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北京杜泊养殖基地(养殖产业为会里人搭起致富平台)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来源:阳泉日报

养殖产业为会里人搭起致富平台

吕全益在养殖场给羊喂食

1月5日,盂县上社镇会里村山间,不时传出“咩咩咩”的羊叫声。羊倌吕全益把一盆草料倒入食槽,羊儿赶紧围拢过来吃食。“这些羊‘精’得很,一天喂3次,一刻都不能晚。”吕全益笑着说。

定时定量喂食、每天安排适量“运动”、定期做好防疫……会里村的羊倌们为了养好这些羊花了不少心思。会里村党支部书记吕支明说:“我们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整村脱贫后,我们尝试了很多产业,最终选择了养羊。希望这个产业为村民搭建起致富平台,带动乡村振兴。”

会里村位于盂县北部,地理位置偏远。全村有596人、336亩耕地。“综合分析我们村的情况后,大家一致决定发展周期短、风险小的肉羊养殖产业。”吕支明说。会里村干部群众的想法,得到了帮扶单位中国石化销售山西阳泉石油分公司的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吴冬与村支“两委”代表几次外出考察,最终决定从忻州市五台县引进杜泊绵羊养殖。

“我们距五台县不远,两地的气候和环境差不多。从五台县买羊,相当于‘本地羊’,羊儿能快速适应环境。”吴冬说。同时,村里把养殖场选在了一处背风的山坳里,还修建了通往养殖场的道路,方便运送草料。

羊舍、草料库、管理室很快竣工。去年11月,首批50只羊在会里村安了家。吕支明说:“村集体第一次养羊没经验,又加上要越冬,大家担心羊不好繁殖,因此买的大多是怀孕的母羊。到养殖场后,就能产下第一批小羊。”

76岁的吕全益当了多年羊倌,有养殖经验,被村里聘为养殖场的管理员。母羊到养殖场后,陆续生产。吕全益日夜守在养殖场,帮忙接生、配制饲料、照顾羊羔……虽然忙碌,但吕全益很开心:“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脱了贫,但年纪大了,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村里的养殖场工作,管吃管住,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一年到头能存下不少钱呢。”

1个多月的时间里,母羊陆续生产,羊的存栏量从50只增加到80只。羊多了,吕全益一人忙不过来。村民韩如红和刘石头也到养殖场,跟着吕全益“实习”。“我们优先雇用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现在养殖场的3名工作人员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收入也不少。”吕支明说。

产业平稳发展,让大家坚定了发展养羊产业的决心。“公羊5个月就可出栏,母羊我们想留着自己繁殖。今年,我们准备繁殖一批、购买一批,扩大养羊规模。我们计划存栏量稳定在200只后,再开始批量销售肉羊。”吴冬说。

会里村村支“两委”干部测算过,养羊产业稳定后,每年能有12万元的收入。除了支付工资、负担草料和水电费用,每年还能结余一部分。“分红时,我们会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同时,我们还想扩建羊舍,扩大养殖规模。今年,我们还计划修建鱼塘养鱼,让村集体多一项产业,村民多一份收入。”吕支明说。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