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东方希望养殖场(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中国,上海,这里即将迎来规模空前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的永久会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四叶草”,就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西虹桥区域。

青浦,一个充满生机的名字;青浦,延续着千年的大港口、大码头之梦。唐宋年间,吴淞江畔的青龙古镇,堪称江南巨港;明清时期,水网纵横的朱家角万商云集;时至今日,“四叶草”象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开放,刻在这片江南水乡的基因里。在这片热土上,我们迎的始终是五洲客,计的一直是天下利。

青龙塔,光耀千年的“东方明珠”

十月底的上海郊区,日头高悬,天朗气清,从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村口远远望去,一座古塔直入蓝天,其周边则是庄严、拙朴的古寺,掩映着苍翠的树木,别有一番景致;走近看,古塔整体呈八边形的形状,不同层次的灰墙为塔身增添了一分历史感。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古塔过去一直是商贸的航标。

这座塔,就是距今一千多年的青龙塔。“青龙塔,是唐宋时期的‘东方明珠’。”青浦博物馆馆长王辉介绍,青龙塔的诞生,是中国对外贸易史的重要注脚。

距青龙塔大约2公里处,是上海博物馆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站。记者在站里看到,唐砖宋瓦、各类瓷器琳琅满目,它们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工作间里,等待工作人员的整理和修复。从2010年起,上海博物馆对这一区域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等重要发现。这一成果,被评为201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至今日,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记者在现场看到,古代的路基、墙根、水井正在重见天日。

青龙古镇的镇址紧邻吴淞江。唐宋时期,吴淞江是江南地区的一条主要入海河流,河道宽深,适于远航,青龙古镇应运而生。直到明清时期,随着黄浦江的疏浚开挖,吴淞江成为黄浦江的支流,青龙镇才逐渐“让位”给黄浦江边的上海。“先有青龙镇,后有上海滩”,青龙镇是上海港的不折不扣的“老祖宗”。

据当地地方志记载,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江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是转口贸易,将内地生产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大宗商品出口至海外,又将海外的香货、布匹、药物、金银等进口至国内。一度,青龙镇上交的商税位列全国第五,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上海第一港”。

“对于彼时青龙镇上往来的商贾来说,行船时看到青龙塔尖的灯火,就知道青龙镇不远了。青龙塔是当时全球客商重要的航标和灯塔。”白鹤镇党委书记朱磊明说,一千多年前种下的开放种子,如今正在进博会这股东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10月24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已装扮一新迎盛会。(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青龙塔边,上海天宫驿供应链公司正在与格鲁吉亚的公司商讨成立合资公司,将当地负有盛名的矿泉水和白兰地带到进博会,走进中国市场。“白鹤镇面向长三角,可以覆盖海量的消费需求;又有大量的食品加工企业,可以把格鲁吉亚等国的产品进口过来进行深加工,再联名出品。”天宫驿供应链负责人陈浩霖说。

不以山海为远,不以万里为遥。从古塔到进博,向世界开放、支持投资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航标”始终亮着,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上海之源、江南水乡青浦区,也正在成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开放门户。

朱家角,小桥流水联接“一带一路”

1000多栋明清古建筑坐落其中,九条老街依水傍河,36座古桥横跨水上,大清邮局、放生桥、北大街等十多个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享誉海内外的上海古镇朱家角,离“四叶草”仅30分钟车程。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这里,也是进博客商打卡的“常去处”。人们不仅可以乘着元宝船遍览江南古镇、在清风中欣赏小桥流水人家,还能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奇手段”尝粽子、买非遗。

古镇与进博会的链接,不只是旅游休憩,更有深层次的商贸联络。

“西井科技创始于朱家角,名字就取自上海朱家角的百年老街——西井街,现在我们的无人驾驶重卡,驰骋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码头。”西井科技创始人谭黎敏说。

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重卡,是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主角”之一,古镇拥抱着最潮流的黑科技。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为了能和客户们更好交流,西井的员工就作为专业观众参加进博会,每年都没落下;今年,西井科技以香港地区公司为主体,首次以参展商的身份亮相进博会,并和“一带一路”伙伴们,在进博现场会面、洽谈。

“进博会的舞台很热闹,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展示,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的一些重要用户,比如DPworld等港口运营商也经常参加进博会,希望能在展台和我们的用户与伙伴积极互动。”谭黎敏说。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西井科技主攻在港口等场景驰骋的无人车。

据悉,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核心承载区,青浦区交易分团连续5年签下上海交易团“首单”,首单金额累计达18.3亿美元,意向采购订单累计超过44亿美元。

同时,进博会加快推动展商变投资商,吸引大量外商投资集聚青浦。2018年到2022年,青浦区新增外商直接投资额从6.19亿美元上升到9亿美元,累计41.7亿美元;新增外资项目(含迁入、并购)从105个增加到234个,数量增长超过一倍。

蟠龙天地,“最江南”遇见“最海派”

今年,参加进博会的老朋友会惊奇地发现,就在距离“四叶草”十分钟路程的地方,“横空出世”一座历史文化风貌区——蟠龙天地。

这里一度是一片杂乱的城中村,后来成为上海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城市更新,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保留古镇肌理,延续历史文脉,融入首店、首展等新元素,江南文化、新型消费融为一体。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蟠龙天地的古宅中开出咖啡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周琳 摄)

今年4月底正式开业后,蟠龙天地很快就成为微度假的“流量担当”。开业近半年以来,客流超1410万人次,销售近4亿元。

蟠龙天地的网红茶室——宋明客厅创始人翟明,是进博会的常客。第二届进博会上,她在进博会场的洲际酒店,给众多外宾奉上了中国茶,以茶和瓷为媒,向全球客商介绍东方生活美学。

2023年,翟明又带着来自老挝和斯里兰卡的茶叶展品,在蟠龙天地开了新的茶室;并设计了以中国旗袍为原型、以四叶草为盘扣形状的服装,在第六届进博会上,供礼仪团队穿着。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茶客中可以在茶室品尝中国茶和来自老挝、斯里兰卡的“进博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千百年来体现着中国以礼为先的待客之道;选用千年以上古树芽尖所制的茶叶曾被选为老挝外交活动的国礼……在古镇可以既能感受传统‘茶香’,又能体味世界‘味道’。”翟明说。

古老和创新的碰撞,在蟠龙天地俯仰皆拾:老祠堂变身成多媒体艺术剧场;烟雨廊桥旁边是黑珍珠餐厅;百年老宅中开出美国咖啡。小镇上,非遗杆秤民艺再生传习馆人来人往,向全球客商传递着自古至今一直贯穿的“大商至诚”生意观。小桥流水,这里“最江南”;开放时尚,这里也“最海派”。

“2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只有5万平方米是商业,其他项目相当于规划建设了没有围墙的艺术天地,游客们既感受修旧如旧的‘最江南’,又能体验最现代的新消费。”蟠龙天地项目负责人黄敏说,蟠龙天地正在成为“四叶草”的休闲配套之地,中外宾客不仅能商务洽谈,也可参观艺术展,感受江南文化灵秀之美。

青龙港、朱家角、蟠龙镇、四叶草,千年历史,浓缩在这片江南秀土上。“打开上海城市地图,会发现青浦就像一只翩跹的蝴蝶,既向全球客商展开翅膀,也带领本土客商‘飞’向世界。”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说,进博会为青浦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年来,青浦正不断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做好“进博后半篇文章”,依托各项重大战略为对外开放探索出新的模式和空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