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獭兔活体验毛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5-10|点击次数:
獭兔活体验毛技术

  全国尚村獭兔联合会现在广泛推广獭兔活体验毛技术,介绍如下:獭兔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皮毛,兔皮的剥制技术与品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商品价值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獭兔的活体被毛检查是一门新的、较为复杂的技术,也是目前影响我国獭兔的皮张质量的主要原因,只要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反夏验证,才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从而获得好的皮张。

  獭兔有换毛规律,有年龄换毛、季节性换毛和一定的换毛顺序。獭兔的换毛顺序一般先由颈部开始,紧接着前躯、背部,再延伸到体侧、腹部及臀部。春季与秋季换毛顺序大致相似,唯颈部毛在春季换毛后夏季仍不断退换,而秋季换毛后则无此现象。獭兔换毛虽有规律性,但因环境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有的绒毛脱换由前到后,自上而下,界线分明,很有规律;有的斑驳错落,参差不齐;有的全身绒毛基本同时长齐;还有的常年处于换毛状态,宰杀时一定要仔细观察。

  一般獭兔长到5~6月龄,或每年10月15日左右,即开始屠宰(大批宰杀在11月开始),直到次年4月以获取季节皮。为了获得更多的高品质皮张,避免把有缺陷的獭兔宰杀,生产上经常采取活体验毛。活体验毛的方法:用一只手抓住兔双耳,轻轻提起,另一只手抚摸兔体被毛,通过看、摸、吹,感知毛的密度、长度、细度、平度、牢度。如果达到细、密、平、直、牢认为是非换毛期,即可宰杀。一般先检查体侧部、背部被毛,后检查臀部、腹部被毛有无缺陷。在生产上,常出现如下缺陷皮:

  松针皮:指换毛初期有些绒毛脱离皮板,但仍残留于绒毛中,呈小撮状露出绒面。

  龟盖皮:背部绒毛丰厚平整,腹部绒毛空疏,界线高低明显,形成“龟盖”状,叫“外盖皮”。有些背部绒毛长短不一,体侧或腹部绒毛基本一致,形成背部“龟盖”状,叫“内盖皮”。一般外盖皮达到腹盖小于4个手指宽就可宰杀。内盖皮利用价值低。

  鸡啄皮:被毛上多处像鸡啄过一样,形成一个坑一个坑,高低不平。

  龟裂皮:背部、体侧部呈“一”字状脱毛现象,呈竖沟状。多是产后母兔皮,利用价值最低。

  二茬毛皮:多在春季4月份,獭兔出现季节性换毛时,在长毛中存有刚长出来的短绒毛,呈分散生长。

  阴阳毛皮:以背部正中为界线,一侧毛倒向一面,另一侧毛倒向另一面,是兔退化的表现。

  胎毛皮:4月龄以内的獭兔还未换成年毛,被毛平整,但毛空疏,软易倒伏,皮板薄。

  尿黄皮:因笼舍潮湿,卫生条件差而致兔体腹部、臀部、后躯被毛被粪、尿长期污染而成黄棕色,它影响毛皮染色。

  缠结毛皮:尤其是老公兔或母兔,被毛污染后脱毛,毛缠结在一起,形成毛团,黏结在毛皮上。

  缺毛皮:由于兔之间咬架、抓兔技术不当或拉拽等使被毛大片脱落。

  生产上,季节不同、年龄不同、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均对毛皮质量有不同程度影响。一般入冬季节盖皮最多,特别是多只。6个月龄以上的大兔子同笼饲养的。入冬后,被毛生长快,密度高,盖皮逐渐减少,到次年4月份很少出现盖皮。以后则出现二茬毛,即脱换冬季毛长出夏季毛。如果饲养管理条件好,被毛生长就快,盖皮就减少。

  活体验毛没有缺陷,被毛无脱落现象的个体,即可宰杀取皮。可先将兔处死,后放血,再剥皮。可用退套法剥皮。剥皮时从肛门处沿后腿内侧腹背分界处挑开,否则会造成背部皮长,腹部皮短的歪皮。影响毛皮出材率。退皮时不可用手指抠毛,并用力拉拽,以免掉毛。

  刚从兔体上剥下的生皮叫鲜皮,最好用刀沿腹中线拉开成“开片皮”,然后清理油脂、肉屑、乳腺等。再将食盐均匀撒布于皮板上,一般盐量为皮重的30%~50%。把板面对板面,被毛对被毛堆叠12小时,使盐液渐渗入皮内,最后把撒盐的皮自然状态于通风、干燥、阴凉处晾晒至全千,切忌暴晒。

  干燥后的兔皮不加工或出售,可在毛、板两面喷洒农药,然后用塑料布包好,放于阴凉、低温处保存。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