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保护海洋环境2022年,青岛力争建成超1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保护海洋环境!2022年,青岛力争建成超1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陆源污染严重,近海富营养化加剧,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滨海湿地面积缩减,海水自然净化及修复能力不断下降,海岸带区域发展遭受显著影响,生态脆弱性异常突出,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青岛市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建设案”,近日,市政协组织协商督办重点活动,对青岛海泉公司海洋牧场与青岛龙盘公司海洋牧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情况以及提案办理情况。

调研>>>

全链条产业发展见成效

“关于青岛市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建设案”中提到,我市拥有约1.38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海岸线全长730.64公里,其中海岛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海区港湾众多,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是多种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是我国发展海珍品和水产养殖的重要基地。

2015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分三批公布了64个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市有5个牧场列入其中。自2009年起,共建设王哥庄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岛海域、石岭子礁海域、斋堂岛海域、高峪大黑石栏海域、狮子岛海域等9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和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其中5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基地,2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处。总面积1720公顷,礁体投放150多万空方,总投资7.38亿元,其中中央扶持资金4600万元,市级财政7200万元,区级财政2000万元,企业自筹6亿元。牧场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养护、休闲渔业等全链条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构建海岸带保护利用新模式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式。陆海联动推进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新模式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盐碱地生态农场、滩涂生态农牧场和浅海生态牧场的“三场连通”建设,实现从“海洋牧场”到“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的新跨越。

为了满足海岸带保护和海洋产业发展的要求,急需查明陆海连通性影响机制和调控途径,采用新设施和新工程技术,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生态农场、滩涂生态农牧场和浅海生态牧场新设施、新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研发现代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环境保障与预警预报平台,建成陆海联动的现代化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构建海岸带保护与持续利用新模式。

建议>>>

完善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标准

提案建议,应该构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理论和工程技术体系。揭示陆海生态连通性影响机理,评估海岸带承载力;发展海岸带农牧渔结合新方式,提高农作物和耐盐植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贝藻复合增殖、生态环境修复和资源养护、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发展资源与环境实时监测装备和预警预报平台,推进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的全过程管理与创新发展;构建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发展新模式。

要完善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推动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制定盐碱地生态农场、滩涂生态农牧场和浅海生态牧场融合发展的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生态农牧场承载力评估、布局规划、设计建设、监测评价、预警预报,陆海联动完善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建设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行业发展。

吸纳社会资本等参与运营

提案提出,要形成产业链完整的海岸带生态农牧场产业体系。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发挥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打破科研机构行业壁垒,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农(渔)民参与热情。推动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农(渔)民密切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和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

提案还建议,丰富拓展投融资渠道和主体,逐渐实现政府管理向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过渡。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先期应争取财政性资金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建立生态农牧场发展基金,启动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工程示范建设。拓展海岸带生态农牧场使用权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生态农牧场的运营、维护、管理和科技创新。

考察>>>

让海洋牧场管理更加现代化

近日,部分市政协委员先后赴青岛海泉公司海洋牧场办公室与青岛龙盘公司海洋牧场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海泉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究海洋牧场发展方向,建立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青岛市崂山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公司拥有注册商标“龙盘参鲍”。公司通过建造人工鱼礁、开展休闲垂钓和抗风浪网箱养殖等建设,形成了数万亩的大型海洋牧场,为海参和鲍鱼等各种海产品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饵料和自然的栖息地,生产出了具有野生品质的海参、鲍鱼、鲈鱼、黑头鱼和三文鱼等。

现状>>>

全省首个公益海洋牧场建成

据悉,海洋与渔业局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建成10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和全省首个公益型海洋牧场。全市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加大增殖放流投入,优化放流品种结构,在胶州湾、鳌山湾、崂山湾等重点海域,加大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金乌贼等优势水产苗种放流力度。

虽然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我市海洋牧场建设仍然存在岸基配套建设空间受限、维护管理资金不足、海藻场及海草床发展不足、装备化建设滞后、人工鱼礁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偏高造成企业负担重等问题。

措施>>>

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升级版

针对提案内容,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下一步会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海洋科研优势突出、海洋装备制造业发达、休闲渔业基础良好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力争到2022年,建成布局合理、生态优先、特色鲜明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市国家级海洋牧场超过10个,海洋牧场建成面积达到1万公顷,年均放流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

全市将把海洋牧场示范区、渔港经济区作为两个重点突破方向,统筹利用财政部、农业部下达的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资金加以扶持,将传统的渔港、海洋牧场注入时尚、旅游、文化等元素,激发渔业发展新活力。

充分发挥我市在海工装备特别是大型智能渔业养殖平台建造方面的突出优势,以装备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着重突破多功能养殖工船、海上多功能平台、智能化深水网箱、离岸大型围网、活鱼运输船、吸鱼泵等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建造,加快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实施规模化海底造礁和立体生态养殖工程,引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投身我市海洋牧场产业,推动海洋牧场建设挺进深海,拓展海上粮仓发展空间。

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于顺 通讯员 付宪春 王淼 实习生 李敏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