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生蚝养殖周期(对标国际全面升级打开近百亿元“蚝”门之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对标国际全面升级打开近百亿元“蚝”门之路

广东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海飞察看生蚝养殖情况。 受访者供图

对标国际全面升级打开近百亿元“蚝”门之路

官渡生蚝。

受访者供图

对标国际全面升级打开近百亿元“蚝”门之路

葡萄牙牡蛎三倍体成品。 受访者供图

若问夜宵档上哪一道菜的名气最大,炭烤湛江生蚝必定榜上有名。如今,又到湛江生蚝大量上市的季节,海边、市场人来人往,新鲜的生蚝从湛江发往全国各地。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绵长,海床附着物众多,近海饵料丰富,自古就是天然蚝场。民间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被贬海南途经雷州半岛,品尝鲜蚝美味,去信胞弟苏辙说:“无令朝中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其味。”

与海为邻的湛江人,牧海耕渔的步伐行稳致远。经过多年的发展,湛江生蚝养殖业带动了种苗、流通、加工等产业发展,产业链年产值70亿元,带动就业人口10万人。眼下,生蚝产业正朝着“新品+外海+碳汇+景观+文旅”的新方向迈进,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合生态、景观、文旅、服务等上下游产业和更多新业态于一体。

当前,湛江正在打造全球水产产业高地,湛江生蚝将对标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生蚝品质、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面朝蔚蓝大海,湛江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也将在推动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步履不停。

●南方日报记者 林露

引进新式品种

填补本地生蚝“空窗期”

雷州半岛曾是中国最大的火山群之一,大量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向大海,为生蚝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生蚝又称牡蛎,湛江生蚝鲜嫩肥美、爽滑甘脆,因其独特的口感享誉全国。2019年,湛江生蚝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21年,官渡生蚝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湛江本地生蚝俗称白蚝,学名为近江牡蛎。本地生蚝大量上市时间在11月至次年4月,每年清明起是本地生蚝的产卵期,产卵后的生蚝逐渐变瘦,不受市场青睐。因此,每年5月至10月是湛江生蚝的“空窗期”。怎么填补这长达半年的市场空白,长期以来困扰着养殖户。

“其实生蚝养殖的成本不算高,许多养殖户都是靠海吃海。”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文从小吃蚝长大,懂得不少养殖门道。“很多时候风险在于养殖密度过高,近海的养殖空间有限,如果很多人都挤在一片海域养殖,生蚝没东西吃就瘦下来,影响品质,也就比较难卖出去了。”

随着山东、福建等地三倍体生蚝养殖的兴起,湛江也将目光投向三倍体。相比传统二倍体生蚝,三倍体生蚝因其不育性而生长得更快。

2019年年底,广东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海飞开始在徐闻试养三倍体生蚝。此前,他经过走访调研,发现徐闻角尾乡不少养殖户以养殖红贝等贝类为主,但多年来收益不高,甚至有不少养殖设施闲置在海边。

许海飞联系上山东一家种苗企业,“一开始也不确定哪一个品种适合在南方生长,经过几次试验之后,才确定了三倍体葡萄牙牡蛎‘前沿2号’这个品种。”

相比湛江本地生蚝,三倍体生蚝具备不少优势。“第一,本地生蚝适合在近岸半咸淡河口区养殖,三倍体生蚝适合在外海咸水区养殖,后者不跟前者抢地盘,没有冲突,且可大面积拓展外海空间,解决城市发展与近岸高密度养殖的矛盾;第二,三倍体生蚝一年四季肥满,不存在‘空窗期’,对促进产业链的全年运作具有重要作用;第三,本地生蚝养殖周期需要2—4年,三倍体生蚝生长速度较快,从投苗到收成大约只需要8—10个月。”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刘志刚说。

徐闻外海区水质好、水温适宜、盐度高,十分适合三倍体生蚝养殖。随着育苗、养殖技术的成熟,今年三倍体生蚝在角尾乡等地迎来大丰收,养殖户热情高涨。

许海飞感慨:“想不到在短短的一年多内,三倍体生蚝养殖便爆炸性地铺开,从当时投苗的零零星星几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1300多户,遍地开花,养殖户平均年收入能达到35万元。今年下半年徐闻投放种苗已经超过5600万串,明年下半年收成,按每串成品保守价格50元计算,预计产值可达25亿元。”

创新养殖模式

开拓外海深蓝空间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湛江生蚝面积达15万亩,养殖方式包括插桩式、棚架式、筏架式和浮子延绳筏。

不同养殖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水深——水泥柱采用插桩式,分布于潮间带,退潮之后,生蚝暴露在空中,不能摄食,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达3—4年,但是养殖出来口感更好,且插桩式抗台风能力强;棚架式设置于退潮后水深1—2米的浅水区,筏架式设置于退潮后水深5—6米以上的深水区,两种设施吊养的生蚝24小时都泡在水里,生长快,养殖周期缩短为2年,但这两种模式抗风性能差,只适用于河口或内湾养殖本地白蚝;浮子延绳筏为柔性结构,抗风浪能力强,用于开拓外海养殖空间,目前多用于三倍体咸水蚝养殖。

养殖户养蚝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从蚝苗养起,一种从半成品养至成品后上市。从蚝苗直接养至成品,养殖周期长,虽然利润高,但资金周转慢,养殖过程风险也高。

在养殖白蚝的过程中,随季节盐度变化,需要在育苗区、暂养区、育肥区之间对白蚝做来回迁移,使生蚝处于最佳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存活率和生长速度。“这几个区海水盐度、水流速度都不一样,当盐度变化超出白蚝生存范围,就要迁移。水流急的地方饵料多一些,营养更丰富。”养殖户许成彬表示,有一些养殖户受条件限制,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风险比较大,几乎只能看天吃饭。

今年,针对白蚝养殖,许成彬摸索出一套育肥新方法——鱼塭育肥。他在海边围起几百亩地,将其中的海水做肥育藻,再把生蚝放入其中,只需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就能把蚝育肥上市,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这种方式前期投入大,光是租金一次投入就一两百万元,但是效益高、可控性强。”许成彬说,“生蚝在海里摄食藻类、微生物、碎屑,我们在鱼塭里培育绿藻、硅藻,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育肥,提高蚝的出肉率,如果是在纯天然的环境里,蚝是否能育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面对已经饱和的河口半咸淡养殖区,许多新晋生蚝养殖户则走向了更广阔的外海,开展三倍体生蚝养殖。

在角尾乡,海面上一望无际的“漂浮牧场”格外引人注目。海面上是一颗颗彩色浮球,海面下是一只只茁壮成长的生蚝,这正是湛江近年来兴起的浮子延绳筏养殖。

“我们在海里打桩,挂上绳子,再在绳子上挂浮球。每一个浮球跟饮水机上的矿泉水桶差不多大,浮力约120公斤。浮球养殖具备可控性,以后可以在生产作业方面实现流水线生产,用机械吊臂作业,减少人工工作量。”许海飞介绍。

135米长的绳子,中间可以挂上180个网笼,网笼间留出一定间距,控制好养殖密度。许海飞计划,接下来带着养殖户到青岛,实地考察养殖情况。“青岛的发展比我们快了几年时间,希望政府部门带动鼓励、介入支持生蚝养殖,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开发附加价值

生蚝碳汇前景可观

201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提出“碳汇渔业”概念,指“利用水域中动植物的碳汇功能,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对水生生物产品的收获,将碳转移出水体以缓解水体酸化和气候变暖的渔业活动过程”。

刘志刚认为,鱼类和虾类等的生产过程需投入饵料,这一过程向水中输入碳,收获时,其移出碳量小于向水体输入的碳量,不能贡献碳汇;贝、藻类养殖则相反,不需投料,“净吸收量”为正,因此可以贡献碳汇。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动,许多产业拥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具备强大碳汇功能的生蚝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生蚝能够滤食水中悬浮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还能防止赤潮和海洋酸化,生蚝养殖设施是海洋生物觅食、栖息和保护的场所,具有增殖海洋资源价值。

生蚝厚重的外壳占据活体重量85%,其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贝类通过两种途径利用海洋中的碳,其一是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颗粒,吸收有机碳构建软体组织;其二是在碳酸盐泵的作用下吸收海水中的碳酸氢根和钙离子形成碳酸钙贝壳。

根据刘志刚团队测试,每养殖1吨生蚝,可吸收0.35018吨二氧化碳或0.0955吨碳,即每养殖1吨生蚝,可获得约0.35吨的碳汇量或0.1吨的碳储量。生蚝养殖不仅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2020年,广东生蚝养殖面积42.2万亩,平均亩产量2.67吨,碳汇量0.935吨/亩。

去年,国家出台支持生态产品上市交易政策,以促进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保护。生蚝碳汇交易现已进入市场,有媒体报道,今年5月,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依托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完成了全国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买方购买了10840吨双壳贝类(牡蛎)海洋渔业碳汇,用于抵消其2021年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湛江,有关部门正将生蚝产业及渔业碳汇的发展提上议程,已有政府部门、金融单位牵头开展森林、海洋渔业碳汇金融工作。此外,坡头区成立了官渡生蚝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建设以生蚝为主题,结合生蚝养殖、精深加工、流通、服务为一体的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坡头特色的文旅商深度融合产业示范带集群。目前,坡头区拟建设官渡生蚝小镇、“蚝情满怀一条街”等项目,正着手对官渡三角批发市场进行改造。

■他山之石

乳山牡蛎何以出圈?

山东半岛东南部,坐落着被誉为“中国牡蛎之乡”的威海乳山。南濒黄海,乳山拥有近两百公里长的海岸线,富含营养成分的海域使其成为牡蛎钟爱的地方。

湛江生蚝养殖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而乳山牡蛎的发展,比湛江晚了近20年。曾经,乳山牡蛎产业管理松散,产业无序发展,近年来,乳山在打造牡蛎全产业链方面下足功夫,深耕蓝海,在全国范围内唱响“乳山牡蛎”品牌,实现牡蛎从“论堆卖”到“论个卖”。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乳山牡蛎养殖海域面积60万亩,养殖产量50万吨,养殖产值50亿元,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在品牌建设道路上,乳山下了哪些功夫?

让品种越来越优。传统养殖生蚝为二倍体牡蛎,乳山早在几年前便引进推广三倍体太平洋牡蛎、“海大一号”、“海大二号”等牡蛎优良品种,一方面解决了品种退化现象,确保牡蛎品质,另一方面使乳山牡蛎可在全年上市。

让养殖有技术加持。乳山发展灯塔水母现代化牡蛎净化加工中心项目,引进国家贝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合作共建中国(乳山)牡蛎研究院,搭建服务乳山牡蛎产业公益性平台。

让养殖有标准可依。为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乳山合理规划养殖海区,制定了山东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乳山牡蛎》,这也是国内牡蛎行业首个产品标准,确保牡蛎的品质,引导从业者按照标准开展养殖,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

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乳山夯实牡蛎产业发展基础,出台“十四五”牡蛎全产业链发展规划,构建起全国首个牡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每一件牡蛎产品都有唯一的防伪标签,打造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让品牌越来越响。为保护乳山牡蛎品牌,乳山发布《乳山市保护提升乳山牡蛎品牌工作方案》,统一“乳山牡蛎”品牌形象标识。同时,举办系列“牡蛎节”,探索“牡蛎+”,推动文旅融合。

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令乳山牡蛎成功出圈。目前,乳山牡蛎产业已初步形成育苗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包装辅料、文化旅游七大关键环节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

■观点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

培养“明星企业”

推动湛江生蚝产业做大做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蚝。作为生蚝界的口味担当,湛江生蚝已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在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看来,尽管湛江生蚝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完全有能力更上一层楼。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湛江生蚝还需要克服养殖海域不足、缺乏龙头企业、本土化种苗企业不足3大问题。

湛江生蚝养殖区大部分分布在半咸淡的河口区,河口区可养面积已经充分利用,大部分区域生蚝养殖缺少标准化,且外海可养殖生蚝海区规划尚未公布,不少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只能望洋兴叹。

湛江生蚝基本上以散户、小户养殖为主,力量较为薄弱,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运作和带动,影响产业的整合跟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培养龙头企业,再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整合各方资源,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能提高散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种苗发展方面,需要着重推动种苗的本土化发展。以三倍体蚝苗为例,目前蚝苗多从山东、福建等地购入,长期从外地购入种苗成本高、不稳定因素多。如果有本地企业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实现蚝苗的自产自足,使其质量、数量步入新台阶,不受制于其他地区,才能推动生蚝产业健康发展。

生蚝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大食物观的内涵要求保证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在生产粮食过程中,不仅要有产量、质量,还需要对环境友好甚至带来贡献。从这个角度,生蚝作为滤食性动物,是环境友好的标兵,除了带来生态效益,碳汇的过程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实现“藏粮于蚝,固碳于壳”。

眼下,湛江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对已有养殖区进行改造,希望将海上养殖景观化,解决城市发展跟养殖产业之间的矛盾。对已有养殖区应实行“标准化、组织化、制度化”,对列入规划养殖的海区,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养殖设施模式及设置标准,融入旅游景观元素,出具养殖设施及设置设计图,养殖主体按图施工。

同时,首期拓展外海三倍体生蚝养殖面积至30万亩,满足湛江生蚝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要,为湛江水产高质量发展打下一产基础,为生蚝碳汇养殖新业态助威。

有规划地发展生蚝养殖,亦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广东省生蚝养殖大市,湛江有必要先行先试,试点开展生蚝养殖碳汇核算体系和市场交易机制研究,使生蚝养殖产业的生态服务价值通过碳汇交易得到补偿,促进渔民增收,从而促进生蚝碳汇产业良性发展,服务全省“双碳”大局。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