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贞丰野鸡养殖场(把传统村落打造成村民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记者观摩]

“我们这个寨子原来有20来户人家,最多的王姓人家已经在这里住了260多年,多年前大家就开始搬出去,有的下山,有的进城,近四五年再也没人回村居住。”近日,古稀老人龙帮才陪同记者到兴义市采访,他指着自己曾经生活了10多年的老寨子说。

龙帮才老人生活的寨子名叫“王家屋基”,海拔较高,交通不便(可能是没人居住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只见屋基不见人家。记者在“王家屋基”看到,有的屋基早已长满刺笼笼,杂草丛生,只留下斑斑驳驳的石墙在寒风中耸立着,一派破落、萧条的景象,再也不见炊烟缭绕——一个古村落就此消失。

连日来,记者到贞丰、兴仁、义龙和兴义,深入20多个古村落进行采访,看到了部分古村落的不振、萧条甚至逐渐消失,让人惋惜。古村落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传承之载体,乡村兴,则中国兴,古村落的拯救刻不容缓。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传统的古村落打造成村民们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

说到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我们知道,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文化人更是把自己皈依的乡土,作为自己文化的故乡、精神的原点。

返璞归真,这是时下国人一种迫切的心灵诉求。

曾几何时,蓝天白云以及乡间的静谧悠远如今已成为奢望。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游子乡愁渐渐被我们所淡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似乎得到了很多,却也失去了不少。在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中国的传统村落渐渐在衰落甚至消失。

但保护传统村落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保护传统村落,所面对的形势、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里,传统和现在,中间还是能够找到平衡点,关键就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村落,以多大的决心保护传统村落。

把传统村落打造成村民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

纳孔,在如画风景中的美丽村庄 记者 邢贵龙 摄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然而,在现代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近年来大量消失。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00年拥有363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只有271万个。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据全国传统村落调查汇总的数字表明:我国现存村落缩减为230万个,村落消亡迅猛势头不可阻挡。

截至目前,我州仅有兴义市南盘江镇南龙村、泥凼镇堵德村,兴仁县巴铃镇百卡村,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弼佑镇秧佑村,贞丰县挽澜镇兴农村、平街乡花江村七个村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仅占贵州省的1.6%。

传统村落是我们“留住乡愁”的根,保护、传承、开发传统村落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州牢牢守好“两条底线”,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以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为根基,突出风貌保护、风俗保护、风物保护,着力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留住文化的根、守住民族的魂,不断把传统村落打造成村民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心灵宁静回归的生态乐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唤醒民宿经济的“春天”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贞丰县纳孔村,一个刚刚装修完成的“古院落”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你不仅可以坐在院子里享受乡村自然的阳光和三岔河的迷人风景,晚上还可以住在农家小院里欣赏美丽而静谧的夜空……”在纳孔村土生土长的苗苗一边介绍着古色古香的布依族样板小院,一边向游人征集着对小院的设计想法。

在纳孔村,幽静的河水,绽放的小花,袅袅的炊烟,菜畦中的犬,木凳上小憩的猫,构成了人们对乡村所有美好的“眷恋”。沿着木栈道穿行三岔河,布依族风情民居映入眼帘,寒冬中的纳孔村,空气仍有些湿热,眼前的布依族风情民居,只一眼,就让人感受到在精致装扮的民族风情木屋中,透露着些许生活味。

纳孔村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依山傍水、民族元素丰富的古老村寨。近年来,纳孔村凭借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几年前,纳孔村村民大多还住着破烂瓦房,是三岔河景区和双乳峰景区旅游热为纳孔布依古寨带来了经济效应。”纳孔村“布依之家”农家乐老板余家祥说,“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风貌赢来了大量游客,如织的游人让当地餐饮业、乡村客栈、布依特色小吃及民族服饰的经营与发展红火起来。”

据纳孔村支书郑继承介绍,今年元旦来纳孔的客人有1万多人(次),游人的到来,让古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极大地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诗人杜牧千年前的感慨,如今成为当下都市人逃离城市去深山谷间寻找的另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坐拥“好山好水”的“中国山地旅游慢城”黔西南,已开辟出一条乡村旅游新路,以“山地玩都”建设为切入点,在乡村积极打造民宿经济,将深山里的村落与大都市的游客相连,撬动了旅游大市场。

“十三五”以来,我州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传承农耕文明、展示民俗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发展休闲农业为重点,通过向公众推介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休闲乡村,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如今在黔西南,一场人与自然演绎的“回归”式融合,引领着乡村面貌的改观,寄托着人们回归过往或彻底改变乡村面貌的愿景,沉寂的“古院落”“古村落”,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打造乡村旅游栖息地

“蜿蜒巴水铃峰古镇通幽境,苍聚绿荫山寨清泉奏雅音。”记者走进兴仁县巴铃镇绿荫河,那里游人如织,迎面一幅幅“山、水、城”相融的美丽画卷徐徐铺陈。清浅的河水穿越而过,小河两旁绿树依旧成荫,三五成群的游人在栈道上悠闲散步。随着公路延伸开去,一栋栋别具一格的布依民居坐落其间,每栋墙上、每道门上都绘着当地“诗人”所做的诗句,厚重的文化感扑面而来,“水墨巴铃·诗乡福地”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山水田园风光,品尝诗酒书画茶的乐趣,仿佛在向游人们诉说着记得住的乡愁。

在绿荫河畔,村民梁正旺家开的布依农家乐红红火火。“开农家乐已有12年,以前生意一般,现在好得不得了,农家乐的收入一下子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二还多,现在客人来吃饭都需要排队,最多的一天我家接待了600多人,每天收入到底有多少也没有细算过,反正一年倒是可以收入百把万元。”梁正旺心里算着保守账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记者在绿荫河看见,诗酒田园客栈、绿荫山庄、绿荫美食城、绿荫农家乐、绿荫柴火鸡生意火爆,不少城里人带着老人小孩来到这里,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中,徜徉在山林、田园、水塘边,游客们纷纷感叹,选择在邻近山水相间休闲农庄小聚度假,到林间小道漫步戏水,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这样的生活方式,绝对值!

游玩何须大城市,郊区自有妙处去;人间圣境绿荫河,乡村旅游栖息地。

绿荫河是一个民风纯朴、风光秀丽且原生态保持完好的自然村寨。近年来,绿荫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布依风情,着力打造绿荫河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拉动旅游业发展,先后建成了寨门、畔溪亭、三泉亭、居仙阁、八角亭、荷花池、官亭、七星跳礅等旅游景点,是休闲、度假、疗养、观光、娱乐的天然场所。

在贵州建设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绿荫河正努力建设“诗乡福地”,打造全省独树一帜的集商贸、观光、游乐、运动、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诗意栖居的特色旅游村寨。

绿荫河,一个梦幻般的村寨,犹如人生旅途中一个小小的逗号,正是乡村旅游的栖息地。

山地乡村对世界的参考价值

黔地多山,山间村寨散落。行走在古夜郎的山间,游弋在盘江两岸,村落内部至今保存着至深的异质性文化符号,生机勃勃的农耕生活场景依然呈现。

黔西南独特的文化形态,扩展了黔西南文化的精神,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像一个美丽的碎片,散落在黔西南千万个村落之间。

南龙村位于兴义市南盘江镇,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集优美自然风光、浓郁民族风情、神秘布依建筑于一体的古寨。房屋按九宫八卦形排列建筑,寨中巷道环环相扣,道道相通,300多棵盘根错节、奇崎虬劲、千姿百态的参天古榕严严实实地包围着,160多栋布依杆栏式吊脚楼若隐若现。

这里是被誉为“东方民间出土的文物”“民间艺术活化石”和“南盘江畔的一朵艺术奇葩”之称的“八音坐唱”的发源地,1984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布依八音艺术之乡”。2003年西南三省笔会在里举行;2005年以南龙为代表的“布依八音坐唱”又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电影《朝霞》《云下的日子》、记录片《布依八音之迷》、电视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等在此拍摄,南龙村是黔西南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万峰林下纳灰村、白龙山上沙家寨、“滇黔锁钥”捧乍营、马别河畔木陇寨、纳万山麓瓦戛村、猫猫山侧查白场、“世外桃源”雨补鲁……走进黔西南真实的乡土,人们顿然发现一个美丽的世界。

在村落,时间保持着人们创造时的形态,它是岁月和光阴。来到寨子,就地徜徉在厚厚的土地上,随手拔一株草放到嘴巴里细细咀嚼,冬日的阳光照得人暖暖的。无疑,我们正在经历的黔西南,宁静恬淡、温厚富有,令人着迷,让人向往。那些原自然的、神秘的、人文的、乡土的,我们一直苦苦寻觅的生活方式,在黔西南的山乡都能找到。

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始建于明朝,原名“卜湾”(布依语意为许多人到这里聚居的意思),是册亨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布依族古村寨之一。全村国土面积19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400户1820多人,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兼带传统加工业。全村现有布依族民居108栋,均为布依“吊脚楼”,房屋依山而建,结构独特、造型精巧、保存基本完好,成为册亨浓郁布依族特色的建筑文化群之一,其设计和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蕴藏着丰富的布依文化艺术内涵,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典型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黔西南文化基因正是长在大山之间,文化形态正从山地文明的深处慢慢地走出内部世界,带着敞亮的胸襟试图在中国语境里表达城市和乡土、古老和现代、传统和时尚、内部和外部的良性互动。带着山的灵性、抗争、韧性和简单,带着探知外部世界的好奇,努力想让外部世界知道,在黔西南山峦的霭光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多彩贵州·水墨金州”,而是一种深度快乐和幸福。这是现代性语境下城市生活中正在大面积缺失的精神感受,乡土黔西南的生活价值对世界具有的参考性。

和曾经的漠视不同,今天的黔西南人把乡土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企图找到时尚和乡土的融通。当我们不停走出去,外来者发现的黔西南乡土,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新解和重构的过程,是黔西南文化被发现和自我再发现的过程。

夕阳西下,置身古村老寨,可以欣赏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生动情景,感受到“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乡土情致,古老的传统村落正在成为人们的美好家园。

[记者手记]

喜欢在路上的感觉,那是行走带来的力量

实习生 李宏宇

把传统村落打造成村民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

在采访路上 记者 杨 恒 摄

1月末,幸得报社许总编在工作群内召唤,便同师兄杨恒陪同许总前往打易镇二泥村进行新春慰问。美曰感受乡村生活,实则我明白是报社领导们的良苦用心,对我们记者的关心支持和打磨,要我们到脱贫攻坚一线,到采访前线,写好故事,传播正能量。

刚好顺着一趟车,师兄杨恒一早便到办公室提前开好了函,准备在望谟走上三四天。

彼时正值州内强降温凝冻天气,一路缓慢行驶到达了望谟县海拔最高地段——打易镇,入眼处一片雪白晶莹,树干及草丛灌木等都挂满了冰凝(本地话叫泠),正如朋友圈刷屏的“施华洛水晶”一般无二,许总兴起,停车啪啪啪拍下这“奇景”后,我们一行继续赶往二泥村村委会。

到时,村干部们已到村委门口等候,恰好饭点,围着火炉吃饭时村干部提到了该村的首期精准扶贫电工技能培训班正在进行授课,我们便去课堂上一探究竟,虽然天气较冷,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非常浓郁,由望谟县就业局协调黔西南华帮职业培训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台上授课,台下精准扶贫户、非贫困户62位“大”学生们认真听讲,不时的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录下重点,相互细声交流着电工知识心得体会。一位陈姓大哥跟我讲:“现在这个年头,没个技能出去都不好找工作,就只能干干苦力,刚好村里组织了电工培训,我就积极的报名参加了,除了免费培训,还提供一顿午餐,还给四十块钱的培训补助费呢!政府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肯定要积极配合,学习技能早日脱贫。”在他的言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贫困户们对脱贫致富的迫切渴望,国家对于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

“2018年,我们将加大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课程,让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让村民们真正学到实用的技术,用双手和才智拔除‘穷根’,实现脱贫致富。”二泥村代理主任陈景说。

扛着大米、棉被、棉服等先后送到慰问对象家里,完毕后已近暮色,许总编返程兴义,我们便分道往望谟县最远的边饶镇去,由于联系的对接人还在村里忙活,晚上八点左右才接到我们,一路摇晃到镇里已经十一点,边饶镇党委书记还在办公室等着,短暂交流了采访意图和大概方向后回到宾馆里,同师兄杨恒拟了采访提纲和敲定走访的村组、贫困户、搬迁户等……一瞧表,已是凌晨1点,不行了,得抓紧时间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按计划赶往拉稍村,该村离镇上不远,再加上通村路已修建硬化完,约30分钟车程,一路坦途,在水泥路边上,有村民还建起了养鸡场,树林中跑山鸡一群一群跑来跑去,好不热闹。驻村第一书记一路上兴奋地为我们介绍村里已经发展成型的和准备打造的产业,通组路等情况,而在岔路口拉稍村绞朝沟至拉稍六组通组路拓宽正在施工,我们便停车下去采访。第一书记在灰尘滚滚的路中间又是一顿滔滔不绝地介绍……这让我觉得他干劲十足,同他微胖的身体一样,饱满而又富有激情,当然,这也让我们了解了更多村里的情况,为采访积累了更多的素材。

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去了边饶镇拉稍村、岜饶村、播东村的许多组,上到山追过牛,撑起竹伐探过洞,同村民们一起挖坑栽树,与搬迁户共同设想搬到城里去的美好生活……当地干部职工和村民们的热情、淳朴和善良让我深深感动着,他们对贫困生活的厌恶、对脱贫致富和小康生活的不懈努力,他们勇于行动的精神感染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把那些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动人事迹用笔墨呈现出来,让他们的精神力量得以展现。诚然,这还需要我仔细思考,认真落笔。我想,我是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不断在路上的感觉,这可以在收获到许多动人故事的同时,给予我更大的、前行的力量。

作者:记者 周军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