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鼻蝇虫病的危害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羊鼻蝇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张大永 (吉林省柳河县畜牧总站 135300)

羊鼻蝇虫病是鼻蝇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颅窦而导致羊患病。近几年,有的养羊户并没有足够重视鼻蝇虫病的防治工作,所以本病的感染率很快上升,给羊只的正常生长以及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对育肥效果产生影响。

1 病原及其生活史

羊鼻蝇虫的成虫长约25~30毫米,头部偏大并且有显著凸出的额部,有不少袋形凹陷位于侧额区,并且在每个凹陷处都有一根毛。喙已经退化,不咬也不进行摄食。有比较短的触角,且有很粗壮的芒基部,远端纤细无力,触角第三节的直径大于两角触的距离,拥有无毛的触角芒。脚部短小,翅不仅小而且呈透明状,第四纵脉和第三纵脉交会,第一后室封闭,中胸背板的横缝处完整,胸毛比较缺少,但是有比较长的毛。有比较粗大的腺部和宽大的腹片,腹部比较短小。成虫体表呈灰色,具有可以闪光但是不整齐的灰点。

生长初期的幼虫长大约1~5毫米,长成后大约25~32毫米,幼虫比较粗壮,将背拱起,腹部呈扁平状,前端有点粗,第三龄的幼虫有两个大弯曲的口钩且呈黑色,每节腹面都有数不清的小刺,但是背面却没有小刺,拥有不明显或者缺少前端气门,后端做成有非常多小孔的小板和两个形成一对的D形气门。

2 危害

在鼻蝇活动的季节,鼻蝇会产生蛆虫而导致羊精神恍惚,到处躲藏,在阳光下进行放牧和采食也不能安心,对羊的育肥造成影响。而幼虫进入羊的鼻腔后,会用口钩刺入鼻道,与小刺共同刺激羊鼻腔以及额窦黏膜,导致鼻腔黏膜发炎。患病羊一般都会从鼻孔流出粘液,而且开始稀而后变粘稠,直至呈脓性,而且呼吸困难。因为幼虫的腹面具有刺,头部有钩,当其在羊的鼻腔内缓慢爬行时,患羊会因为刺激打喷嚏,而且采食和睡觉很差。另外,羊会吸收鼻腔内的化脓产物,甚至会导致全身衰弱而且营养状况差,患病羊越来越瘦,有的会出现死亡情况。一般根据患羊的临床表现、流行情况和剖检变化进行诊断。少数的幼虫可能会爬入患羊的气管、支气管、眼、耳、脑等器官的管道中导致羊出现相应的症状。据报道,有人曾发现羊突然出现咳嗽且不安,经常呈痛苦的咳嗽状态,很快体温上升,最后因为窒息而死亡。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可见有鼻蝇虫存在于患羊的气管内,从而导致隔合性的大叶性肺炎的发生。

3 防治

临床生产中不容易杀灭羊鼻蝇虫,应该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www.613935.com)每年入春的1~3月,养殖户可以在羊栏周围的墙角处挖掘蛆蛹并且进行消灭,如果早晨在屋角和阴暗的位置见到羊鼻蝇成虫就要及时对其进行灭活。

在羊鼻蝇虫病的流行时节,可以在羊鼻腔内喷入3%的来苏儿溶液,对于羊鼻蝇幼虫的杀灭效果较好。据报道,有人在春末、夏初以及秋季和秋末冬初时节,针对农户和养殖场的836只羊进行羊鼻蝇幼虫的消灭工作,就是单独对这些羊的鼻腔喷射了相关药液。具体操作是,使羊呈侧卧姿势,然后将其保定于20~30度的下坡处,将其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其目的是避免药液喷入羊的气管和肺脏中,否则会导致异物性肺炎和组织坏死情况的出现,然后拿一个喷雾器,并接有直径约5毫米,长约15厘米,然后前端封闭并且有小针眼的小橡皮管,接着将橡皮管插入到羊的鼻腔中,根据羊只大小,给羊的每个鼻孔内都用3%的来苏儿溶液进行喷射,大约15~20毫升。给羊喷射过药液以后可见其单个鼻孔中的鼻液变多,经常打喷嚏,被杀死的鼻蝇幼虫会随着喷嚏被喷出。检查驱虫效果应该在羊采取驱虫工作后的第五天进行,可知驱虫率能够高达约90%。

按照羊鼻蝇虫的活动季节进行驱虫,但是进行一次驱虫工作仅仅是得到一次的效果,而后鼻蝇成虫继续活动,羊仍然能够感染发病。所以在进行实际的临床工作时,可依对羊鼻腔进行多次的药液喷射加以驱虫,每年在鼻蝇活动频繁的季节、秋季和鼻蝇活动的后期分别采取三次鼻腔驱除鼻蝇虫的行动比较合适。

除此之外,撒些石灰在羊的圈舍内也是有一定的效果,尽量让羊的鼻部接触地面,可以促使羊打喷嚏,然后鼻蝇幼虫随之喷出从而进行消灭。饲养户能够依据羊感染鼻蝇虫的情况随时使用此方法,但是最终的驱虫效果较低,因为通常只可以让羊喷出部分幼虫而并非全部幼虫。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