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提高幼兔出栏成活率的新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2-05-23|点击次数:
提高幼兔出栏成活率的新技术

我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养兔生产中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幼兔断奶后至出栏这一阶段成活率较低,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除了球虫病、兔瘟及饲料问题、管理粗放等原因致死外,幼兔的腹胀、腹泻死亡是一个最主要、多见的因素。

在幼兔饲养管理阶段,采用任意采食则生长发育、增重较快,但腹胀、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采用限制饲喂虽可以减少腹胀、腹泻的发生,但生长缓慢,生产效益低下,这成为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从兽医的视角出发,把幼兔的腹胀、腹泻看作是疾病所致,尽管分离到一些病原微生物并采取针对措施,但实际上预防和治疗的收效甚微。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学者们的努力我们对于幼兔的消化生理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基本搞清了引起幼兔腹胀、腹泻的机理,归纳如下:

幼兔在断乳后由于其机体发育尚不完善,在失去乳中活性物质的供给后,消化道内pH值降低,体内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也相应降低,导致分泌消化酶的速度满足不了对饲料中淀粉的消化需求。而淀粉主要由胰脏分泌的胰淀粉酶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进行消化吸收。正是由于淀粉消化酶的不足,导致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总量不足,引起机体血糖水平偏低而表现为幼兔低血糖体质。低血糖可连锁引起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氧化还原反应降低,导致机体营养不良、生长速度缓慢、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使得幼兔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同时,当小肠未消化的大量淀粉进入后肠时,由后肠微生物对其发酵降解,淀粉发酵量的微小变化都可以影响纤维的分解活性;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后主要产物是乳酸盐和挥发性脂肪酸,特别是乙酸、丙酸和丁酸的作用使得盲肠pH值显著降低,抑制了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有益菌的活动;促进了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等有害菌的大量繁殖。大量有害菌代谢活动所产生的毒素又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可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脏功能降低,加之低血糖引发肝糖元低所导致的肝脏血液循环不畅,使得肝脏解毒功能降低;毒素还进一步抑制植物性神经使其兴奋性降低,从而导致盲肠蠕动性降低,使得饲料在盲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这更加剧了有害菌的活动;对淀粉的异常发酵而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又不能及时排除,引起臌气,使得肠壁通透性升高,加速有毒有害等大分子物质的吸收,使得肠粘膜脱落;同时由于大量有害气体在肠道的滞留,反射性引起机体口渴思饮而大量饮水,然而由于盲肠蠕动性降低,饮入的大量水分来不及吸收而在盲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又加速了臌胀的发病速度。于是盲肠内没有正常消化的饲料及水分在结肠不能进行有效重吸收,即随着肠蠕动排出体外。在上述各种合力作用之下,临床上就表现为腹胀、腹泻。

既然作为能量饲料的淀粉不能被幼兔完全消化,导致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总量不足,产生低血糖体质,而淀粉消化的终极产物是葡萄糖。因此可以另辟蹊径,提出新的饲养技术:在幼兔的日粮配合中使用可直接被机体吸收的葡萄糖(或饲料葡萄糖)替换大部分甚至全部玉米,并适当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尤其是木质素)含量,可有效地预防幼兔腹胀、腹泻的发生,提高了幼兔出栏成活率。该新技术在吉林、湖南、重庆等地区一些集约化兔场长达数年的生产实践中证实确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创造。在任意采食情况下,幼兔的出栏成活率可稳定在90%以上,75天出栏均重达2.3公斤。该技术如在全国推广应用,将极大提高养兔的生产效益,推动我国养兔业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