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药材种植

吴茱萸货少价升 发展生产正当时【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吴茱萸货少价升 发展生产正当时

吴茱萸:以果实入药,具有温中、散寒、燥湿、疏肝、止呕、止痛的功能。除药用外,还可作香料。南方各省均有野生分布,其中江西、浙江、广西、湖南、贵州为主要产区,其品种分为大花、中花和小花,中花品种最受药厂、药商的青睐,价格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自2016年产新上市以来,其商品市场价格步步攀升,目前统货价每公斤中花为250~270元,大花、小花为200~220元,与2015年同比价格翻了一番。吴茱萸市价为何攀升?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1.jpg

1.种植面积缩小

2010—2014年吴茱萸商品基本上在低价位中徘徊,主产地药农除去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费用亩纯利不多,有的地方甚至比传统农作物产值要低,种植户因此放松了对吴茱萸树的管理,田间杂草和病虫害没有及时防除防治,导致树木自然死亡。由于连续几年价格走低,不少地方的种植户觉得已无利可图,于是砍伐树木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导致近两年吴茱萸面积逐渐减少。2015年商品价格虽有所上扬,主产地相关部门也倡导发展种植,但产地种植户大多外出务工,加上吴茱萸生产周期较长(栽植后第2年始果,3~4年后盛果),新的产区并没有增加,而老产区因树干病虫杂草危害、砍伐等原因,导致2016年在地面积明显缩小。

2.产量大幅下降

吴茱萸一般在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要及时采摘成熟果实,这时正值产地水稻抢收抢栽、花生等旱作物收獲季节,吴茱萸采收和加工比较费工,劳务费用较高。由于近些年该品价格偏低,所以产新时大多种植户只有靠老人和小孩采摘,有的种植户考虑到成本干脆放弃采摘,导致不少产地树上的果实熟透了自然脱落,失去药用价值,采收量明显下降。2016年春夏,南方不少省份遭遇连续多雨天气,给当地木本药材带来灾难。因山洪爆发,不少产地出现涨水、山体滑坡现象,吴茱萸树出现倒伏、病虫害增多现象,花期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结果量明显少于往年,产量因此大幅下降。

3.市场库存量减少

据调查,2016年全国各大药市吴茱萸商品库存量与往年同比明显减少。笔者就近对吴茱萸商品主要集散地江西樟树药市了解到,2016年吴茱萸新品入市量比上年同期减少50%以上。本地一家主要经营吴茱萸大货的收购公司经理透露,他们公司近5年吴茱萸新品入库量(收购量)是:2012年超过300吨,2013年为290吨,2014年为270吨,2015年为200吨左右,2016年不足100吨。该公司采购员说,往年都是各地种植大户入市联系收购商,2016年由于产品减少,只好自己主动到产地收购,各产地货源都有商家竞相采购,大货难求,只得从各地药贩子手中吸货。据了解,该品其他经销商情况也无一例外。

2.jpg

4.市场需求量增加

(1)企业投料加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吴茱萸对高血压、胃腹冷痛、恶心呕吐、腹泻、腮腺炎、疥疮、湿疹、复发性口腔溃疡、小儿支气管肺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近两年来相关制药企业相继开发出新的吴茱萸中成药,中医配方用药不断增加;另外,吴茱萸提取液有镇痛、杀虫、抑菌作用,兽药品也逐步在开发利用,这些都加大了对吴茱萸的投料量。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国内市场对吴茱萸的需求量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

(2)外贸订单增多

随着国际社会对中药疗效的重视,中药材的出口量逐渐上升。近年来,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各国对我国吴茱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2016年10月份,在中国药都江西樟树市召开的第47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不少国外客商看好吴茱萸产品,订单比往届明显增多。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吴茱萸库存量减少、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其商品供求出现缺口,后市价格将继续看好。因此,发展生产正当时,药农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种植。

标签: 药材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