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马面鲀养殖(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2|点击次数: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前言·】——»

绿鳍马面鲀是一种属于鲀形目、革鲀科、马面鲀属的鱼类。在江浙及福建一带,它被称为象皮鱼或剥皮鱼。而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人们称之为猪鱼、皮匠鱼、面包鱼或烧烧鱼。

近年来,由于自然海域资源的急剧减少,再加上马面鲀的肉质鲜美且其肝脏富含高营养价值的物质,这种鱼的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引发了养殖户和水产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马面鲀的体型呈延长的侧扁形状,外观呈长椭圆形,体长明显大于体高。其头部也呈侧扁形状,吻部较长而尖,口小且位于前部,具有锯齿状的牙齿。

眼睛位于较高的位置,鳃孔相对较大,大致与眼睛间隔相等。鳞片非常小,呈绒毛状分布,身体上没有明显的侧线。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第一背鳍具有两个鳍棘,其中第一个鳍棘较粗大,位于眼睛中央的后方,其后缘带有一排倒刺,前缘有细小的倒棘两排,第二个鳍棘较小,与第一鳍棘相互连接。

第二背鳍上有一条鳍条,而臀鳍上则有一条不连续的鳍条。两腹鳍已经退化,融合成一短棘,附着在腹部末端,无法活动。胸鳍和尾鳍呈圆形。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马面鲀的体色为蓝灰色,而第二背鳍、臀鳍和胸鳍呈绿色,尾鳍颜色较深,呈深绿色。鳍膜的颜色为乳白色。

小型的马面鲀体侧可能会有一个不规则的暗斑。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2.生活习性

绿鳍马面鲀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它们喜欢栖息在深色或蓝黑色的高盐度水域中。通常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3至25摄氏度,适宜的盐度范围为33.5至35。

越冬期间,它们更喜欢水温在13至18摄氏度之间,盐度为33.5至34.5。产卵时,适宜的水温为16至25摄氏度,盐度为34至35。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绿鳍马面鲀可以在深度为60至350米的水域中找到。在越冬期间,它们栖息在水深90至140米的地方,而在产卵期,水深为100至200米,索饵期则在水深60至120米。

它们常见于泥沙底或岩礁周围的海域,产卵时喜欢选择贝壳岩、沙石底质。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绿鳍马面鲀的行动相对缓慢,游泳能力较弱,对声音不太敏感,喜欢聚集成大的群体,密度较高,并且具有徊游的习惯。

绿鳍马面鲀具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即使在溶氧量小于4毫克/升的不良水环境中也能生存。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在越冬和产卵期间,这些鱼群通常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白天上浮,夜间下沉,栖息在水域的近底层。

绿鳍马面鲀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如挠足类、介形类和端足类为食,同时也摄食底栖软体动物、鱼卵、硅藻等。它们对食物的选择性不太强,会根据环境的变化略有差异。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3.繁殖

绿鳍马面鲀通常在2岁左右性成熟,此时它们的最小体长要达到150毫米以上。

它们的产卵盛期一般发生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水温保持在17-23摄氏度。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绿鳍马面鲀属于分批多次排卵型,它们产下的卵是粘性的,呈圆形,卵膜光滑,卵的直径约为0.63毫米。

卵黄没有龟裂,受精前卵黄有多个油球,但受精后这些油球逐渐合并为一个,直径约为0.2毫米。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二、设施选择

1.陆地工厂化养殖大棚、高位池塘

建筑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左右,大棚内设有多个圆形或圆形的水泥池,每个池的面积在25到30平方米之间,池深在0.6到1米之间,每个池都布设了4组纳米管。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沿着池边的切线方向设有两个进水管道,池底四周以4%的坡度朝中央倾斜,同时设有排水立管,以形成环形水流。

室外的设施包括大型沉淀池、海水井、泵房、排水渠、集污池、过滤塔和备用发电机等。海水井的水温通常维持在14到18摄氏度,以有效避免冬季低温对养殖的威胁。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2.海区及网箱要求

养殖海区要求水深至少在15米以上,水流畅通,风浪较小,远离工业污染区,水质清澈,最好是泥沙底质。

水温应在8至28摄氏度之间,盐度应在18至35之间,流速应在0.3至0.7米/秒之间,pH值应在7.8至8.6之间,溶氧浓度应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养殖网箱的要求,深水网箱的结构通常由框架、网衣和错泊系统组成。在预先选定的海区,先将组装好的框架用错泊系统固定好。

选择周长为40米的圆形网箱,材料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网衣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网目大小为4厘米,网箱高度为7米。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在框架和网衣安装并固定好后,需要对整个网箱进行全面的系统检查和调试,确认安全后方可投放养殖鱼种。

三、苗种培育

在使用之前,苗种培育池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初始时加入足够的水,使水深达到50~60厘米。通常会使用滤塔沙滤海水。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在培育初期,需要每天维持微弱的水流,直到一个月后将水深增加到约100厘米左右。

水温在初始培育阶段应保持在2022摄氏度,然后可以缓慢升高至2324摄氏度。可以使用电锅炉和热循环回收系统来加热水,效果较好。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池水的盐度应维持在2528,pH值在7.58.5,溶氧浓度应保持在4.5毫克/升以上。应该避免阳光直射,水质透明度以能够看到池底为佳。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0-15,000尾/米。一个月后需要进行规格筛选,并将培育密度调整为4,000-6,000尾/米。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绿鳍马面鲀的开口期非常关键。通常会选择200目筛网筛出的小型轮虫或牡蛎幼体作为开口期的饲料。要确保池内干净,防止油膜附着,以确保仔鱼能够正常进食。

在苗种期间,通常会喂养轮虫和卤虫。当仔鱼长到一定规格后,可以投喂海蛎子肉和冰冻虾皮。每天早上8时和晚上5时各喂养一次。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四、网箱养殖

1. 大网箱养殖

绿鳍马面鲀是一种大洋洄游性鱼类,常栖息在外海的近底层水域。

它的生存温度范围在9~30摄氏度之间,属于杂食性鱼类,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并且还有清理网箱内的杂质的作用,非常适合大网箱养殖。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苗种应当是经过人工培育,具备正常体形、体表无损伤、鳃盖完整、体质健壮等特点。在将鱼种投放到养殖池前,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级,然后将同规格的鱼种放养到同一个网箱内。

通常要求放入网箱的鱼种的规格在100150克/尾左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养殖的成活率。适宜的网箱放养密度约为1520尾/米,水温应维持在约12摄氏度左右。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2.投饲

在网箱养殖中,投喂是一项关键的操作。

最初期通常使用冷冻小虾皮和扇贝肉等食物进行投喂,然后逐渐过渡到颗粒饲料。由于缺乏市场上的专用饲料,经试验发现,40%粗蛋白质水平的半滑舌饲料效果较好。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投喂的颗粒大小应该根据养殖鱼的规格来确定,以确保它们能够轻松吞食。在投喂船靠泊到网箱时,必须动作轻柔,尽量停靠在上流区域,以避免惊扰养殖鱼。

投喂时要保持细致、耐心,遵循“慢、快、慢”的原则,将饲料均匀地散开,确保每一条鱼都有机会获得食物。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投喂量应该是适宜的,通常以鱼只吃到七分饱为目标,可以采用定量的方式来投喂。

选择在平潮时进行投饲,小水流时多投喂,大水流时则少投喂甚至不投喂,同时要优先选择上流区域投喂,以确保饲料能够顺流传递到养殖鱼的位置。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在不良海况下,如风大浪急、水流强大,或在阴天、雨天或气压低时,应禁止投喂。

如果水质浑浊或者鱼群不在水面聚集,特别是当鱼不上浮到水面时,应暂停投喂,等待适当的时机,不要迫使鱼进食。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3.日常管理

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每天应进行一次网箱巡视,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经常观察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行动解决。同时,每天应记录水温、盐度、天气等关键参数的变化。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每半个月应测量鱼的体长和体重,通常抽取约30尾样本。根据测量结果以及实际投喂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放养密度。

例如,规格为100克/尾时,每立方米水体应放养20尾;规格为200克/尾时,每立方米水体应放养15尾。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每周应定期检查网箱的固定系统,如果发现开扣或断绳情况,应立即进行修复。

每次投喂饲料时,要仔细观察鱼苗的摄食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并及时捞出患病或死亡的鱼类,将其回收到岸上进行统一处理,不得将其丢弃在网箱附近。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五、结语

绿鳍马面鲀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其肉质美味和高营养价值的肝脏使其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有吸引力的品种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满足市场对这一珍贵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测非常重要,以确保鱼群的健康和生长。随着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绿鳍马面鲀的养殖技术将进一步完善,为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明. (2017).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科技杂志》, 10(2), 45-55.

2.王刚, & 张磊. (2018). 淡水绿鳍马面鲀养殖的技术要点与难点分析. 《渔业科技与信息》, 5(3), 12-20.

3.陈红梅, & 赵伟. (2019). 绿鳍马面鲀的饲养管理与养殖效益分析. 《水产养殖与养护》, 8(4), 30-37.

4.张杰, & 刘丽. (2020). 绿鳍马面鲀养殖中的水质监测与处理策略. 《水产科技创新》, 12(1), 55-62.

5.赵文静, & 孙伟. (2021). 绿鳍马面鲀养殖的经济效益评价与市场前景分析. 《渔业经济研究》, 15(2), 75-83.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