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富平奶山羊养殖场(乳业飘香话富平)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来源:【渭南日报】

柯喜堂

说来惭愧,那天收到老家富平文联快寄的一箱家乡羊乳制品,如非儿子提醒,我竟不知其中的羊奶芝士饼干就是奶酪饼干——此前,我只知道前些年富平有的乳品企业就已建成奶酪生产线,据说年产达3000多吨。不承想如今连奶酪饼干也生产出来了,这使现居南方的我很是为家乡羊乳产业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打开一袋包装精致的无蔗糖羊奶粉,沸水冲沏后,就着羊奶芝士饼干,惬意沉浸在浓郁香醇的家乡味道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幅画面蓦然浮现在脑际……

赵氏河畔。落日余晖沉醉的西天。这里那里,散拴在河滩里的奶山羊,早已吃得腹胀腰圆,随着暮色渐浓,河滩里响起节奏感十足的咩咩叫声,似在呼唤主人将其拉回家。我们家在村口,整个村子则坐落在三面凌空的崖嘴上,站在后院,即可俯视满目葱绿的河滩以及跨越赵氏河蜿蜒远去的西铜公路。从县城落户这里的母亲,此时正在厨房忙活晚饭,刚刚从县上商业单位退休的父亲,拖着一条抗战时受过伤的腿去河滩拉回羊。父母、弟妹还有在县城一家国企工作的我,便围坐一桌开吃,家常饭菜的热气抑或香味,蒸腾而起,朦胧了头顶上的四十瓦灯泡……第二天,天麻麻明,就听见母亲在羊圈挤奶的声音。等我起来,一大黑陶瓷罐子的鲜奶已放在门口石墩上,等候收奶的过来。不一会儿,自行车铃声响起,后座上一左一右驮着两只特大奶桶的收奶员过来,和母亲笑着打招呼,取出量杯,将黑陶瓷罐子的奶一一倒出,在清晨弥漫着奶香味中,完成了这次交易。收奶员走了,母亲数着手里的十几元回了家。只是这一场面,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据母亲讲,底下的收奶员收完奶后,统一交到公社收购点,再由公社收购点的运奶车送到县乳品厂。县乳品厂我是比较熟悉的,我们单位一个同事的妻子就在县奶山羊办工作,自然少不了和乳品厂打交道,提起乳品厂的历史和生产也是如数家珍。据这位对发展富平奶山羊作出重要贡献后来被誉为“羊妈妈”的同事妻子讲,早在1958年,富平乳品厂研发生产的“宝塔”牌炼乳,不仅解决了鲜奶不易保存的问题,还成为我国最早的羊奶炼乳品牌。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特供乳品,富平的“宝塔”牌炼乳还曾支援过上海的纺织行业,缓解了在那个特殊年代女工由于营养不足而没有足够奶水哺乳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县乳品厂又引进了奶粉生产线,生产的“宝塔”牌奶粉成为国内俏货,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国家商业部两度授予优质产品。为了确保羊乳制品质量,近些年来,富平一些羊乳加工龙头企业,不但从饲草抓起,拥有自己的牧场,并建起可容纳上千只羊的养殖场,通过自动喂料设施,实现了定位、定时、定量科学投喂。更妙的是,羊群脚下还建有漏粪板,遂使整个羊舍洁净爽目,毫无异味。有次参观一家养殖场,我看到从挤奶前的羊乳头消毒到挤奶,整个工艺过程均为机械化操作。同时,基于国内消费者多元之消费需求,时下富平羊奶制品除了主打产品羊奶粉,其他诸如液态羊奶、羊酸奶、羊奶小零食等众多品类,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腹之欲。

不消说,家乡乳品产业的兴盛发展,离不开适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优质奶山羊种。说来有趣,富平奶山羊的起根发苗,竟与百余年前的一位外国传教士息息相关。清末至上世纪初年,坐落在富平老县城南关的基督教堂,来自德国的包牧师养生有术,喜饮羊奶,遂从欧洲引进几只奶山羊,这种原产瑞士的名曰莎能奶山羊,由此落户富平乃至陕西关中一带。秦时便有“天府”之誉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农业发达,饲草遍野,成为奶山羊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而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富平县,在其适宜的水土和光照下,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的紫花苜蓿等牧草肥美且丰富,自令奶山羊口福不浅,恣意享用,富平也当之无愧成为关中平原的“黄金奶源地”。据相关资料介绍,二十世纪初引入国内的莎能奶山羊,尽管在其他地区也能养殖,但无论其存活率还是产奶量,均不如陕西关中。而百余年来,莎能羊不仅与关中水乳交融,乐不思“欧”,并与富平本地山羊品种喜结良缘,历经几代科技人员的辛勤选育,成功繁育出了被群众称为“四长”(头长、颈长、体长、腿长)的优势品种“关中奶山羊”。其产奶量由引进时的1-2公斤,提高到目前的日产奶量最高9公斤,普遍日产奶量6公斤。

行文至此,我想起前两三年一次在富平扶贫采风时深入一家特殊贫困户的情形:一家四口,三个都有残疾。支撑全家的,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其主要经济来源便是政府无偿发放的几只奶山羊。老人领我们参观养在她家后院的几只羊,说羊圈也是村里出工出料给搭建的。圈里的几只母羊目光温和,却无意和我们的目光交流,只是挺着长颈宽胸,静静站在那里,嘴巴不停磨动。我们没有问这几只羊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不过在村口看到诸如“家养五只羊,阔步奔小康”之类宣传口号,我想那几只奶山羊的经济效益还是可观的。后来,我从当地媒体上看到一则记者采访,说是富平某镇一家养了10余只奶山羊,其中10只产奶,依照当时奶价,每天可得卖奶钱200元左右。

奶山羊既能助力农村脱贫致富,其乳品产业也是富平一大经济支柱,当地政府对奶山羊产业的扶持及发展自是不遗余力了。我上网查了查,现今富平奶山羊存栏数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0余万只,增至82万只,年产羊乳23万吨,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其全产业链产值达120亿元。富平奶山羊也连获殊荣,1987年被国务院授予“奶山羊之乡”;2014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羊乳之都”,宣示富平县已经成为我国羊乳制品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或许,数字是枯燥的;但从这些数字深处飘逸而出的缕缕奶香,浮现而出农村脱贫致富的张张笑脸,以及轰鸣而出的助推家乡经济发展的强悍动力,却使身处异乡的我为之沉醉,为之振奋,为之激情澎湃!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