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甲鱼养殖水什么好处(关于常德市甲鱼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作者:杨立平 杨昌珍 田茹芸 杨开智 黄生林 万贵姣

常德市位于西洞庭湖区,境内水系发达,江河纵横,湖库众多,塘堰密布。全市水域总面积近400万亩,可养殖水域面积200万亩,还有可供利用的宜渔稻田200万亩。“常德甲鱼”主产区位于洞庭湖西北沿岸,沅水、澧水和长江松滋口、太平口等河流入洞庭湖形成的冲击泥沙沉积区,以沙壤土为主。良好的水域和生态环境,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常德甲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市“常德甲鱼”养殖规模较大,效益可观,已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德甲鱼”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市委、市政府把“常德甲鱼”作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重要农业产业来抓,这将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具有主要的促进作用。

1“常德甲鱼”产业发展现状

“常德甲鱼”为西洞庭湖产纯种中华鳖地方品系品种。经过四十多年的养殖探索和总结,形成了“常德甲鱼”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养殖模式,造就了“常德甲鱼”独特的品质。“常德甲鱼”已享誉全国。

目前,全市甲鱼养殖面积达到18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5万亩,大水面养殖面积3万亩,养殖户7,000余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生产商品甲鱼近2万t,生产甲鱼苗超1亿只。2019年甲鱼产业产值达到27亿元。商品甲鱼产量占湖南省甲鱼产量(2.5万t)的72%,甲鱼苗生产量占全省98%。

1.1养殖技术日趋成熟

常德市甲鱼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经过近四十年的探索“常德甲鱼”养殖技术已日趋成熟。

1.1.1成熟的人工繁殖技术

大面积的人工养殖得益于人工繁殖技术的过关,苗种来源的充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先后组建了常德市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汉寿县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鼎城区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当时主攻方向为常德甲鱼人工繁殖技术。目前全市常德甲鱼养殖企业已基本形成了自繁、自育、自养、自销的生产模式。全市现有省级常德甲鱼良种场2家,县级甲鱼良种场100余家,全市常德甲鱼年苗种生产量超过1亿只,为我国内陆最大的中华鳖苗种生产基地。

1.1.2成功的生态养殖模式

通过稚鳖培育期、幼鳖培育期、大规模鳖种培育期、商品鳖养殖期共4个养殖阶段,采取优水、优种、优饵等养殖方式。经过4~5年以上自然越冬上市,养殖出来的商品甲鱼色泽光亮、裙边宽厚、肉质鲜嫩、味美清香。在商品鳖养殖期探索出了池塘专养模式、鱼鳖混养模式、莲藕池(田)套养模式、湖泊(水库)增养殖模式等。

1.2产业效益十分明显

由于“常德甲鱼”养殖均采取冷水养殖(未经过温棚加温),养殖年限长、品质好,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池塘专养模式:年净产商品甲鱼200~700kg/亩,纯利润1.5万~3万元/亩;鱼鳖混养模式:年净产商品甲鱼20kg/亩以上,净增纯利润0.5万元/亩左右;莲藕池(田)套养模式也可净增纯利润0.2万元/亩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市“常德甲鱼”产值达到27亿元。

1.3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常德甲鱼”以“生态养殖”为核心,依托河洲水产、湘湖水产、大湖股份、湘盛公司、鼎春农业等龙头企业,突出“常德甲鱼”地方品牌特色,打造企业商标,实施三产融合发展。“常德甲鱼”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常德甲鱼”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长沙、武汉等全国32个城市设立了销售专店,开展线上线下销售。2019年常德市河洲水产甲鱼销售额近5亿元,湘湖水产甲鱼销售额达到1.2亿元,大湖股份甲鱼销售额达到3.5亿元。河洲水产、湘湖水产还在常德市等地开发品鉴店,实施熟食配送等加工服务。实行了从塘头到餐桌的全程产业链,解决了消费者宰杀难和烹饪难的问题。随着冷链物流和配送服务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企业开展全方位精准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让消费者都能更方便地食用甲鱼。

2“常德甲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甲鱼产业发展呈不稳定态势,许多甲鱼养殖企业倒闭或转产,产业发展停滞不前。许多消费者一方面对甲鱼的质量安全担忧,一方面对生态甲鱼的认可度提高。“常德甲鱼”主打“生态养殖”牌,使我市甲鱼产业呈稳中有升态势。2013年全国甲鱼产业规模达到最顶峰,产量达到46万t,我市为1.42万t,占3.09%;2015年全国产量为36万t,我市为1.48万t,占4.11%;2017年全国产量为28万t,我市为1.53万t,占5.46%;2019年全国甲鱼产量回升到35万t,我市产量为2万t,占全国的5.71%。这充分说明我市甲鱼产品市场占有率在不断巩固和提升,消费者认可度和知名度在不断提高,为常德甲鱼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但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我们也要看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苗种不纯

有些苗种生产企业种鳖来源不清,未开展提纯复壮等工作。品种老化、产卵率低、孵化率低。还有些苗种生产企业引进外来品种,生产出来的常德甲鱼不是中华鳖纯系品种,严重影响了“常德甲鱼”声誉。到目前,全市仅有两家省级中华鳖苗种生产企业,与“常德甲鱼”的生产规模和外部影响极不相称。

2.2质量不优

有些生产和经营者只注意眼前利益,抱有投机心理。对“常德甲鱼”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养殖模式缺乏积极性、主动性,重产量、轻质量。药残抽检未全面开展,质量可追溯体系也未全面建立,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2.3龙头不强

目前,我市“常德甲鱼”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但50%为散养户,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较少。现有的河洲水产和湘湖水产等企业,经营规模也不大。而专业合作组织也不多,部分合作社有名无实,组织化程度低,行业自律能力差,产业带动能力不强,无法形成合力和市场竞争力。

2.4品牌不响

“常德甲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正在申报中。而“河洲”、“仙湖”、“柳叶湖”、“曾老六”等企业品牌,除“河洲”和“仙湖”有点影响外,“常德甲鱼”在国内还没有被叫响。对“常德甲鱼”文化研究不够,推广不够,宣传不够,全社会对“常德甲鱼”认识不高。

3产业发展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及保健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甲鱼是我国传统的美食滋补佳品,现代医学研究也探明了甲鱼具有预防及治疗心脏血管疾病、抗肿瘤、增强免疫及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特别是具有保健功效的活性因子的分离、提取等技术的突破。高附加值具有保健功效的甲鱼产品,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而我市甲鱼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市农业产业提升,农民致富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1创建公共品牌,加大产品宣传

“常德甲鱼”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现正在积极准备农业部专家组评审,力争今年通过。建议安排“常德甲鱼”专项宣传经费,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市政府网站、常德日报、常德电视台等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多方位宣传。要在国内飞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等处设置固定宣传牌,进行广泛宣传。要让“常德甲鱼”成为常德的名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2筹建博物展馆,挖掘文化内涵

利用常德市优秀旅游城市的优势,由市政府筹建“常德甲鱼”博物馆。充分挖掘“常德甲鱼”文化内涵,展示“常德甲鱼”的历史、“常德甲鱼”的生活环境、“常德甲鱼”的特性、“常德甲鱼”的养殖过程、“常德甲鱼”食用和药用价值、“常德甲鱼”的烹饪方法和过程、“常德甲鱼”生产企业的文化等,真正使“常德甲鱼”走出常德,走向全国。

3.3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加大“常德甲鱼”产品抽检力度,实现产品抽检全覆盖。对违禁药品添加和不规范引种实行零容忍,出台“常德甲鱼”养殖标准,规范“常德甲鱼”引种、养殖用水、生活环境、饲料添加、动物保健及防病治病用药、包装及运输等各种行为。倒逼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常德甲鱼”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3.4增加政府投入,扶持产业发展

成立“常德甲鱼”产业办公室,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投入。同时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常德甲鱼”产业。市财政列出专项发展经费。一是用于品牌宣传;二是筹建博物馆;三是支持甲鱼良种场建设;四是支持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五是支持示范场(户)和示范园区建设。

3.5壮大协会组织,规范行业行为

要选举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有热情的人来担任协会的领导人。要建立和完善协会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要严格规范和执行“常德甲鱼”的各项标准。要充分发挥“常德市中华鳖产业协会”的作用,支持协会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交流,良种选育,典型示范等。要建立网上平台,开展产品配送。要加强企业合作,拓展流通加工,形成“常德甲鱼”的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模式。要通过产业协会把“常德甲鱼”地标品牌保护好,利用好,对贴牌“常德甲鱼”的企业要严格要求,认真审查。要让“常德甲鱼”养殖户和“常德甲鱼”生产企业因有“常德甲鱼”品牌而发展壮大,也要使“常德甲鱼”因有我们的养殖户和企业的自律和诚信而更加熠熠生辉。

作者:杨立平 杨昌珍 田茹芸 杨开智 黄生林 万贵姣 常德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来源:《当代水产》期刊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