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大理水产养殖(探访这个炎夏火热的岗位|生活在海面的“养鱼人”)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探访这个炎夏火热的岗位⑥

探访这个炎夏火热的岗位|生活在海面的“养鱼人”

昨天上午11时,朱家尖西岙码头附近的海面十分平静,几乎没有一丝风。阳光直射整片海面,反射的强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记者乘坐的小渡船正快速驶向离码头不远的大片养殖网排,那里上百处排列紧密的正方形的网排和一幢蓝色的海上小屋逐渐清晰。

养殖工人张正中站在网排间狭窄的小道上,正在给鱼喂食。只见他脖子上挂一条毛巾,皮肤接近炭黑色,不断有细密的汗水渗出。上身穿件薄薄的花衬衫,没有系扣子,露出乌黑油亮的胸膛。胳膊上,有几处已经被晒得脱皮,显出一点点黑里透红的颜色。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双手——这是一双黝黑的手,十根手指的关节又粗又大,覆盖着厚厚的老茧,比普通人要粗近一半,指甲又扁又平,几乎没什么弧度。

“这样的手最适合抓取东西。网排里的渔网每半个多月要换一次,布满了海藻、吸满了海水的网,有时候有上百斤重,没这双‘铁手’根本拉不动。”说着,张正中单手提起了一只用于固定渔网的沙袋,记者一问才知这沙袋竟有25公斤重。

张正中从3000多公里外的云南大理来到舟山,踏上了海上网箱养殖的“漂泊之路”。在这片海上养殖场,今年48岁的张正中已经工作了5年多。

眼前紧密排布的网排共有140多个,由张正中和“搭档”共同打理,养殖着大黄鱼、鲈鱼、黑鲷等十余种鱼类。在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每种鱼吃什么饵,每次吃多少,每个网排里鱼有多少,养的是什么鱼,张正中心里都得记得清清楚楚。

“养鱼人”每天的吃饭睡觉,全部在一幢摇摇晃晃、不到60平方米的海上小屋里进行。自从过年去过一次云南老家,回来后,张正中已经在海上待了整整4个月。在他的记忆中,除了躲避台风,他们几乎从没离开这片网排。

小屋内的桌上,摆着一本小小的笔记本,张正中在本子里简单地记录每天的生活。“7月8日,星期五,饵料,四筐。”“7月10日,星期天,颗粒,20包。”……最近几天,张正中每天不到5时就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

沿着网排走一圈,检查有没有死鱼,喂鱼,更换渔网……最忙的时候,张正中只能在大太阳下看着鱼“吃饭”,而自己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头顶是烈日的炙烤,脚下是浑水的浸泡,张正中卷起裤腿,露出小腿上大片晒得发红的皮肤,有不少地方还被泡出了湿疹。

小屋里没安装空调,只有一台小小的电风扇忙碌地打着转。“晚上其实还好,有海风的话不会特别热。但白天的大太阳特别毒,几个小时就能把人晒掉层皮。你们来得真巧,正好是近段时间以来最热,也是最难受的一天。”张正中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大白牙,笑着对记者说。

小屋墙上挂着一件深蓝色的雨衣。大雨和烈日都是张正中的“家常便饭”。有时一批鱼养好了,赶时间拿去卖,张正中就得整天整天地捞。最多的一天,张正中捞了足足34大桶、1000多条大黄鱼,累得直不起腰。

“我在云南走过很多窄路险道,胆子早就练出来了。但当风浪大作时,站在剧烈摇晃的网排上,还是会感到有些害怕。”张正中说,“搞海水养殖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赚的是对得起良心的辛苦钱,再苦再累也愿意扛。”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