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金麒麟养殖(海南自贸港建设画卷徐徐铺展 上市公司按下加速键)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本报记者 齐金钊 吴瞬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经过两年探索,2020年海南将初步建立起自由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从自贸区到自贸港,海南由此迈向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征程。

分析人士指出,自贸港是自贸区的“升级版”,可以实现资金、人员、货物、数据跨境安全高效流通,政策想象空间更大,带来的“风口效应”更强。

——更好的营商环境。自贸港享有更大的政策自由度,营商环境更透明高效。4月初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对11个重点园区实施赋权改革,率先实施自贸港政策,进行压力测试。

以崖州湾科技城为例,该园区管理部门承接了43项省政府下放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79项市政府下放审批事项,并通过建立“城小二”工作机制,安排专人专职对接企业,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更加开放的姿态。自贸港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等方面更为开放,将采用国际标准来确保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以及货物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4月6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推进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

——更强的产业推动力。虽然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政策细则还没有出台,但外界已在热议这一轮政策“风口”将带来哪些利好。这其中,离岛免税政策是否会升级,能否突破金额和免税商品品类的限制,以及自贸港的关税都成为市场猜想的内容。可以说,自贸港的政策利好毋庸置疑,它对产业的推动前景可期,外界等待的是如何兑现。

——更多人才涌入。开放高地必然吸引全球人才纷至沓来。3月31日海南召开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3万岗位人才新闻发布会,吹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人才集合的号角。本次招聘活动的岗位征集覆盖范围广、参与单位多、提供岗位多,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创历史新高。

过去两年,海南坚持开放为先,加快建设自贸区成效卓著。一份商务部委托国务院发展中心等第三方机构的评估结果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业务实施率已高达95%,为下一步的自贸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椰林风吹似鼓,南海涛声如啸。2020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开局之年,建设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过程,也释放出中国开启新一轮开放的强烈信号。行走在椰林掩映的海口滨海大道上,海风扑面而来,远眺大海,一艘艘巨轮正在扬帆远航。

海南自贸港建设在产业规划上独具特色。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海南一批上市公司摩拳擦掌,按下了产业创新升级的“加速键”。

在位于澄迈的海南橡胶红光基地“智慧橡胶园”内,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几千台自动割胶机进行维护调试,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橡胶“开割季”。通过电脑无线遥控开启机器后,采用智能螺旋铲割胶刀的刀头便开始模拟人工操作进行割胶,收满后被自动收集胶水循环系统进行采收。

“智慧橡胶园是我们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借力自贸港的东风,公司确立了天然橡胶主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打造的发展方向。”海南橡胶总裁李超(金麒麟分析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海南橡胶将做强做优做精天然橡胶产业,提升橡胶产品和现代化木材精深加工能力,延伸橡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并进一步完善橡胶加工产业海内外布局。

在天然橡胶主业之外,海南橡胶也在探索布局新兴产业。公司搭建了健康公司,服务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在自贸港建设东风催动下,像海南橡胶这样加快谋求产业升级的公司不在少数。在海口江东新区的罗牛山冷链物流园,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一辆辆冷链物流车正忙碌地在园区穿梭,来自大润发、星巴克、海底捞、蒙牛、伊利、百盛等数百家企业的全球商品在这里进行仓储、流通。

“自2018年底开园以来,罗牛山冷链物流园年流通货值达120亿元。”罗牛山总裁钟金雄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罗牛山已从单一以农牧业产品生产经营转向以畜牧养殖业为龙头,集良种繁育、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食品检疫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发展模式。其中,根据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海南要加强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出岛快速冷链通道,提供高质量的冷链快递物流服务。接下来,公司将通过进一步引进全球的优质仓储物流企业、食品企业,逐步将罗牛山冷链物流园打造成优质安全食材产业聚集地及海南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

自贸港的建设,激励一大批重点企业、上市公司在海南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创新。2019年3月中国旅游集团暨中免(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海口市举行,中国旅游集团成为首家总部进驻海口的央企,目前该集团投资约110亿元建设的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作为海南航运龙头,海峡股份表示,公司正在结合海南自贸区的优势制订临港产业战略性规划,延伸主营业务链条。

自贸港建设也为一些海南新生代企业带来了全新机遇。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海南正着力孵化一批代表海南未来方向的上市公司。据悉,海南正在孵化的上市公司有5家,分别为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呀诺达圆融旅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蜈支洲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界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一边是椰风阵阵的碧海蓝天,一边是焊花飞舞的繁忙景象,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断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脚步。4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推进竣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航站楼行李系统、空调、登机廊桥基本安装完成,配套的环状路桥交通体系逐渐成形。

“6月30日前可以完成主体施工任务建设目标。”美兰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作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关键节点性工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元,设计目标为旅客年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40万吨,5个值机岛、110个值机柜台,61个停机位。项目建成后将整合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打造成为海南重要的陆海空立体交通节点,成为泛南海国际航空枢纽。

自贸港建设起航,基础设施先行,美兰机场二期工程是海南自贸港按下“加速键”的缩影。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4月13日,中央正式部署海南自贸区(港)战略以来,一个个重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目前,海南省正在建设的百亿级以上重点项目有10个,除了美兰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外,还有海口国际免税城、农村公路等多个工程。

自贸区建设两周年以来,海南正在以高效、务实的姿态迎接历史机遇。除了加速推进中的大型基建项目,海南自贸港产业体系的创新探索已经雏形初现。

“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构建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海南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处长吴全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海南省坚持“全岛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发展理念,在全省布局了3类20个重点产业园区,聚焦重点发展产业谋划千亿级产业集群。

具体到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吴全周介绍,目前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油气产业、旅游业规模已超千亿;未来三年互联网产业、现代物流业、健康产业将实现千亿目标;到2030年前,低碳制造、现代金融、清洁能源、教育文体、总部经济、南繁科技、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产业可跻身千亿产业群,有力支撑自由贸易港建设。

自贸港建设“揭面纱”

拥抱广阔的海洋,连通中国与世界——4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两周岁生日。从国内年轻的自贸区,到率先探索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两年扎根筑基,海南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示改革创新和开放的活力。

置身如火如荼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深入海南橡胶“智慧胶园”的林间地头,听着生态软件产业园里“码农”们的键盘敲击声,看着一辆辆冷链物流车穿梭在罗牛山产业园……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实地调研看到,4月春来早的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构建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随着海南自贸港产业体系创新的推进,相关产业及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发令枪已经鸣响。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