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对头莲的养殖方法(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不用问,从腊月二十三祭灶、扫尘开始,年,才正式进入倒计时。

其实现在市场上什么都不缺,可按习俗,老户人家还是要忙乎一腊月,俗称忙年。也是,如果连年都懒得忙,那还过个啥意思。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忙年都忙些什么?我妈首先忙着买肉,买好肉就该烧烧、该炖炖、该酱酱。还得炸麻花、炸丸子、生豆芽、切饺子馅儿。我爸也忙,忙着准备屋里屋外要张挂的彩旗、灯笼、对联、窗贴,忙着准备垒旺火的柴炭,忙着安排我弟弟买花炮和鞭炮。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改革开放前可不是这样。那会儿,粮站腊月里要增供壳花生和葵花籽,这些东西都是我负责在假期里往熟炒;此外还要做五香豆、五香花生米,还要炸一盆下酒的莲花豆。我参加工作已是改革开放初期,瓜子花生终于能买到熟的了,也就不用自己费工夫去做了,但买的任务还归我。现在越发是看对什么买什么,而且口味和品种多的让人眼花缭乱。糖就更不用说了,基本已成摆设,但没有不行,显得日子不够甜蜜。过去正月里待客就是瓜子、花生、糖,外加一壶砖茶水。现在呢,不管稀罕不稀罕,家家一摆一茶几,有干果、鲜果、糖果、茶点、糕点,有奶茶、咖啡、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但来客有兴趣品尝的,却多是主人家自制的麻花、怪味豆等。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还有花儿。早先都是自己养些草珊瑚、绣绣梅、对头莲,如果腊月底了还不见开红花、结红果,到年三十早上,女主人就会把一些用皱纹纸扎的小粉花、小红花,一朵一朵拴到用水喷干净的绿叶间。现在条件好了,一般人家为喜庆,早几天就从花卉市场买回盆栽的一品红、杜鹃、仙客来、蝴蝶兰等,而讲究情调的,却是一大抱鲜切花,泡在高高的水晶瓶里,与长条花梨木饭桌上的红酒遥相辉映。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衣服也一样。不管平时买了多少好的,穿了多少新的,到年三十儿,大人孩子必须从头新到脚,新年新气象。尤其鞋,说是穿新鞋走新路,我看这只是想再买双新鞋的人自己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如今生活不差钱,孩子们平时也不缺零花钱,可过年的压岁钱是保留节目,不能少。现在都是大面额,一给好几张;像我爸我妈,不管孙女儿外孙女儿,他们老两口都给发,发双份儿;已经工作但没结婚的,也继续享受此待遇。我说我们小时候压岁钱论毛,很少能上块,她们有点儿不相信。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塞北农村过年的早饭也有讲究,初一到初五早晨,一定要煮饺子吃。鲜有资料表明其所以然,也许只是此地祖辈们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吧。当然,现在还能坚持吃五天饺子的人家,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好日子过的快,“破五”响炮、送穷、吃饺子,除夕以来的许多禁忌也就此打破。比如之前掉了的扣子或开了的针线,一过破五就能缝缀了。歇下的买卖也可以开市了,上班族也得慢慢儿收心了,工作在外的也该打点行装了。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然后就是初八,游八仙、逛庙会、看红火。游八仙始于明朝,据说游走一遭不仅看了红火热闹,还可以去百病;反正是图个吉利,别吝惜时间,到时候记得出去逛逛。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接着是被称为“十指节”的正月初十。按习俗,我们这地方初十也有项目:吃莜面。相传这天老鼠娶亲,人们吃莜面是为了讨好鼠爷,以求新年能交上好运。我们家年年集体吃莜面,有时还请亲戚朋友来吃。桥靠大院儿时期,吃完莜面还要唱歌、跳舞、打坐腔,一直红火到吃晚饭。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转眼就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大团圆,吃饺子,吃元宵,晚上出去看红火。城里的红火如今已趋于表演,想看原生态的,就得到村儿里去找。我在村儿里转过九曲,也看过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那感觉,比城里有味道多了。

那些年,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年的……

俗话说,年通着二月二,等二月二理过龙头,吃过收官饺子,这年,才算画上了圆圆的句号。


来源:内蒙古时间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