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邯郸市养殖(唤回一泓消失已久的清水丨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农村坑塘整治纪实)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时值四月,华北平原已经进入了桃红柳绿的早春时节,一场春雨之后,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到处生机勃勃,尤其是该区经过深度整治的乡村坑塘水系,处处可见碧水涟涟、垂柳依依的美丽景色,走在其间,人们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唤回一泓消失已久的清水丨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农村坑塘整治纪实

花红柳绿的民有渠灌区湿地。

肥乡区区委副书记郑建民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全面完成了三条灌溉河渠、1000多个农村坑塘的整治,农村坑塘蓄水面积达到1100亩以上,使得坑塘这个在农村群众心灵留下过深深烙印的农村公共设施再次恢复了昔日的容颜,对美化农村生态环境,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痛定思痛唤回昔日美景

早晨八点刚过,肥乡区屯庄营乡田寨村“桥仙湖”公园就热闹起来,吃过早饭的农村老人三三俩俩来到湖边散步、聊天、钓鱼。记者到这里一看,发现湖水清澈如镜,湖岸垂柳依依,到处鸟语花香,感觉在这里无论是漫步于湖边步道,还是垂钓于水榭之上,都是一种身心的享受。

唤回一泓消失已久的清水丨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农村坑塘整治纪实

游客在桥仙湖边散步。

“你知道吗,这‘桥仙湖’有20多亩的面积,早些年就是我们村的一个坑塘,是村集体用来集雨浇地的,由于环境不错,大家在茶余饭后,都爱到这里转转。后来随着分田到户,农村集体资产缺乏管理,这处坑塘就报废为村里存放垃圾、容纳污水的臭水坑。”田寨村村主任牛章怀告诉记者。

田寨村住着560户、2100多人,在很久之前,村里共分布着大大小小6个坑塘,总面积在40亩左右,它们的命运几乎都与“桥仙湖”一样,很长时间成为村里的垃圾和污水存放坑。近些年,村里实施了土地集约经营,田寨人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葡萄小镇,不仅村里百姓富了,而且来村里休闲采摘的人也多了起来,这些报废的坑塘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痛点。

牛章怀说:“就在大家心里非常膈应时,肥乡区全面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中坑塘整治是一个核心项目。在这个时候,我们因势而上,清除了上千立方垃圾污水,并对坑塘进行了防渗和植绿等处理之后,引来岳城水库水形成生态水面。这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桥仙湖’‘月亮湾’等景观,现在不仅村里人喜欢到湖边溜达,同时也成为城里人休闲采摘的打卡地。”

“山有林则秀,地有水则灵”。肥乡区委书记赵洪山表示,在北方土地上,不管哪个村庄有一塘清水,都会让这个村庄灵气倍增。因此我们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把农村坑塘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加以对待,对全区1180个坑塘制定了一塘一策的整治方案、出动各类机械1.12万台(辆)次,人员15.9万人次,共清理整治垃圾杂物2.6万方,让其尽量形成蓄水条件。同时将域内的团结渠、民有渠、东风渠等三条干渠、六条支渠全部修复,让其变身为常年有清洁水源的生态渠,并铺设引水管线,使坑塘与河渠相连,向坑塘内引入清水,形成循环水系,打造水景观。这样一来,一下就在全区形成近7000亩的生态水面景观,使得肥乡有了“北方生态水城”的美称。并在2018和2019年度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排名中,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

健全机制保持靓丽容颜

“叮铃铃……”2019年11月12日,肥乡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负责人赵运枝桌上的办公电话急促地响起。“喂!是整治办公室吗?我们是到元固乡凤湖湿地观景的游客,刚才发现有人开着拖拉机往湖边倾倒建筑垃圾。”

接到报警,赵运枝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通过专门的查询系统,找到了这个湿地一级网格长的电话,仅仅五分钟,一名网格管理员就赶到了现场,半个小时之后,赵运枝就获悉了下面反馈的“责令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的人员立即清除垃圾并接受处罚”的处理意见。

唤回一泓消失已久的清水丨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农村坑塘整治纪实

改造后的田寨村月亮湖。

赵运枝表示:“完成坑塘整治仅仅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而要让坑塘始终保持靓丽容颜则任务更艰巨。如果没有一个长效机制做支撑,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变回垃圾坑。”

“这个坑塘的编号是82103,‘8’表示屯庄营乡,‘21’表示后营村,‘03’表示村里的第三个坑塘……”在屯庄营乡后营村一个坑塘边,村支部书记李连文指着一棵树上挂着的绿色牌子向记者解释道。在这块牌子上,记者看到,除了标有坑塘编号,还有网格管理员、网格长的名字以及举报电话。

赵运枝表示,为了防止农村坑塘环境受到破坏,我们对全区1180个农村坑塘,逐一编号、建立档案,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了各级监管责任人。

“坑塘编号相当于为每个坑塘制作了‘身份证’,哪个坑塘出了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比如有村民发现有人往坑塘里倒垃圾,他可以拨打举报电话或者找网格管理员,报上坑塘编号,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编号迅速地定位坑塘所在地,及时解决问题。”赵运枝说。

据了解,在坑塘日常监管上,肥乡区一方面发动村干部、坑塘附近村民、五保低保户负责坑塘的保洁监督,另一方面在坑塘点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采取“人防+技防”的措施加强监管,如发现乱倒垃圾的行为,严格依法依规处理当事人,实现坑塘常态治理。

在防止垃圾再入坑塘导致污染反弹上,如果说一系列监管措施是“堵”,那么实施垃圾集中处理就是“疏”。肥乡区推行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财政拿出2000万元,公开招标确定了两家环卫公司,分片负责全区垃圾收集转运,为每家农户发放垃圾桶,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日产日清,每个乡镇建一个垃圾压缩转运站,每天收集转运垃圾到区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实现了“垃圾不落地”。与此同时,区里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统筹推进了改厕、污水治理、养殖粪污收集处理等工作,对农村污水进行有效管控,这就使得全区所有坑塘都能在长效机制下始终保持着清洁美丽的容颜。

今年70岁的王振华是肥乡区屯庄营乡程寨村的村民,记者见到他时,老王正在村坑塘整治工地干活,他告诉记者:“从我记事起村里有一个不错的坑塘,小时候常在边上游玩,后来因为没人打理,就成了一处垃圾坑,一到夏天远远地就能闻到臭气,苍蝇蚊子满天飞。前段时间通过集中力量整治,塘里有清水,塘边有树木,而且最关键的是乡村还专门安排了管理人进行长期的管护,使得环境保护很到位。既可以集雨浇树,又可以休息纳凉,村民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地方,大家一有空闲就到塘边走一走,坐一坐。”

以水为媒促进效益扩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肥乡区宣传部干部李运强很爱诗词,宋代史学家刘攽的《雨后池上》就是他喜欢的诗词中的一首,他说自己打小就喜欢这种江南水乡的风韵。

李运强告诉记者,他们家也是农村人,在他开始记事起,村里群众就在村庄的外边挖土烧砖,于是形成了大大小小不等的五六处坑塘,后来由于疏于管理,这些坑塘无一例外都成了垃圾坑。后来到外地上学,到南方旅游,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池塘湖泊,总希望有一天自己村边的污水坑能够变身为那样的生态美景。

唤回一泓消失已久的清水丨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农村坑塘整治纪实

凤湖湿地鲜花盛开。

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在农村坑塘整治中,肥乡区先后投资近3亿元进行清淤造景,区里先后打造了肥义公园、凤湖湿地、郊野公园、窦默公园、滨河公园、葛仙湖等生态旅游景点。同时,以水为媒,开发出了东刘家寨村桃花节、田寨村梨花节、南赵村菊花节等旅游品牌,使得肥乡的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节节拔高,2019年全区共接待游客数量达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18%。

这当中,带动旅游业升级上档的典型莫过于坐落于肥乡辛安镇镇白落堡村的肥义公园,这个由多个农村坑塘整治而组成的生态景观公园2018年5月开工建设,打造水域面积260亩,绿地面积400亩,园内绿树成荫,碧水环绕,2019年4月建成开园后,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天客流量达到500人次以上,节假日能达到2、3千人。

“山清水秀人气旺,人气望处地生财。”肥乡区政府区长李书平表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客商们开始把目标瞄准了肥乡,使得这里逐步成了华北平原南部的投资热土,2018年以来,肥乡共签约项目39个,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达425.9亿元,有力推动了区域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唤回一泓消失已久的清水丨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农村坑塘整治纪实

砖窑坑改建的天台山村葛仙湖湿地。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