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绵羊痘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绵羊痘病毒属痘病毒科山羊病毒属,具有亲上皮的特性,大量存在于绵羊的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特征性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尤其在无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羔羊死亡率高(90%以上),可引起妊娠前期母羊流产。

一、诊断方法

1. 流行病学

2013年3月至9月期间,我团有3个养羊户养殖的绵羊出现典型的发痘症状,此次发病历经春、夏、秋三个季节,这与大量文献报道的该病在冬、春季流行有变化;最初有个别羊只发病,随后发病羊只迅速增加,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全群感染。同一地区放牧和圈饲的山羊未见发病。细毛羊较杂交羊发病率高,病情也较严重。羔羊发病率更高(接近100%),死亡快(13天),死亡率高(90%以上)。部分妊娠前期母羊发生流产。

2. 临床症状

成年羊:患羊体温升高为40.7~41.6℃,食欲降低,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鼻流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次数37~42次/分,脉搏100~130次/分。在眼周围、唇、鼻镜、颊、大腿内侧和乳房等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痘疹,个别羊只全身出痘。发病初期为红斑,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丘疹增大后变为灰白色结节,结节逐渐变为水泡,水泡破溃后继发感染化脓。绝大部分羊只可以耐过。耐过的羊只大部分被毛脱落,皮肤表面可见黄色结痂,揭开痂皮后可见边缘不整齐的凹陷红斑。

羔羊:患羊体温升高为41.0~42.2℃,食欲废绝,精神委靡,眼结膜潮红,鼻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次数43~57次/分,脉搏120~140次/分。在眼周围、唇、鼻镜、颊和大腿内侧上出现大量痘疹,个别羔羊全身出痘。发病初期为大片红斑,4~9小时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丘疹经过12小时左右变为晶莹剔透的较大水泡。90%以上羔羊死亡,并且大部分在发病初期(红斑期)死亡。

3. 病理变化

成年羊: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丘疹、疱疹,继发感染后化脓,(www.613935.com)皮肤表面凹陷。咽和支气管黏膜有痘疹。皱胃黏膜上有较坚实的结节或黄豆大小溃疡。十二指肠黏膜上有少量结节。

羔羊:除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痘疹外,其他脏器未见眼观病理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①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死成年羊和羔羊的心、肝、脾、淋巴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表面,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未见细菌生长,48小时也未见细菌生长。

②病料镜检。采集未化脓的丘疹组织,以其切面做涂片,姬姆萨染色后置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原生小体。

③动物试验。将采集的丘疹和痂皮等病料在无菌条件下研磨,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作用4~6小时,取上清液,接种于未经预防免疫且健康的2只羔羊和2只家兔皮内。羔羊接种后2天,出现高热,在接种部位周围出现痘疹,随后全身出现典型的痘疹;家兔只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

④病毒分离。将采集的丘疹和痂皮等病料在无菌条件下研磨,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作用4~6小时,接种于长成单层的胎牛肾细胞(MDBK)内,40小时后出现多量细小的空斑。收集细胞培养物,再次接种于未经预防免疫且健康的2只羔羊皮内,也出现典型的发病经过和痘疹。

二、综合防治措施

1. 平时的防治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羊舍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定期或不定期严格消毒;在冬末春初,要适当补充精饲料、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增强羊只体质,提高羊群对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力。

②加强外购羊只的检疫。购入羊只时,应当强化检疫工作,隔离饲养21天以上,经观察和检疫后完全健康方可与羊群混饲,杜绝从疫区购入羊只。

③进行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预防注射,最好各注射羊痘弱毒苗1次。

2. 发病后的防制

①做好封锁隔离、紧急预防接种和消毒工作。把患病、疑似患病羊只隔离饲养,由专人饲养,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羊舍;对假定健康的羊只和周边受威胁羊群使用弱毒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全场及周边地区加强消毒工作。

②无害化处理。对病羊尸体、分泌物、排泄物和各种废料等,全部进行深埋。

③发病后的治疗。目前绵羊痘还没有特效疗法,抗病毒、细菌的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在发病初期用绵羊痘高免血清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是治疗成本太高。因此,发病后应将患羊严密隔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以控制继发感染和增强羊只体质。

④解除封锁。在最后一只病羊痊愈或死亡后60天,不再出现新病例,羊舍、羊群停留场所和护理用具等彻底消毒后,方可宣布解除封锁。

三、小结

1. 该地区从未发生过绵羊痘疫病,所有羊只多年未做过绵羊痘疫苗的预防性免疫接种,所以,此次发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羔羊死亡率也很高,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 大量资料报道,该病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发生,而此次在夏季发病,发病季节有较大的变化,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联系地址:王志胜 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143团畜牧兽医工作站 邮编:832021;靳悦 石河子大学病理教研室 邮编:832000)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