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药材种植

人参病害防治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人参病害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人参病害防治人参病害防治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产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以根、茎、叶、果实入药,具有大补元气、强心救脱、益心复脉、生津安神功能。人参病害种类繁多,在我国有20多种,目前生产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人参黑斑病、疫病、菌核病和锈腐病等。   一、人参黑斑病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花梗、果实、种子等部位。叶片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稍有轮纹,外有淡黄色晕圈,上有黑色霉层。病斑多导致叶片早期枯落。茎上病斑椭圆形,黄褐色,向上下扩展,中间凹陷变黑,上生黑色霉层,致使茎秆倒伏。果实受害表面产生褐色斑点,果实干瘪,提早脱落。病斑上生出的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该病发生普遍,是人参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原及发病规律 人参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所致。分生孢子梗2—16根束生,褐色,顶端色淡;分生孢子单生或2—3个串生,倒棍棒形,黄褐色,有短喙。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芽管从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环境条件适合时,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传播后进行多次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15℃—25℃、98%以上相对湿度。在东北该病5月中旬始发,7—8月为盛发期。高湿多雨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防治措施  ①选留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用多抗霉素200毫克/公斤或50%代森锰锌1000倍液浸泡24小时,或按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  ②清除病残体。早春用100毫克/公斤多抗霉素或1%硫酸铜对参畦作业道及参棚进行全面消毒。  ③选择地势高、排水透气性好的地块栽参,双透棚床面要有落叶覆盖,做到合理采光。入伏多雨高温季节要采取防雨和避强光措施。  ④人参苗展叶初期开始喷药防治,用50%代森锰锌800倍液、80%大生600倍液、多抗霉素100—200毫克/公斤、咪唑霉400倍液、1:1:120波尔多液等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进展喷3—5次。  二、人参疫病症状识别  危害茎、叶及根部。叶片病斑呈水渍状,不规则形,暗绿色,无明显边缘,病斑迅速扩展腐烂,整个复叶凋萎下垂。茎上出现暗色长条斑,很快腐烂,使茎软化倒伏。根部呈水浸状黄褐色软腐,内部组织呈黄褐色花纹,根皮易剥离,缠有白色菌丝粘着的土块,并具有特殊的腥臭味。  病原及发病规律  人参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所致。菌丝绵状无色,无隔,具分枝。游动孢子囊卵形,游动孢子圆形,卵孢子球形,黄褐色。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合时,以菌丝直接侵染参根,或形成大量游动孢子囊传播到地上部侵染茎、叶发病。风、雨和农事操作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人参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东北6月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气温20℃以上、土壤湿度50%以上,疫病会大发生。参床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板结,氮肥过多,密度过大都有利于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措施  ①严防参棚漏雨,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双透棚栽参,床面必须覆盖落叶,林下栽参一定要选择树冠较大的阔叶林。  ②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合适密度,及时拔除杂草,注意松土降湿。  ③及时发现并消除病株,拔除的病株要移出床外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或1%硫酸铜溶液封闭灭菌。秋季彻底清除病残。  ④药剂防治,雨季开始前喷施1:1:160波尔多液、40%代森铵10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25%甲霜灵600倍液、72.2%普力克600倍液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喷3—5次。
标签: 药材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