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周伟民水蛭养殖基地(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过去在农村

水蛭是一个人人讨厌的东西

曾被人称作“神经病”的周伟民

一头扎进水蛭养殖中

不仅自己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更带动了全国各地养殖户共同奔小康

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这两天

作为吴江明星产业种养殖中心董事长

周伟民又忙开了

自7月17日

以他为“主角”的《好水养好蛭》视频

上线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后

他的手机被打爆了


他至少接了三四百个电话

来电的大多是全国各地的水蛭养殖户

主要咨询水蛭养殖技术

求助在养蛭中碰到的难题


自创出水蛭养殖致富新路后,周伟民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103个星火基地。今年,随着他的“稻蛭共养”养殖模式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实用技术推介”项目,周伟民又增加了30个“稻蛭种养基地”。


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这些基地,带动苏州及全国各地养殖户和就业岗位超5万人,整个种养产业体系销售总产值超5亿元。靠着水蛭养殖的成功探索,周伟民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创业英雄”、全国十大三农“创业英雄”、中国生态养殖领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中国科学家论坛科技“创新英雄”、全国优秀诚信企业家、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时长44分钟的《好水养好蛭》课程

说的是周伟民帮助

两个常州的水蛭养殖户

解决养蛭难题的故事


  常州农户夏飞和蔡晓东养殖的水蛭接连死亡,而且水蛭个头大小不一,生长缓慢。农业农村部相关栏目组接到求助后,找到了吴江七都镇的水蛭养殖“乡土专家”周伟民。


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如果没去帮助他们,那些水蛭都会死去,今年基本血本无归了。”周伟民与这两个养殖户素昧平生,既然找到他了,就有责任去帮助他们。经过周伟民的指导,两个养殖户最终解决了影响水蛭生长的水质和水位等问题,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更多求助是通过电话、微信进行的,有些人曾在他的基地上培训过,但更多的人他并不认识,只要他能解决的问题,都会在电话里详细解答。


  水蛭的人工养殖,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周伟民前后花了25年,才逐渐摸清养蛭“门道”。最近几年,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不断被挖掘和重视,其价格也水涨船高,干品从过去的70元至80元一斤涨到了800元至1000多元一斤,涉足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今年,仅苏州全市范围内就新增了5个水蛭养殖基地,每个基地至少带动20个农户。这些农户基本以“50后”为主,养水蛭至少能帮他们增加五六万元的年收入。


周伟民还花了5年多时间

发明了一套

“稻蛭共养”的五位一体种养模式

↓↓↓

将水稻种在

直径30厘米、高40厘米的镂空盆里

将盆排列在铺上网的水稻田里

一亩地放置4500个盆

盆里套种蔬菜和水稻

田里套养田螺、泥鳅和水蛭


  单纯种田,每亩水稻收入仅1000元左右。如今,盆里套种蔬菜,一亩收入至少2000元;泥鳅可收80多斤,收入6000元;水蛭放苗10万条,成品采收3万条,亩产效益在10万元左右,保守估算每亩增收8万至10万元。


今年春季,他通过实验,尝试让水蛭消灭侵害水稻秧苗的福寿螺,保护秧苗生长取得一定的效果。


  去年8月,周伟民的“一种盆景式水蛭养殖系统及方法”成功申报“农村创新创业实用技术推介”,目前正在申报发明专利。自养殖水蛭以来,周伟民已申报发明专利8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主持研究的2个项目,列入2014年、2015年国家星火项目。


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周伟民位于七都镇联强村的水蛭养殖基地

占地60亩的基地就像一个漂亮的花园

园内打造了鲜花婚礼长廊

莲花锦鲤长廊、时鲜百果长廊等五条长廊


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让稻田成花园,让田园变公园,让盆景变风景,让这里变成一个水陆百菜花园。”这是周伟民的田园梦想。


这个苏州人,造福了5万人


周伟民和他的“稻蛭共养”

不仅开拓了农文旅融合

农业产业更新和发展的思路

更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

成为七都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来源:苏报融媒记者 王英 央视新闻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