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药材种植

药材种植业致富项目(师宗县:荒山变药园,宝藏“重楼”种出山海深情)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过去,这里杂草丛生、沟壑曼延,只是一个放眼望去满目荒凉的废山头;现在,千亩滇重楼已种满山坡,静待采收;未来,一个更具规模的中药材产业园区将在此不断发展壮大。”云南华隆重楼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振华充满自豪感地说。

李振华憧憬的这片土地,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大同街道的跑午村。两年来,在沪滇协作的扶持下,荒山得以开辟,修路架渠、搭建大棚、种植药材,摇身一变成为全省重要的滇重楼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云南白药集团合作的“定制药园”。

千亩滇重楼,是李振华期盼建设家乡的一份担当,是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的一大宝藏,更是沪滇两地跨越山海的一片深情。

师宗县:荒山变药园,宝藏“重楼”种出山海深情

规模化种植进入“快车道”

2022年秋季,千亩滇重楼长势喜人。种植基地大棚内,滇重楼枝繁叶茂,部分已经开出殷红的花朵。

据介绍,大同街道年平均气温13.9℃,年均降水量1204毫米,地形以山区、半山区为主,多为富含铁、锌成分的红土地,具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生态环境,当地群众也有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较强意愿。然而长期以来,零散不成规模、缺乏技术、产品随行就市等原因,并没有让这里形成良好的中药材产业规模发展的基础。

滇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是云南白药等中国国家保护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2018年,师宗县大同街道结合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需求,引进了龙头企业云南华隆重楼种植有限公司,在所辖的跑午村开辟了滇重楼种植基地500亩。李振华漂泊在外忙碌半生后,也以“落叶归根”的情怀决定再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尽一份力。

从2021年至今,沪滇协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援建滇重楼种植基地,包括空气能烤房、晾晒大棚、综合管理用房、仓储车间,硬化道路0.5公里,新建蓄水池2个、铺设引水管道10公里,并购置了重楼清洗机等设施设备,新建30亩中草药种苗培植基地等,这些固定资产也将归当地村集体所有。

“如果没有沪滇资金的持续支持,我们基地的规模不会像现在这般大,进度不会像现在这般快,更没有底气成为云南白药集团的长期合作商。”李振华坦言。如今,在沪滇资金撬动下,种植基地扩大了土地流转,形成了目前的千余亩滇重楼产业种植示范园,真正迈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2023年,按照云南白药集团收购标准栽种的首批滇重楼将达到6年生长期,基地首批将采收500亩重楼块茎,预计产值可达1.2亿元。

师宗县:荒山变药园,宝藏“重楼”种出山海深情

多样化收入助农民致富

11月末,基地内的女工们正在大棚内收网,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

60岁的领班陈建桥原本是基地附近小阿堵村的村长,现在,他很乐意将过去的管理经验投入到新的工作中。陈建桥指着一旁有说有笑、正劳作着的女工们说道:“她们大多是大同辖区内的脱贫群众,一天收入100元,如果一个月满勤就有3000元。以前她们只能在家里种玉米或者烤烟,自从基地建起来后,便有了在家门口打工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来,顾家、赚钱两不误。”

种植基地常年用工50余人,其中脱贫群众占到了三分之二。在除草施肥、整地理墒、修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高峰期,每日用工量达100至200人,除专业施工人员外,大都选用周边村民特别是脱贫群众和三类监测对象。

“目前,基地发展规模为1000余亩,按照每亩每年100个用工日、每工每日100元计算,可为周边群众带来近1000万元的劳务用工收入。”李振华计算着说。基地将周边的跑午村、雾南岗村等3个村寨180多户830余人纳入帮扶范畴,优先、主动雇用困难和特殊群体。

除了务工薪金,村民的土地租金、村集体收入都得到了可喜的增长。据悉,滇重楼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一期共从大同街道的米车、阿梅者、牛宿3个脱贫村(社区)流转土地1000余亩,每亩每年300元,每年为当地带来30余万元的土地租赁收入。随着项目的实施,大同街道将根据基地发展和种植计划,有序组织流转土地5000至10000亩,为促进和带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在师宗县沪滇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引导下,大同街道11个村(社区)均与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11个村(社区)合作社根据项目用工需求,规模化组织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到基地务工,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矛盾纠纷。基地每年安排劳务服务费给项目所在地米车、阿梅者、牛宿3个村(社区)每村10万元,其余8个村(社区)每村7万元,大同街道11个村(社区)合计每年可增加86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此外,李振华和当地政府反复商量,希望以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的方式引导群众参与中药材种植。然而,滇重楼有6年的漫长成熟期,生长缓慢,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大同街道将依托沪滇资金援建的30亩种苗培育基地,引导当地村民参与种植投入相对较少、周期较短、见效较快的丹参、红花等其他中药材,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发展500到1000户真正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进一步增加脱贫群众的经济收入。

师宗县:荒山变药园,宝藏“重楼”种出山海深情

走在基地的山坡上,李振华感慨万千:“5年前,回到家乡种植滇重楼是我的个人情怀;5年后,带动家乡中药材产业发展、让农民们实实在在获得收益,成为了我肩上的责任。从‘情怀’到‘责任’,是一批批援滇干部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激励了我,更是上海、云南两地人民间的深情厚谊感染了我!我有决心,继续依靠大家共同的力量,将这里建设成为更大规模的中药材产业园区。”

栏目主编:黄银龙

专题

来源:作者:崔家琛

标签: 药材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