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药材种植

适合黑龙江种植的药材(读懂龙江|抢抓产业“新风口” 打造富民“大产业”——黑龙江勃利道地中药材产业观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10|点击次数:

新华社客户端黑龙江频道12月28日电(记者孙英威、管建涛、孙晓宇)近年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实施“中草药、大健康”强县战略,鼓励和引导中药材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药源基地,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化发展模式,推进“中草药+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并推行“药食同源”理念,提升产业附加值。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我国道地药材产业正迎来产业“新风口”。

锚定蓝图:“小县城”谋划中草药“大产业”

勃利县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格局,境内山多林密,拥有丰富的中草药植物、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就了勃利县道地药材属性。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正迎来“新风口”。《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这为很多具有道地药材种植潜力的地区提供了路径指引。

近年来,黑龙江省多点发力,培育壮大“寒地龙药”产业。2019年印发的《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2030年全省中医药产业营收达到千亿级,以刺五加、五味子、西洋参等为重点的“寒地龙药”品牌叫响全国。勃利县抢抓政策机遇,确定了举全县之力实施“中草药、大健康”强县战略。

读懂龙江|抢抓产业“新风口” 打造富民“大产业”——黑龙江勃利道地中药材产业观察

↑勃利县一中草药种植基地内正在晾晒的五味子。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安徽亳州,素有“中华药都”之称。勃利县副县长侯延国说,当地前往亳州调研“取经”、邀请专家反复论证,于2019年编制完成了《勃利县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着力打造“南有亳州,北有勃利”品牌,计划到2025年,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值突破50亿元,基本形成以黄芩、刺五加等寒地中草药品种为发展重点的产业带,建设成为“寒地中草药之乡”。

侯延国说,勃利县规划以一产中草药种植为基础,发展中药材加工、中药材贸易、中医药康养旅游,推动二产,发展三产,为一产提供经济基础,形成良性循环,打造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的中药材产业链。

勃利县成立了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主体的中草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统筹产业规划发展事宜。“目前,勃利县有中草药种植基地30余个,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0余万亩,寒地中草药已成为勃利县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勃利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王凤山说。

按图索骥:“企业+合作社+基地”开出“致富方”

勃利县充分鼓励和引导中药材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药源基地,按照种苗供应、技术标准、田间管理、药材质量和加工销售“五统一”方式,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化发展模式。

今秋起收中草药的用工旺季,在勃利县元明村的北药种植基地里,村民王秀梅和几名村民为刚刚收获的药材抖掉根部的泥土。王秀梅说,去年她在此务工增收了1万余元,先后添置了电动三轮车和智能手机。

勃利县海林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才说,靠着在外地从事中草药行业工作期间掌握的种植技术和销售网络,他回到勃利县组建了海林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种植、收获中草药高峰期,每天要雇100多名村民。

药材道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勃利县通过引入中药材企业和专业种植合作社,参与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倡导科学种植,集约经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稳步提升中药材质量。

读懂龙江|抢抓产业“新风口” 打造富民“大产业”——黑龙江勃利道地中药材产业观察

勃利县一中草药种植基地内种植的黄芩。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王才告诉记者,合作社共种植中药材28000余亩,在元明村设立了以黄芩为主栽品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2000多亩。走进合作社在村内设立的中草药加工车间,工人正将收获完的药材进行清洗、烘干、仓储。合作社还依托在七台河市区的工厂生产黄芩苷和刺五加膏,销售给下游医药企业。

勃利县争取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用于扶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规模化种植等。王才说,2019年起,每年获得种子种苗繁育补贴,让他们觉得干劲十足。他们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专家指导中药材种植,提高栽培水平。

位于勃利县的黑龙江利民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种苗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企业,流水线上生产的中药饮片正等待发往外地。公司总经理王伟告诉记者,公司在元明村设立1万余亩中药材标准化基地,为公司提供生产原料。

王伟说,公司主要生产人参破壁粉、红豆杉饮片等产品,年销售额可达1000余万元。“随着大家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和重要作用逐渐显现,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打造升级版:“中草药+文旅”深度融合

中草药种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除对其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之外,“中草药+文旅”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勃利县贯彻2016年印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中草药种植为基础,以医药康养为特色,以游览观光为载体,将元明村打造成具备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和寒地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小镇。

冬日午后,元明村烟火味正浓。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整齐排列,马头墙、白色院墙高低错落……这个集中草药观光、健康餐饮、养生度假等于一体的特色寒地中草药小镇正开门迎客。

2019年,元明村整村流转土地10700亩用于种植中草药。“我们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发展中草药种植与休闲观光旅游,建设了田园综合体,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村党支部书记韩停国说,现在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元明村是勃利县因地制宜发展寒地中草药产业的缩影。2020年,元明村在对68户居民的宅基地进行流转后,联合企业开展改造工程。因距离县城只有3.8公里,改造一新的村庄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

读懂龙江|抢抓产业“新风口” 打造富民“大产业”——黑龙江勃利道地中药材产业观察

元明村“寒地中草药小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进入一栋栋徽派房屋,独门独院的房子为宾客营造了静谧的氛围。这里提供的药膳美食让游客在放松身心、品味美食之余吃出健康。

“药食同源”是中医药界一个重要的概念。2013年,我国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

元明村选用村内种植的“药食同源”食材,开发了碧绿藁本球、脆炸刺五加、生煎沙参、芝士百合松仁等多种药膳菜品,让游客感受中国中医药文化和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中医生活化”和“生活中医化”,传统中医药将守护更多人的健康。韩停国说,元明村中草药小镇将继续推行“药食同源”理念,打造康养药膳美食一条街;在小镇设立中医药专家专区,为游客提供专业指导;引进一批与中医药相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续弘扬和传承好祖国的中医药文化。

勃利县是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寒地龙药”产业的缩影。“‘寒地龙药’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而精心培育的叫响全国的龙江药材新品牌,是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的鲜明旗帜,产业优势的高度浓缩。”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兆宪说,他们将继续发力,从黑土优品中赋能中药材产业,推进黑龙江中药材品牌建设,扩大黑龙江药材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寒地龙药”飘香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黑龙江频道

标签: 药材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