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乌骨鸡林下养殖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4-22|点击次数:

乌骨鸡林下养殖技术

乌骨鸡,这一特定的生物品种,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国际公认的神奇食品正在被消费者越来越喜爱。尤其是林下生态养殖的乌骨鸡更受到欢迎。

3、林地的选择

要求环境安静,距养殖林地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型化工厂。在房屋四周的果园或竹林,选择采光、通风较好,并有清洁水源的地方作为乌骨鸡放养场。根据养殖数量用竹或木篱笆(篱笆间距不能过大,一般2—5cm,主要防止鸡逃逸和较大的天敌)或小孔塑料网设置围拦,围拦不宜过低。

场址选定后,为保障乌骨鸡晚上或白天有休息的地方,在场内根据养殖数量修建相应的鸡舍,以宜于鸡避风躲雨。鸡舍的修建比较好是坐北向南。

4、环境消毒

在放养乌骨鸡前1—2周应对房屋四周、放养林地、鸡舍、生产用具等进行消毒。四周、放养林地、鸡舍用2%的次氯酸钠或安立消1:500喷雾消毒;鸡舍用5%火碱喷雾消毒。

5、乌骨鸡的引进

初次饲养应该在当地获得养殖许可的乌骨鸡繁育场一次性引进。一般林下放养殖按20—30羽/亩投放。已可以采取自繁自养,即在比较批鸡出拦之前选择种用较好的公母鸡繁殖下一代,公母比例为1:10为宜。

6、饲养管理

6.1水源

具备清洁而保障场内使用的水资源。水源要便于保护、取用方便。

6.2气候条件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原则上选择适宜地方乌骨鸡品种。本文为赤水竹乡乌骨鸡。

6.3圈舍

圈舍的基本样式为长方体,靠墙固定建造或建成可任意摆放形式;四周及横梁用木柱支撑,长400cm-450cm,宽200—300cm、高度120—150cm;圈底从离地30—50cm搭建,铺上钢丝网或塑料网,网目以能漏掉小鸡粪为宜。四壁及顶部用竹片间隔钉牢,间隔应以鸡不能逃逸为宜,前方按照分格留门,圈底以上根据温度、湿度情况进行覆盖。舍内可分格,容量为50-80羽/格为宜,用于培育雏鸡苗。

内置工具:饲料槽,按30—50羽/个居中摆放;饮水器,按80—100只/个靠边摆放;保温、采光灯,挂于舍内上方,大小60—100W。为降低成本,饲料槽、饮水器等可结合农户实际自制。

6.4饲料

6.4.1饲料标准

根据市场规律、生产水平结合种场推荐使用的商品乌骨鸡饲养标准,制定本场实用的满足无公害生态乌骨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

6.4.2饲料原料

应选择具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原料。几种主要原料及执行的质量标准是:玉米(GB/T17890-1999)鱼粉(SC/T3501-1996)、菜籽饼(粕)(NY/T417-2000)、大豆粕(NY/T131-1989)、小麦(NY/T117-1989)等。

6.4.3饲料添加剂

按高标准严要求选择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不得使用激素类和农业部规定的违禁药品,更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6.4.4配合饲料的质量标准

应符合SB/T10262-1996的标准。

6.4.5饲料卫生要求

应符合GB13078的要求。

6.5.1饲喂方法

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以下方法:控制饲喂、充分饲喂、限制饲喂和分阶段饲喂等方法。

6.5.2饲养方式

林下生态型阶段式养殖规模

6.5.3雏鸡(零周龄~三周龄)的饲养管理

6.5.3.1设施

育维前搞好各种设施设备的检修安装,调整舍内通风换气和光照,备足饮水。做好喂料器具全面彻底消毒工作。鸡舍内外先用2.5%氢氧化钠水消毒,再以清水冲洗。

6.5.3.2鸡苗

选择优良的鸡苗,必须考虑种鸡饲养条件,种蛋孵化条件。雏苗本身质量等因素,综合选择健雏。

6.5.3.3温度

1—2日龄33—34℃,3—4日龄32℃,5—7日龄31℃,第2周30℃,第3周26℃,第4周22℃,第5周20℃,第6周18℃。实践证明温度不是恒定的,应以雏鸡感到舒适为比较可靠依据随时作适当调整。

6.5.3.4湿度

适宜的湿度使雏鸡感到舒适,休息和食欲正常,不易得病,室内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

6.5.3.5密度

每平方米放养的适宜密度为1—2周龄40—50只,3—5周龄30—40只,6—8周龄20—30只。另外,也可依季节而定,冬季适当大点,夏季适当小点。

6.5.3.6光照

前3—4天连续光照,每平方米4—6瓦;5—14天每天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3瓦,2周以后可夜间持续照明,每平方米1.3瓦。通常第4天起光照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15分钟至每天8小时恒定光照,雏鸡2周龄后可以放在背风处晒晒太阳、运动30分钟。

5.6日常管理

6.6.1雏鸡阶段

本阶段全程以全价料为主。采用24小时供料、供水,让鸡只自由采食;培育后期即40天后逐步添加碎玉米、稻谷等饲料原粮和增大青绿饲料用量,并在晴天开始进入活动场进行放养训练。饲养人员必须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和舍内鸡粪的清理,保持器具清洁,并定期消毒。供给清洁干净的饮水,天冷时供给温水。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及时将病、弱鸡挑出治疗和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和减少损失。

6.6.1放养阶段

本阶段以放养为主,补饲为辅,补饲用的饲料全部为农家原粮,如红薯、稻谷、玉米、洋芋、糠麸等。为提高原粮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以熟化补饲为宜。补饲以早、晚补饲为主,中途可在鸡群集中的地方适当补充饲料。原粮比较好经煮熟后使用,以提高利用率,促进增重。红薯、洋芋熟化后拌上青料后饲喂;米糠类也宜拌上青料饲喂。补饲时要将喂料装入食槽或盆内,不能撒在地上。晚间要全部收回管理间或林间简易鸡舍管理。放养过程中要注意气候突变和雨天管理,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6.7疫病防治

6.7.1原则

坚持“综合性防治”和“防重于治”。

6.7.2雏鸡阶段

本阶段以传染病、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和球虫病的预防为主,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注射或将预防药物兑入饮水中和拌入饲料中服用。

6.7.2.1传染病的预防:26—28日龄滴眼鼻各一滴法氏囊中毒苗;28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苗;35日龄滴眼鼻各一滴喉气管炎弱毒苗;35—40日龄每只鸡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0.5毫升H5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6.7.2.2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的预防:选用青霉素、环丙沙星、大蒜汁等药物,每隔10天预防用药2—3天;如发现有白痢等症状应加大用药量和延长用药时间,直到转入正常。

5.7.2.3球虫病的预防:15—60日龄是鸡球虫病高发期,必须选用球克氨、爱美清或速安等药物实施1—2次预防。每次用药4—5天,停药3—4天,然后更换用药种类再次用药。

6.7.3放养阶段

放牧20—30天后,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再驱虫1次。

6.8兽药使用准则

兽药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6.9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鸡场应具备完善的处理设施、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及时处理。

6.10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

按照GB16548-1996规定处理。

6.11鸡粪的处理和利用

6.11.1鸡粪的无害化处理法

脱水干燥处理和发酵处理。

6.11.2鸡粪的利用

6.11.3用作肥料

从防疫卫生角度考虑,不要直接撒向农田,应作无害化处理后使用为宜,以生产有机复合肥更合适。

图片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