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洛阳肉牛养殖场(洛阳伊川县鸣皋镇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洛阳伊川县鸣皋镇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工作人员查看牛的生长情况

春夏之交,阳光明媚。日前,在位于伊川县鸣皋镇杨海山村的洛阳辰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村民赵电卫正驾驶推草车,在牛舍里给牛喂食,他的心情和阳光一样大好。

  他算了一笔账:每月2500元的固定工资,加上土地流转的地租,再加上秸秆回收、到户增收的钱,一年下来少说也有4万元的收入。想到这些,赵电卫干活更有劲了。

  嚼着饲草玉米,喝着深井水,听着轻音乐,吃饱喝足后还能悠闲地享受按摩……牛舍里,2000多头牛不时发出“哞哞”声。饭后,赵电卫驱赶牛来到运动场,晒太阳,做运动。养殖基地里,智能化分群系统、有机肥转化车间、粪污处理系统、青贮储存池和饲草饲料库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圆形牛舍,四面八方通风,即使在三伏天,在牛舍里也不会感到炎热,很凉爽。”在基地务工两年来,赵电卫对牛舍的情况“门清”,每当说起牛舍,老赵的言语里都透着自豪。

  “这里以安格斯牛为主,与普通肉牛相比,安格斯牛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牛肉的价格也要高出许多。”养殖基地项目经理贺志沛说,伊川有养牛传统,饲草资源丰富,加之伊川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作为洛阳人的辰涛牧业总经理史学涛将公司从北京大兴迁回伊川,流转土地400余亩,建立养殖基地。

  2018年,肉牛养殖驶入“快车道”,受益的还有当地的百姓。企业采用“公司+研究院+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帮扶能繁母牛合作社37家,分布在12个乡镇的33个村庄。并与合作社签订犊牛回收协议,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确保每头母牛年利润不低于3000元。

  此外,公司还与26个村集体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以托管代养的形式,直接带动贫困户799户,每年到户增收6000元。

  “饲养牛需要青料和秸秆料,我们结合自身优势,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作为粮改饲项目基地,组建饲草种植合作社,配套种植青贮玉米、牧草,已初步形成‘土地流转—粮改饲—牛过腹—有机肥还田’的产业模式,实现种养一体化。”贺志沛介绍,如今,养殖基地每年吸纳周边秸秆10万余亩,每到夏季,公司门口送秸秆的车就会排起长队,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有效破解了秸秆禁烧难题,一举多得。

(洛报融媒 记者 李冰 通讯员 葛高远 董俊峰 文/图)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