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一例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一例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田荣芳 (河北省安新县水产畜牧局 071600)

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绵羊红细胞或血浆中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贫血、黄瘟、高热。其病原是一种寄生于血浆和红细胞的血液原虫,属立克次氏体。

1 发病情况

2013年8月27日,河北省安新县西向阳村杨某来我站诊治羊病,其饲养56只绵羊,其中37只成年羊,19只羔羊,由于羊群在舍外暂住10天左右,现有4只羔羊发病,继而有3只成年羊和4只羔羊发病,并死亡1只。畜主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等药物治疗无效,故来到我站诊治。

2 临床症状

病羊初期体温升高41℃,减食或不食,病羊很快消瘦,多数病羊拉稀,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尿液呈深黄色,后期体温正常或稍低,病羊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后肢无力,严重者卧地不起,可视黏膜呈土黄色,最后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

病羊全身皮肤、可视黏膜苍白,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肝脏、肾脏稍肿呈土黄色,胆囊膨大,胆汁浓稠,脾脏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瘀血、水肿,心包积液,心肌松散,肺瘀血、水肿,膀胱积尿,胸腔及腹腔积液。

4 血液检查与诊断

血片染色镜检。取病羊耳尖血和死羊心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在油镜(10×100)下观察,发现附红细胞体呈淡蓝色、椭圆形、梨形、月牙形并附着在红细胞外膜上,一个红细胞上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感染的红细胞呈锯齿形。

血液镜检。从羊耳尖采血1滴于载玻片上,再滴1滴0.9%生理盐水稀释,压上盖玻片,在高倍(10×40)显微镜暗视野下可见多数红细胞表面附有2~6个圆形虫体,使细胞呈齿轮状或星芒状畸型,畸形率达到80%~90%。按照上述方法取血1滴于载玻片上,再滴1滴0.1%稀盐酸溶解红细胞,压上盖玻片,在油镜(10×100)下镜检,可见较多的球形、短杆形虫体,呈布朗运动。

通过上述检查,可确诊为绵羊附红细胞体病。

5 中医病因

实热阳虚是因气虚,气虚常兼血虚。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补气必从脾胃入手。方解白头翁味苦性寒,入胃、大肠经。既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又对原虫抑制作用尤著,具有极显著的抗附红细胞体的功效。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少食腹泻、体倦无力等,能使红细胞增加。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为补脾益气的要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缓急,解毒,调和诸药。厌食、贫血等是该病的基本症状。四君子汤为益气健脾经典方。“四君子汤”(主要成分为党参、炒白术、茯苓、灸甘草等)具有促进骨曲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生成,使已紊乱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提高肝、脏糖原抗休克,增加能量,加强机体免疫功能。

6 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羊圈、地面、活动场的清洁、干燥和平坦(www.613935.com),定期对羊圈、场地、用具水源进行消毒。

定期驱虫。除了每年春秋两季驱虫外,夏季再用伊维菌素颈部皮下注射驱虫。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消灭吸血昆虫。

羊群发病后,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滥用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选用特效药物,才能使疫情尽快得到控制。

7 治疗

用西医驱虫,中医益气健脾的方法综合防治。

深部肌肉注射“贝尼尔”(主要成分为三氮脒)3毫克/千克体重,24小时以后再注射1次。

肌肉注射“生血素”(主要成分为右旋糖酐铁、硒蛋氨酸等),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

白头翁15克,党参观者10克,炒白术科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全群饲草与饲料内混0.05%四环素,连用3天。

经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3天后11只病羊全部康复,再也没出现新发病绵羊。

8 体会

此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的方法,西药杀灭病原体,中药扶正祛邪,激发了机体的阳气,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