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药材种植

半夏种植海拔(道地药材甘肃西和半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5|点击次数:

作者:孙连虎 王义存 安晓斌

摘 要:分析了道地药材西和半夏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西和半夏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半夏道地产区产业规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甘肃省西和县是中国半夏之乡,因其所产半夏质优、粉性好而全国闻名。西和半夏是甘肃十大陇药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甘味中药材。2020年,农业农村部认定西和半夏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层面在乡村振兴中高度重视半夏产业的发展,采取多种途径扶持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延长产业链,使得西和半夏产业真正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西和县常年栽培半夏约1 350 hm2,占当地耕地面积的2.17%,年产6 000 t,产值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34%,是当地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是产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当地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当前,西和半夏在生产中存在种源全部外调、种植重茬产量不可控或几乎绝收的困境,种植1 a土地要休整8~10 a,适宜种植半夏的土地面积逐年减少,种植区逐步西移等问题;另外,出现了部分种植户和经营主体在半夏加工鲜货脱皮时生产操作不规范,导致半夏角质化比例增多,影响半夏品质,甚至出现了劣质半夏混入西和半夏销售,严重影响了道地药材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因此,从道地药材西和半夏产业发展史、产区环境、产业现状分析出发,提出西和半夏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半夏道地产区产业规划、产业健康发展、保护产品品牌和品质等提供参考。

1 西和半夏产业发展史

甘肃省西和县属千年药乡,2 000年前,西和县就生产中药材,尤以半夏而久负盛名,20世纪80年代从试种到野生引种驯化变家种,而后逐年扩大;期间开展了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先后获得市列、省列、国家项目支持,并获得各级科技奖项。在全县的产业扶贫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所加工的产品深受外商欢迎,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1]。2004年,西和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2007年,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成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将西和半夏纳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2]。“十一五”以来,陇南市高度重视特色山地农业的培育,将特色山地农业作为农民致富、产业促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环境,陇南市委、市政府将中药材产业列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十三五”时期将中药材产业列为全市新兴战略发展产业;“十四五”时期紧急出台《陇南市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西和半夏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470 hm2逐步发展为2020年的1 350 hm2,所产半夏占据全国半夏市场的70%,2020年西和半夏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2 西和半夏产地环境

西和县地处我国八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川药向西药的过渡地带,属内陆季风温暖半湿润气候,独特的地理、地貌成就了西和半夏生产所需的特有生态、生化条件,所产半夏色白、粒大,淀粉、药用成分挥发油、胆碱含量高,实属旱半夏之中的精品。

2.1 气候特征

半夏产区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坐落于伏羲诞生之地,全域面积1 861 hm2,43.4万人,径流西汉水属嘉陵江水系,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平均海拔1 692 m。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均8.4℃,无霜期183 d,日照1 842 h,年降水量533 mm。

2.2 动植物资源

西和县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中药材等,中药材主要有红芪、党参、大黄、半夏、大力子、淫羊藿等,全县中药材品种1 000多种,食用药用菌野菜类100多种,野生动物类300多种。全县森林面积73 000 hm2,覆盖率达41%,蕴含大量的铅、锌、金等矿产36 000 000 t。

3 西和半夏产业发展现状

3.1 栽培面积大、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县的第一大产业

西和半夏内在品质和理化质量具有明显的道地性,植物学特征特性、药用部位的感官与《中药鉴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所载相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形态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地开始野生家种驯化栽培,后续40 a逐步发展,截至2020年,全县栽培面积达1 350 hm2,产量6 000 t,产值为6.9亿元,户均增收6 418.6元,人均增收1 604.7元。显然,西和半夏产业无论从总产还是在全县产业助农增收等方面已成为当地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

3.2 药用成分高、市场占有份额大

西和半夏含大量的生物碱、刺激性成分多达65种挥发油、12种有机酸,丰富的半夏蛋白质,18种无机元素[3]。2000年以来,多个部门和有关技术咨询检测机构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测,西和半夏含亮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缬氨酸,β-谷甾醇0.022%以上、总生物碱0.17%以上、多糖类含量达到214.19 mg/g[4]。因此,有效成分高是西和半夏的重要特性,在全国半夏市场上占有份额近70%,其产品质量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畅销国内外。

3.3 栽培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安全

西和半夏由野生至人工培栽驯化历时40多年,对其生物学特征特性、病虫草害威胁、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等诸方面的认识与研究深入而全面。一是产区根据半夏喜光怕强、喜水怕涝、喜温怕高、喜肥怕猛的特性加强种植技术探索和实践,现已形成道地药材西和半夏高效栽培等一批现代科学种植技术[5,6,7,8],半夏栽培基本实现半现代化手段种植。二是针对半夏立枯病、茎腐病等[9,10,11]进行特殊研究,系统总结了半夏炭疽病、紫斑病、青枯病、根腐病、病毒病、杂草的应急的有效防控体系。三是西和半夏的标准化种植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了半夏的产量,同时保障了半夏产品的质量及安全。

3.4 形成特殊的品牌效应

西和县半夏标准化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 350 hm2,西和对半夏生产从土壤环境、种植标准、种苗选育、栽培技术、农药使用、储藏与加工等方面制定标准,所产半夏是旱半夏中的精品,地道、自然、享誉陇上。2004年,西和县被授予中国半夏之乡;2007年,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评审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20年,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2022年,国内中药营销市场发布的各省道地中药材,西和半夏入围甘肃十大陇药之列,是名副其实的甘味中药材。西和县半夏生产已创出了自己的名牌产品,以品牌赢得市场,以品牌赢得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

4 西和半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4.1 生产用种生态类型多、杂、乱,缺乏优良品种

当地野生品种经持续采挖,资源趋于枯竭,生产用种来自湖北、四川、重庆、广西、陕西及甘肃省陇东南地区,2016—2019年仅境外调入半夏生产种用块茎530 t。中药材的真伪,实质是品种的真伪,同科、同属甚至同种,其药用价值具有质的差异。由于药农缺乏鉴别能力与手段,当自发引进的种茎用于大田生产之后,往往出现缺苗断垄、病害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种植风险性大,加之用种投资高,一般每公顷土地用种投资30多万元,经济条件差的农户难以承受种植半夏的高投入。

4.2 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严重

近年来,西和半夏产区病虫害问题十分严重,在生产中,半夏多数采用人工采挖,个体小的珠芽,带有未萌珠芽的叶柄,以及其他残体滞留于土壤之中,为病原物生存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并逐年繁衍导致土传病症多发,有不少产地因病害造成绝收,病虫害危害已严重地影响半夏产业发展。

4.3 土壤养分失调

由于半夏是高密度作物,一般种植过半夏土地需休整8~10 a,休整期超长,在半夏种植中很难通过一两次倒茬决绝,致使半夏种植土地大面积减少。又由于半夏杂草属性十分明显,加之在生产中利用营养器官繁殖,为浅层须根,对土壤0~20 cm耕层内养分的汲取力极强,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消耗尤为突出。

4.4《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支撑

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进行中药材生产,是对其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GAP生产示范基地以原料生产企业为主体申报认定,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是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而当地半夏生产与加工因缺乏企业申报主体,至今未认证、认定,因而阻碍西和半夏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4.5 生产营销链式发展体系不完备

当地以丰产栽培为主,取得较为完备的西和半夏标准化生产体系,在产品销售方面,虽形成以西和半夏为主的集散地,当地以农民专合社为主体的半夏收购、营销体量小,造成产品市场价格由外商随意定价,使当地药农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当地没有一家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优质产品只能以农副产品销售出,由境外客商转销境外,致使其当地的产业体系呈“虎头蛇尾”的态势。

4.6 产品加工滞后、产品开发缺失

作为中医临床药用或医疗化工的原材料,西和半夏在当地仍以干成生药为产品进入市场,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仍为空白。目前,半夏干成生药以药农手工加工为主,其生产程序为分级—水浸—剥皮—漂洗—晾晒,这种生产方式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且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大。仅有的半夏加工厂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也趋于倒闭。故此,落后的产品加工极大地制约着当地半夏生产规模化发展。

4.7 严重缺乏良种选育、产品加工及销售的引领人才

当地以西和半夏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开发,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经营改革发展,现已拥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企业126个,仅1家药材专业合作社与外贸企业对接,分级筛选外贸出口原药产品。大多数专合社以种植基地建设为主,各自为阵散销散售,究其原因是缺乏产品营销策划、良种选育的高端管理、技术研发人才与服务平台。另外,在西和半夏品种选育中,抗逆性、丰产性强的优良品种缺失,与其他作物相比还处于初始阶段。

5 西和半夏产业发展对策

5.1 建立种源繁育基地,加大半夏优良品种的选育

要想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种源的可持续,建立半夏种源繁育基地是西和半夏产业必行之路。一是争取3~5 a探索全县稳定的种源扩繁基地;二是大力选育半夏优良品种,利用半夏种子繁殖、种茎脱毒繁殖、半夏异地扩繁等手段,选育出高产、质优、形状稳定的半夏品种;三是紧扣半夏规范化生产(GAP)的要求[12],从而保证西和半夏产业良性、可持续化发展。

5.2 全面开展省力化栽培

半夏种植到采挖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耗时耗工,还容易造成人为伤害,据不完全统计,种植半夏需耗费人工450个/hm2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半夏种植的成本。而采用机械化种植半夏仅采收机械作业可节约成本22 500元/hm2[13]。因此,通过改进种植技术,促进半夏种植技术转型升级[14],全面开展半夏省力化栽培是西和半夏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5.3 规范半夏初加工工艺,强化产品深度开发

2022年9月,西和县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保障半夏产品质量规范市场销售秩序的倡议书》,指出部分种植户和经营主体在半夏加工鲜货脱皮时生产操作不规范,造成半夏脱皮不干净,角质化比例增多现象,严重影响了道地药材西和半夏的品质。因此,全面规范半夏初加工工艺,强化产品深度开发,促使西和半夏规范化生产、加工,全面维护道地药材品牌,在源头上保障和有序增加当地药农收入。

5.4 加大人才力量的培育和储备

人才兴,产业兴。西和县药材产业技术指导中心挂靠西和县农业农村局下属单位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本来技术力量就不是太强,而且人员又少,加上全县乡镇级农技推广专业人员不过20人。因此,大力培养技术开发指导性高层次人才,全面培育县区本土乡土优秀人才,储备一批技术骨干是发展半夏产业良性循环的重中之重。

6 小结

道地药材西和半夏坚持走良种繁育一体化道路,大力研发和推广省力化栽培方式,严格推行半夏GAP生产,规范初加工工艺,强化产品深度开发,全面加强人才力量的培育和储备,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全县半夏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半夏产业向高质、高效、高优转变,助推全县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孙连虎 王义存 安晓斌 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省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陇南分校

作者简介:孙连虎(1986-),男,甘肃康县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王义存(1964-),男,甘肃武都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材研究。

基金: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区域创新中心重点科技项目(2020GAAS01)

来源:《种业导刊》期刊

标签: 药材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