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绵羊的放牧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绵羊的放牧技术

刘 敏

(河南省延津县畜牧局,河南新乡453200)

1 合理组群

组群合理与否对放牧效果影响很大。绵羊采食能力、采食速度、游走速度及卧息等,因品种、性别、年龄、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而有差异。混群放牧或羊群过大,会因相互干扰导致采食不均,影响生产性能,并给管理带来困难。羊群过大时,羊出牧和归牧行走快、密度大还会造成羊圈附近草地的破坏。在牧区,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幼年公、母羊群以200~300只为宜,成年母羊群的适宜头数为200~250只;杂种羊和粗毛羊群可适当扩大。农区放牧多在山坡、田坎、路渠边等处,羊群宜小,否则不易放牧和管理,草地也难以容纳。

2.羊群放牧的队形

在放牧过程中,通过一定的队形控制,可使羊群少走路多采食。放牧队形基本有两种,即“一条鞭”和“满天星”。可根据地形、草场情况、季节和气候灵活应用。“一条鞭”是将羊群排成类似“一”字形状的横队,牧羊人在羊群前面控制羊群前进速度,并随时命令离队羊只归队。此队形适合于牧地较平坦、植被较均匀的草场。春季采用此队形有利于防止羊群“抢青”,即因抢食或争食青草而增加游走时间与体力消耗。“满天星”是将羊群控制在草地一定范围内,并让羊只较均匀地散开自由采食。这种队形适用于任何类型和地形的草地及围栏放牧[养殖网:www.novmv.com/]。

3 四季放牧技术要点

在长期放牧实践中,牧羊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四季放牧的要点进行了高度概括,如“春放洼,秋放沟,六月七月放岗头”;“春放平川免毒草,夏放高山避日焦,秋放满山吃好草,冬天就数阳坡好”。牧羊人应做到“三勤三稳”,即腿勤、手勤、嘴勤;“三稳”即放牧时要稳、入圈要稳、饮水时要稳。另外,还要做到“四看”,即看地形、看草场、看水源、看天气。总之,要保证羊群少跑路,多采食,抓好膘。

春季放牧。春季青草未充分长起来,正是“远看草色一片绿,近看却是光地皮”[2]。春季放牧的关键是防止羊群“抢青”。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推迟出牧,对冬季舍饲羊群应延长舍饲时间,早饲后再出牧,开始放牧时每天放牧的时间宜短,逐步延长,使羊群逐渐适应采食青草,对放牧羊群则推迟出牧,先在圈内补喂一些干草,降低其对采食青草的渴求;第二,先在青草尚未完全萌发的阴坡放牧,使羊同时采食青草和干草,然后再逐渐向青草地过渡;第三,严格控制羊群,挡好强羊,护好弱羊,防止羊群奔跑。采取上述措施可减少羊群过多行走造成的体能消耗,使羊的消化功能逐渐适应采食和消化青草,防止由于突然采食青草引起腹泻,并使牧地牧草有较充分的生长时机。应选择较为平坦的草地作为春季放牧地,不要让带羔母羊远离羊舍,应将瘦弱母羊和待产母羊安排在羊舍附近较好的草地上放牧,若遇风雪天气,可迅速赶回羊舍。

夏季放牧。夏季牧草丰茂,营养价值高,是羊抓膘及为下一个繁殖期贮存营养的最佳期,应认真管理羊群,组织好放牧。但夏季气温高、雨多、湿度大,蚊蝇干扰羊群采食。故夏季应在高山牧场或山岗地放牧,充分利用冬、春季不能利用的牧地。要早出牧、晚归牧,延长放牧时间,中午温度高,应将羊群赶到高山岗有风处或其他阴凉处休息。南方地区可实行一日两牧制。夏季放牧要保证供应充足的饮水,并补饲食盐或含多种矿物质的盐砖。不要在大露水地,特别是有露水的豆科牧草地放牧,以免引起瘤胃臌气。

秋季放牧。秋季是羊群增重的黄金时期,此时羊群由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转移,由高山向低山、山腰或山脚地转移,延长放牧时间,尽量让羊多采食。也可在牧草刈割地和作物茬地上抢茬放牧。秋季早霜来临时,不宜过早出牧,以免妊娠母羊食入结霜饲草后流产。

冬季放牧。冬季气候寒冷、风雪较多,应选择地势较低、背风向阳的牧场放牧。冬季放牧的任务是保膘、保胎和安全越冬。但冬季枯草期长,牧草有效营养物质含量低,绵羊生理需要和营养供给的矛盾突出。除贮备足够的饲草饲料外,还应尽量延长在秋季牧场放牧时间,推迟进入冬季牧场。牧场利用上应先远后近,先阴坡后阳坡,先高后低,先沟后平。出牧不宜过早,归牧不宜太晚,控制羊群游走速度不过快,防止拥挤、跳沟和惊吓。注意天气预报,及时预防风雪袭击。进入冬场前,应将无繁殖能力、老弱、营养不良的羊只淘汰。

农区绵羊放牧。农区多为农户养羊,一般羊只数量较少,放牧地为草山草坡、田埂、路旁、地头、林下等零星草地,需2人放牧,一前一后控制羊群,青草期日放牧2次,枯草期日放牧1次。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