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红树林养殖(揭秘红树林神奇的“植”场生活)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滩涂浅滩地带,由陆地向海洋过渡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它们不仅能够通过吸附、沉淀有毒物质净化水体,还是藻类、海鸟、虾蟹以及贝类等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在海洋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碳固碳等方面具有巨大效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堡垒。

揭秘红树林神奇的“植”场生活

红树林是植物,却有着动物的“胎生”习性;它生长在泥土里,根却露出地面呼吸;它被誉为“海岸卫士”,同时又是“鱼虾粮仓”“鸟类天堂”。红树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特的现象?明明一身绿,但为何却被称为“红树林”?为此,我们采访了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教授张春霞。

羊城晚报:红树林与我们常见的森林一样繁茂翠绿,如此名不符实,为什么还要叫红树林?

张春霞: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并不是某一个物种。除木榄、海莲、尖瓣海莲和红榄李外,大部分红树植物没有红色的花;树皮颜色也是五花八门,只有木榄的幼枝呈红褐色。

揭秘红树林神奇的“植”场生活

至于为什么被称为红树,“红树林”的名称来源于红树科植物木榄,木榄的树干、枝条、花朵都是红色,且树皮割开后也是红色。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富含单宁酸,可以提取红色染料,当这种物质外露时,因发生氧化呈现红色。

同时,树皮中富含的单宁酸,让红树植物具有高的抗腐蚀和抗病虫害能力,单宁酸含量较高的红树植物也不易被动物啃食。

羊城晚报:红树林里面长得像小辣椒、小茄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张春霞:“胚轴”;胚轴是红树植物适应潮间带环境的一种生存智慧,属于植物界中较为罕见的“胎生现象”,是一种繁殖适应。潮间带风大浪急、滩涂淤泥松软,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种子萌芽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氧气,缺氧、高盐度的滩涂并不适合种子萌发,也不利于幼苗生长,“胎生现象”可以保障种子在母树上吸收足够的能量与营养,发育成幼苗,提高成活率。

揭秘红树林神奇的“植”场生活

像“小茄子”一样的胚轴,就是常见的木榄、秋茄、海莲、红海榄的胚轴,可以说是红树植物“显胎生”的一种表现,胚轴伸出果皮逐渐长成一个柱状幼苗,就是还没有长根的幼苗。

“小灯笼”多是形容隐胎生红树植物的胚轴,如白骨壤等,他们的胚轴不伸出果皮,而被果皮包裹,落地一段时间后才伸出果皮。

胚轴就是红树植物对潮间带环境的一种适应体现,胚轴能够保证红树植物在水淹、高盐、林下弱光和生物损伤等不良环境因子下,保持一定的成活率。

羊城晚报: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怎样的作用?

张春霞:红树林结构的复杂性、物种的多样性、生产力的高效性及其所在的区位,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揭秘红树林神奇的“植”场生活

在生态功能方面,首先,红树林具有防浪护堤功能。国内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行的红树林造林活动几乎都是出于海岸防护考虑。单纯的人工海堤的防护功能还是低于海堤-红树林复合体系;红树林的防护可以让工程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其具有促淤造陆功能,被称谓“造陆先锋”。

揭秘红树林神奇的“植”场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红树林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红树林生态系统本身高于无红树林区;红树林分布的地区,均保持了较高的鸟类物种多样性。

同时,红树林是维持高渔业产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提供食物和庇护场所等途径来维持近海渔业的高产稳产。

红树林还具有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土壤净化功能。“蓝碳明星” 红树林的碳汇能力强、碳储存周期长;单位面积红树林的湿地固定的碳远高于森林生态系统,甚至是热带雨林,在防治气候变暖等方面可以起到消减碳排放量的积极作用。

在经济价值方面,红树林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木材提供,比如,木榄、海莲,其主干通直;第二,养殖业苗种来源;第三,食用价值,如白骨壤果实和榄钱都可食用;第四,岸上养殖,如海鸭、养蜂。

在社会价值方面:红树林的海岸带防灾减灾功能、为社区居民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收益、文化传承和宣传功能、景观价值-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等。

羊城晚报: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广东的红树林面积有多少?

张春霞: 我国红树林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5省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红树林总面积2.71万公顷。

广东省现有红树林1.06万公顷,分布于沿海14个地级市39个县市区,集中分布在湛江雷州半岛东西沿岸、阳江程村湾、江门镇海湾、茂名水东湾、珠海淇澳、深圳湾-后海湾、惠东考洲洋等区域。

广东省已建立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际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2处;有红树林分布的自然保护地46个。

羊城晚报:市民们如何参与红树林的保护工作?

张春霞:参与到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中,广东民众具体可从六个方面做起:第一,多渠道了解红树林,增强红树林保护意识,首先做一个红树林“体验者”:多渠道学习了解、科学认识红树林的功能价值、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重要性;体验在红树林湿地公园、重要湿地、保护区的开展的生态旅游、观鸟和研学等活动,充分感受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魅力。

第二,积极参与红树林的保护宣传,成为红树林保护“传播者”。首先传播红树林的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它的价值;了解我们国家红树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湿地保护法》《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

第三,积极参与到红树林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成为一个红树林“守护者”。积极参与由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组织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宣传推广、科普研学等活动,也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组织组织的一些红树林保护、恢复活动,如红树林种植、红树林周边垃圾清理、清除红树林有害生物、红树林鸟类守护等活动;红树林周边的社区居民还可以共同参与红树林的保护巡护,及时发现、制止破坏红树林、占用红树林、向红树林投放垃圾等活动,如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向当地政府、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共同守护红树林。

第四,坚持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间接减少垃圾丢弃、污染排放,海洋漂浮垃圾、海洋污损生物都是影响红树林生长的不利因素;为红树林生境改善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红树林周边在发展经济、渔业养殖的同时也可以采取生态养殖的方式,减少养殖污染的排放。

第五,坚持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科学合理利用红树林湿地及周边滩涂,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适量捕捞、放牧,减少对红树林生境的影响和苗木造成的危害。

第六,直接参与红树林的营造修复,改善、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可以通过红树林生态日、湿地日、植树节等活动参与红树林营造修复,也可通过公益组织为红树林营造、修复提供支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 刘佳宁 实习生 李明惠

图片 | 广东省林业局提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睿智

校对 | 桂晴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