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工厂化黄鳝养殖场(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2|点击次数:

“科技的力量就是为了普通老百姓的受惠!”11月22日,张沟镇忠鳝基地,看着温棚里的鳝鱼,九三学社社员、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博士满脸笑容。5个月前,他开展的“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带领的专家团队现场验收。

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过去,人们多认为“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李忠博士打破了“铁律”。这一项目的现场验收,标志着我国18种量产淡水繁育鱼类的人工繁殖工作全部完成,为量产鱼类鱼苗规模化繁育工作画上了圆满句点。

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历时两年,培育出改变产业的一条苗

“当时大家都在做仿生态养殖,但我注意到里面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2013年,刚完成“长丰鲫”新品种选育主体研究的李忠,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黄鳝养殖上,李忠说:“当时我连黄鳝都不认识,只是看到朋友在做,出于科研人员的好奇心,想挑战一下。”

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左一为李忠

说干就干,李忠开始进行黄鳝本体调研,了解其生物学性能和发育周期规律。但由于没有经费,他只能每天从菜市场的垃圾堆里,捡当天宰杀后废弃的黄鳝内脏进行研究,观察它在不同时间的发育状况,总结发育规律。

2014年,完成本体调研的李忠开始着手进行人工产卵实验。他说:“当时我每天上街买三斤黄鳝,100块,把所有出差补助都贴在上面了。”

当年6月底,黄鳝产卵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八月初,产卵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等到九月底,产卵率达百分之九十,李忠说:“一般来说产卵率到百分之八十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了,但我们还是希望更稳妥一点。”

“老李,出苗了,出苗了!”2015年7月23日晚,正在睡觉的李忠被学生叫醒,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一个激灵,从床上翻了下来,袜子都来不及穿就直奔实验室。看着一条细如银针的鳝苗在盆里游动,李忠激动地说:“这是改变产业发展格局的一个苗。”

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做受精实验的那段时间,从春到秋整整四个月,李忠每天睡觉不超过三个小时。出苗后,整整两天两夜,他不眠不休泡在实验室,实验的成功让他忘却了身体的疲惫。等到10月份研究结束后,紧绷的精神稍一松懈,李忠就病倒了,躺了两个多月才能下地走路。

产业示范,他一路走得跌跌撞撞

技术研发完成了,能否适应市场?产业是块试金石,但谁想,这一试就是跌跌撞撞的4年。

2016年,李忠开始了艰难的产业示范。由于没有科研经费的支持,繁殖设施的设计、试制、修改都由他自己一点一滴拼凑出来。他的第一次实验在几名农民兄弟家的屋棚展开了。

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一场大暴雨,将李忠在荆州的试验场全部淹没,颗粒无收。但他没有放弃,重新在农户兄弟的屋棚内进行实验,终于在安徽滁州和湖北潜江获得了小小的成功。

多年的心血终于有了收获,李忠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2017年他盲目扩大了苗种生产规模,这个冲动的行为,却将他推向了最低谷。

2017年,踌躇满志的李忠在长江流域找了5个兄弟开设了示范场验证技术,但没想到,6月中旬集中爆发的病毒,让他们在一周之内损失了500多万种苗。

突如其来的病害,让本就不看好李忠的围观者更加确信——黄鳝规模化人工养殖是不可能的,一时间质疑声、风凉话接踵而至。面对质疑,李忠只能咽下苦水,寻找解决办法。

他痛定思痛,调集了每个示范场的繁殖记录,检查了上千条记录和数据,逐一对比分析,最终找到了防范参数。随后通过2018年的测试,证明了该参数的正确性。

事后,李忠总结道:“我当时太心急了,试验场设备简陋,不能控制温度,抵御不了梅雨季节骤变的天气,这对于育苗工作来说是毁灭性的。”

牵手张沟,开启黄鳝之都新篇章

就在李忠陷入人生低谷之时,张沟镇政府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作为中国黄鳝之都,张沟养殖户只能从荆州、天门等地购买黄鳝种苗,由于价格高、存活率低,导致收益不稳定。如果突破了人工育种卡口,就能补齐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

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2017年7月,张沟镇副镇长卢华伟偶然得知李忠的事儿,立即与该镇人大主席李军红、黄鳝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振华一同前往荆州实地考察。随后,该镇相关负责人三次拜访,并向李忠承诺,“要资金给资金,要土地给土地。”

被打动的李忠,在2018年3月来到张沟。短短一个半月,一个投资120万元、占地5亩的黄鳝繁育基地就建成了。

但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原本已经轻车熟路的繁殖工作,却又一次碰了壁,第一次繁育出的十多万尾苗种在一周内全部死亡。

张沟镇先后为基地添置过滤设备、专用消毒温棚、接通自来水,终于让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研究走上了正轨。

很快,李忠得到了业界认可,201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支持科研经费60万元,2019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支持科研经费30万元,随着研究经费与人员的逐渐充足,各项研究越来越顺风顺水。

这个山东来的博士,在仙桃张沟攻关黄鳝全人工繁育……

截至目前,由李忠提供技术支持的6家合作社累计出苗超过100万尾,幼苗培育成活率95%以上。仅位于张沟的忠善黄鳝工厂化繁育基地就有网箱6000余口,其中全人工孵化幼苗80余万尾,预计产值500余万元。

 “科技不是人们想的那样神秘和遥不可及的,我的这些技术就是为老百姓的网箱和餐桌服务的。”李忠期待,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探索和完善黄鳝新品种的选育、疾病防控、品质管控等各项技术,同时建立30个年产超过千万元的合作社,其中在张沟镇大力建设黄鳝繁育基地,通过技术带动老百姓就业致富。

(文、图/记者 陈亚东)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