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金融风暴对中国养兔业是好是坏?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5-10|点击次数:
金融风暴对中国养兔业是好是坏? 笔者问: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在我国养兔业界人士心理上投下了一片阴影。但纵观几个月来的市场运行态势,为什麽肉兔、獭兔养殖业并没有象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样,先后由两次金融风暴而引发两次兔业低潮,肉兔、獭兔市场行情反而比春节期间走高?   刘董事长(山东省诸诚市本明兔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本明)答:   首先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养兔业界遭遇的金融危机冲击问题。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我国兔产品市场尚处于孕育初期,受两次金融危机寒潮冲击,不少养兔户在低潮中把兔子杀光卖光,种兔、商品兔存栏量急剧减少,我国养兔业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情景,我们仍记忆犹新,金融危机成了人们心目中抹不去的阴影和“兔业低潮”的代名词。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同样在当时养殖条件那样艰苦、销售那样困难,养兔利润那样低微甚至赔进血本的低潮中,却仍然涌现出了以北京华祥兔业创始人王永祥为代表的一大批养兔强人,他们在低潮时适当控制规模,舍得投资培育良种,对养殖户加大全程服务覆盖,自己赔本也要保障养殖户赚钱,顽强为我国兔业市场复苏、做大、铺路架桥。   金融危机过后,迅速成长为占领并主导市场的龙头企业,在种兔质量、养殖规模和售后服务和经营效益上实现了长足飞跃。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陈一夫教授曾在《中国兔业报(第233期)》撰文介绍:我们本明兔业公司在2001年我国獭兔价格低甚至赔钱时,抓住机遇低价引进5000只獭兔保种养殖, 2003年初皮价开始回升时得以加快繁殖,2004年涨到顶峰时獭兔发展到15000多只的规模,当时每只獭兔以80元的价格卖出,收入100多万元。   2001年,当地市场肉兔和獭兔仅卖到1.8元一市斤,许多养殖户因为赔钱把刚生下来的仔兔都扔了,我们就低价收购仔兔,与一家外资生物制药厂家合作,开发实验用兔和制药原料用兔,从科技领域获得较高效益。   这些生动事例恰恰说明,我国许多养兔龙头企业,都是在金融危机和低潮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不能不加分析的接受往年金融危机和低潮期放弃养兔的教训,更不可盲目在“金融危机”、“养兔低潮”和“养兔赔钱”三者之间划等号。
(责任编辑:juan)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