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水上蔬菜养殖技术(幼嫩茎叶为食用可素炒、凉拌、煲汤、做色拉或盘菜配料西洋菜)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幼嫩茎叶为食用可素炒、凉拌、煲汤、做色拉或盘菜配料西洋菜

田 磊等

西洋菜又称豆瓣菜、水田芥,英文名 Watercress ,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和南亚热带地区, 20 世纪初由葡萄牙人引进我国澳门、香港,再传入日本 。我国以澳门种植最早,之后广东、广西及其他省(市)陆续引种。豆瓣菜以幼嫩茎叶为食用部分,质地脆嫩,清香可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素炒、凉拌、煲汤、做色拉或盘菜配料,经常食用可清热解燥、润肺止咳、通经利尿,备受消费者喜爱。

西洋菜为须根系植物,茎节易发不定根,耐寒耐污能力强,对富营养化水体以及养殖废水中的总磷( TP )和总氮( TN )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水培西洋菜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人工浮床又称人工浮岛 、人工生物浮床、无土栽培浮床 等,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用工程塑料等材料制作而成。其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京、津、冀地区生产西洋菜,可人工配置营养液,也可利用闲置池塘、养殖废水等。本文对其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京、津、冀地区西洋菜人工浮床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1 浮床规格和水培模式

1.1 浮床规格

以“绿舟牌”人工浮床为载体,该人工浮床由工程塑料制成,牢固耐用且无二次污染。浮床上设置塑料网片,便于定植种苗和固定植物;植物的根系通过网眼伸展到水下生长,从水体中吸收氨氮等营养元素,从而实现水生蔬菜的无土化水面种植。此浮床已获国家专利。浮床规格一般为 1 m×1 m ,栽培时拼接成片,如图 1所示。

幼嫩茎叶为食用可素炒、凉拌、煲汤、做色拉或盘菜配料西洋菜

a

幼嫩茎叶为食用可素炒、凉拌、煲汤、做色拉或盘菜配料西洋菜

图 1 “绿舟牌”人工浮床( a )及其拼接( b )示意

1.2 水培模式

采用温室深水栽培模式,营养水体水深 80~100 cm 。由于水层较深,水体浓度、溶解氧、酸碱度、温度不易发生急剧变化,能够为根系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生长环境。另外,还可以利用池塘和养殖废水进行栽植,此种方式一般无需另外施肥。

2 种苗繁育

2.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好的品种,如英国豆瓣菜、广州豆瓣菜、河内豆瓣菜等。

2.2 播种

可利用种子繁殖和茎尖无性繁殖,一般采用原位浮床直播育苗和露地基质育苗,基质配比为草炭 ∶ 蛭石 ∶ 珍珠岩 =1∶1∶1 。露地育苗一般在 4 月中下旬和 8 月上中旬,温室内全年均可播种育苗,一般播种量为 3~4 g/m 2 。播种时,在基质上覆盖 1 层透气透水性好、较稀疏的无纺布,便于连片转移到浮床上。浮床原位育苗则先在浮床表面铺好无纺布,然后将种子直接撒在无纺布上。由于种子细小,播种时可拌上细沙,以保证播种均匀。

2.3 播种后管理

在种子出芽前,每天喷水 1~2 次,一般 5~7 d 出苗。出苗后根据天气和具体情况喷水,保证适宜的湿度,以提高种苗成活率。天气炎热时,应及时利用遮阳网进行遮荫。

幼嫩茎叶为食用可素炒、凉拌、煲汤、做色拉或盘菜配料西洋菜

幼嫩茎叶为食用可素炒、凉拌、煲汤、做色拉或盘菜配料西洋菜

3 移栽

待植株长到 6~8 片叶、 10~12 cm 高时即可移栽到浮床上,株行距为 10 cm×15 cm 。移栽时,选择生长健壮、茎叶浓绿、无病虫害的种苗,起苗后用清水将根系冲洗干净,避免伤根。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度管理

西洋菜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15~25 ℃ ,温室内夜间温度宜保持在 10~15 ℃ 之间,营养液温度保持在 20 ℃ 左右。当水温低于 10 ℃ ,植株生长缓慢;气温高于 30 ℃ 时,生长停滞。进入夏季高温天气后,可采用遮光率 70% 的遮阳网进行遮荫,达到降温的目的。遇到阴雨天气,将遮阳网揭开。

4.2 光照管理

西洋菜需要较强的光照,每天要求 7~8 h 的光照时间。因此,要及时清洁棚膜,保证良好的透光率。阴雨天光照不足时,植株易徒长,叶片细薄、黄化,品质下降。

4.3 营养水体管理

西洋菜属于水生蔬菜,对营养水体要求不高,可以在栽培池中加入沼液肥或鸡粪或多元素复合肥和含有腐殖质的有机肥。在西洋菜定植后 5~6 d ,要控制水体 EC 值在 1.5~2.0 mS/cm 之间, pH 值 6.5~7.5 ,以免因肥水浓度过高造成烧根、叶片发黄等问题。定植后 10 d 左右, EC 值逐渐增加到2.0~2.5 mS/cm ,每 7 d 测定 2 次 EC 值和 pH 值,可以用肥料调节 EC 值。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5.1 褐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呈褐色,初期发病部位为褪绿小点,后扩展成黄色至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斑密布连合,导致叶片变褐干枯。发病初期,可用 70% 百菌清或 50% 甲基硫菌灵 800~1 000 倍液喷施,每隔 7 d 喷 1 次,喷 2~3 次;或用 5% 百菌清粉尘剂喷粉防治;还可结合烟熏剂夜间防治。

5.2 灰霉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成株期,多从基部衰老叶柄或受伤的叶柄开始侵染,发病部位呈浅褐色坏死腐烂,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向其他叶片蔓延,最后植株干腐死亡。发病初期,可用 70% 百菌清或者 40% 施加乐悬浮剂 800~1 000 倍液喷施,每隔 7 d 喷 1 次,喷 2~3 次;或用 5% 百菌清粉尘剂喷粉防治。

5.3 蚜虫

蚜虫聚生于植株顶端的嫩叶、嫩茎,吸食汁液。受害部位生长缓慢,发黄变形;严重时引起煤污病。蚜虫还可以传播病毒病。可采用温室内悬挂黄板的方法防治;亦可用 10%吡虫啉 2 500~3 000 倍液或者用 25% 噻虫嗪 5 000 倍液进行喷施, 7~10 d 喷 1 次,喷 2~3 次;还可用烟熏剂进行夜间熏烟。

5.4 小菜蛾

小菜蛾为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主要为害叶片,形成“天窗”状透明斑痕,大的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呈筛网状。可采用黑光灯或高压诱虫灯诱杀成虫;化学防治可用高效氯氰菊酯 1 000 倍液进行喷施,可与 Bt 制剂交替混合使用,效果很好, 7 d 喷 1 次,喷 2~3 次。

6 采收

一般定植后 25~35 d 、株高 25~30 cm 时便可采收。采收应选在早晨和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照射。一次移栽多次采收,采收时,从植株基部割下,留茎部约 5 cm。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