因子。药物主要采取混饮,即每300-400 kg饮水中添加100 g药物,每天2次,连用5天;也可采取混饲,即在每150 kg饲料中添加100 g药物,每天2次。如果病羊症状比较严重,可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加大剂量,一般适宜使用3倍量,连续使用5 -10天。

u=941478521,3503335267&fm=26&gp=0.jpg

羊小反刍兽疫症状及鉴别诊断

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假性牛瘟,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流行特点及危害性: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较为易感,临床症状也较为严重,绵羊次之,野生动物偶有感染;传染源多为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一般为4—6天,最长可达到21天;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该病对养殖业危害重大,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主要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山羊临床症状较典型,绵羊症状一般较轻微;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诊断方面应注意与牛瘟、蓝舌病、口蹄疫、羊痘等鉴别。

防控措施:

(1)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饲养方式与疫病的发生和控制有密切关系,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证家畜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尽量避免羊群与野生易感动物接触,提高环境控制水平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具有重要。

(2)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小反刍兽疫病毒随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排出体外进而污染周围环境,但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乙醚、氯仿等较为敏感,可选用氯制剂、季铵盐类、强酸强碱、醛类的消毒药品,如环境消毒可选用可佳、百毒杀、火碱、过氧乙酸等;针对皮毛、仓库等熏蒸消毒可选用甲醛、高锰酸钾等。

(3)综合性预防措施。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它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等;并加强引种、出栏报检工作,不从疫区引进反刍动物及其产品;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场舍、用具、工作人员的衣帽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区。

(4)对于发病的羊只,可以注射汇丰达鸢城兽药的高热混感康进行治疗。每公斤注射0.2毫升,连续注射3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