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玳瑁养殖(“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在经典文言文《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句有关于女主角外貌打扮的描写,“足下蹑丝缕头上玳瑁光”,其中提到的"玳瑁",我们似乎对其有些陌生,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解这种装饰品。但是在古代,玳瑁做成的装饰品地位其实是非常超然的,它是一种极为昂贵的珍惜资源,是由一种海洋生物背后的甲壳制成。

玳瑁其实并不是单单一种装饰品材料,还是可以入药的珍贵宝物。从千年前的唐代开始,玳瑁就被人们捕捉利用,成了配饰珠串折扇乐器等等等工艺品的生产材料。玳瑁身后的壳色泽明亮,斑纹错乱格外有质感,非常契合皇室追求的高贵典雅风格。除此之外,人们也会将其制作成辟邪祈福带有玄幻色彩的工艺品。

玳瑁既能装饰,又能清热解毒治疗中风惊厥,也难怪人们将其视若珍宝,给它赋予丰厚的意象内涵了。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一、玳瑁的民间传说

1、海龟与玳瑁

玳瑁有文甲、鹰嘴海龟、千年龟等等别称,因为常常生活在近海区域,所以十分容易被人捕捉。大多数的玳瑁还会在密布珊瑚礁的洞穴中休息,这也方便了人们进行养殖培育。其实从外表上看,它和其他的海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都是扁扁的样子,有着坚硬的背甲,生长着用来凫水的鳍足,除了一张尖尖的嘴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形态能够将它和海龟分辨出来。

因为二者极为相似的外表,还有这样一则趣味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代,海龟和戴帽其实都是南海龙王的孩子,他们分别位列老八和老九,是南海龙宫里面最小的两个孩子,因为娇生惯养,所以他们长大后性格极其顽劣,经常到处作恶,欺负百姓。久而久之,他们便在民间拥有了不少恶名,百姓更是将其视为灾害专门上香祈祷,到玉皇大帝面前告了他们一状。

在知道他们两个的恶行之后,玉皇大帝勃然大怒,训斥南海龙王教子无方,并且严禁二人继续作恶。

在受到训斥之后,南海龙王也是心中生气,便直接将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剥除了龙的外皮,当他们两个放到石板上进行暴晒,在太阳的炙烤之下,他们两个苦不堪言,内脏饱受煎熬

就在这时,民间有两位公主来到了他们受惩罚的地方游玩,正好巧看到了两个正在求饶哭喊的小龙,心生怜悯,便答应搭救他们。可是在搜寻了半日,两个公主都没有找到二人的龙皮,眼见着两个人就要被太阳烤熟,年纪长的那个公主灵机一动,便将自己头上带的斗笠盖到了八太子身上,见到姐姐如此,妹妹也立刻将头上的一块绣花巾放到了九太子身上

从此,两个人就以这个斗笠和绣花精为外壳,重新变换了外形,离开了龙宫,过上了自由逍遥的生活。虽然海龟和玳瑁的形状相似,但是一个花纹少,外壳较为坚硬,一个花纹繁琐,外壳软,价格昂贵,也是这个传说的创造灵感来源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2、唐玄宗和杨贵妃

这样一则传闻,"玳瑁"名字的由来与唐玄宗杨贵妃有关。

杨贵妃先是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寿王,二人举案齐眉,夫妻很是融洽。可是此时唐玄宗却对这个儿媳妇一见钟情,日思夜想。

为了得到这个女子,他便将杨玉环迁离了寿王府送去了道观,做起了女道士,而就在这个时候杨贵妃却在道观里面却患上了一种怪病,很多御医见了都束手无策。心急如焚的唐玄宗立刻导出悬赏名义,此时有一个老者出来表示,这种怪病可以通过一种叫"十三鳞"的海龟来治好。但是这位老者身上的"十三鳞"却因为缺水而已经失去了生机,他不得不将此物后壳剥下,只用鳞片治病。

在他的治疗下,杨玉环的病果然治愈,唐玄宗龙颜大悦,这种药材的名字也因此响彻了整个长安,此时人们想到,寿王名叫李瑁,而他的妻子又和公公一同给他戴了绿帽子在这种戏虐的说法之下,玳瑁因此得名。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二、用途广泛的玳瑁

1、 玳瑁工艺品

在玳瑁的利用史上,工艺品这一用途是最为广泛的,《史记·春申君列传》:“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在赵国的使臣出使楚国的时候,他们认为玳瑁就已经是非常珍贵的工艺品了,因此便打扮得格外华贵,希望能够挫一挫楚国人的威风,但是到了楚国之后,却发现那里的人们浑身都穿着熠熠生辉的珠宝。这个说法虽然有一定的夸张意味,但是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当时玳瑁其实已经在中原地区广为使用了

除了制造工艺装饰之外,玳瑁还曾用于制造钱币,我们所知的开元通宝就有一部分是用玳瑁做成的,有考古学家曾经在西安法门寺真身宝塔地下藏宫发现这些材质昂贵的钱币,如今世界上也不过只有13枚,其珍惜程度可见一斑。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2、玳瑁首饰

玳瑁首饰虽然光芒艳丽,纹路精致,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便是容易腐烂被蛀。不过这种缺点在皇室贵族眼里算不得什么,如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及各种妃嫔所使用的玳瑁首饰,十分珍贵,且保存不易。

在清朝初年,名妓董小婉也有一把玳瑁做成的桃花扇,根据文献记载,这把扇子做的极为精美,价值千金。尽管古代玳瑁是首饰材料,但它的价格并不是平常人家所能负担的起的,因此也只有高官贵族或是有头有脸的富贵女子会拥有玳瑁首饰,它的普及度也只局限在高门大户之中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3、广受欢迎的玳瑁制品

尽管普通的平民阶级负担不起这样昂贵的材料,但是这并不妨碍富贵人家喜爱玳瑁。在宋代就有人仿照玳瑁,制作出了十分逼真的玳瑁班黑釉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一时间因为美观而风靡全城。

而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喜好繁华奢靡,玳瑁的利用就更加普遍了。只要是富贵人家书房必定摆着玳瑁制品,有香薰笔筒眼镜架甚至花瓶,就连许多有名的歌妓舞女都会用玳瑁来制作首饰和扇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玳瑁代表的富贵含义以及其精致外壳的吸引力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三、 玳瑁的文化内涵

1、 诉相思之情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常嫌玳瑁孤”“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在这些诗句之中,玳瑁都被诗人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意义。作为富丽精致的象征,它也能极为强烈的反衬出当事人的寂寞冷清之意,诗人们想要表达的离别凄苦悲伤配上一种豪华繁盛的景象,更加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2、 吉祥长寿的象征

玳瑁和海龟长得相似,而二者有同样都是长寿物种。拥有了这样的特性,玳瑁自然也被人们认作了长寿吉祥的象征“(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先鬻鹤髓、玳瑁、犀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也。”

在玄学文化不断发展的古代,玳瑁凭借着自身的特性被人贴上了了长寿神物的标签,渴望长生的王莽甚至还以此来作仙术。尽管这些记载听上去颇为不靠谱,但是其中也显现出了,就算是当时最高位的统治者,也认为玳瑁是能够帮助人们延长寿命的吉祥物。 “伏闻令月辰立皇后,谨赍翠羽、玳瑁甲上万岁寿也”,有关于玳瑁寿命长久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

其实除了其本身寿命长给人带来一种希翼之外,它们的药用价值也是人们对其喜爱异常的原因之一。《神农本草》认为它是“寒,无毒,主解岭南百药毒”,这种说法可不是古人的臆想,今天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玳瑁确实有能够帮助人们治病的疗效。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3、 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由于玳瑁本身数量就不多,在人们的捕捞利用之下,数量更是不断的减少。当时的人们在捕捞行业并没有什么科技创新,潜水也只是用的最古老最原始的笨办法,如果遇到海洋风浪或是剧毒的海洋生物,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在这种环境之下,玳瑁捕捞成本更是大幅度上升,久而久之,玳瑁变为只有贵族可才以享用的奢侈品

久而久之,这种价格高昂,平民无法负担的装饰,也就成了高贵华贵的代名词,许多文学作品更是直接将它作为华美的象征,“披襟雅称琉璃簟,散发何销玳瑁簪” ,诗句中后者并没有描写明面上的玳瑁装饰,而是暗指官僚身份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四、 结语

现如今,玳瑁的数量依旧不乐观,古时候的人们因为装饰自己的私欲而捕杀动物,如今我们不能再步其后尘。虽然玳瑁在我国古代的审美发展史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这种华贵总归是伴随着杀戮和残忍

“头上玳瑁光”——解析古代玳瑁文化,玳瑁文化有何精神内涵

在欣赏古代玳瑁工艺品的同时,我们也要树立起保护动物的观念,坚决拒绝滥用玳瑁制品,更不能利用野生玳瑁。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