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科学养殖视频(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2|点击次数:

仔猪的养殖技术水平是养猪场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做好仔猪日常饲养管理,减少仔猪发病率,促进其健康发育,是保障仔猪中后期快速生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企业养殖效益的关键。目前,由于部分养殖企业刚刚投入生产,对仔猪养殖技术不熟,缺少实际的养殖经验,在养殖中出现很多问题。为保证仔猪健康生长,养殖户要加强学习,做好仔猪养殖技术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仔猪的生理特点,以及科学养殖仔猪的管理技术,希望对规模猪企的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1 仔猪的生理特点

1.1 生长发育速度快

出生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快,对蛋白质营养物质的需求非常高。刚出生的仔猪体重、个头虽然小,但10 天以后体重可增加3 倍左右。出生一个月后,体重能增加到出生时的6 倍以上。据实验证明,1 月龄内的仔猪体重每增重1 千克,需消耗蛋白质2 千克以上,新陈代谢能力远高于成年猪的40~50 倍,因此,做好仔猪营养物质的供给,是保证仔猪健康生长的关键。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1.2 消化功能不完善

仔猪断奶前,其身体机能和体内各个器官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胃、肠消化功能还很脆弱,每日需进行多次母乳或进食,才能满足仔猪胃部排空速度。仔猪生长过程中,日龄不断增加,消化系统组织在不断发育,胃肠道的大小、容积不断扩大,功能也不断强大。经过两个月快速发育生长,仔猪的消化系统功能才能赶上成年猪水平。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仔猪阶段除了胃肠道系统的大小比成年猪小之外,胃和肠道分泌的消化酶物质不够丰富,有的只有凝乳酶,再加仔猪胃底部腺素发育不全,产生的游离盐酸稀少,使得胃里蛋白酶的活性较差,导致仔猪对植物性蛋白消化不良,影响仔猪摄取营养。但是仔猪的肠腺和胰腺在幼龄期发育已经成熟,分泌的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较高,能帮助仔猪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一周内的仔猪,其胃部分泌的乳糖酶较多,且活性较高,能充分促进仔猪消化和吸收乳汁。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1.3 体温调控能力差

仔猪幼龄期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进行体温调节的。刚出生的仔猪大脑皮层组织发育不全,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非常差,只能靠体内储备的能量产生热量。仔猪出生后,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受冷会产生强烈应激反应,使体内血糖含量急速下降,对仔猪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严重时还会造成冻伤休克。因此,做好仔猪保暖措施非常重要。

1.4 缺乏先天免疫力

刚出生的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非常差,特别容易被外部环境侵袭。出生一月以后,仔猪体内才能逐渐形成自主抗体。在此之前,仔猪全部依靠母猪乳汁获取抗体,机体只能依靠被动免疫抵抗细菌和病毒。随着仔猪日龄不断增加,肠道出现闭锁,同时母乳的抗体水平也在下降,仔猪丧失了获取母乳抗体的条件,只能靠提升自身免疫力抵抗风险。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2 规模养殖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2.1 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母猪分娩周期一般是115 天左右,分娩前有明显的症状,例如:外阴肿大、焦躁不安、乳头变大,轻轻挤压有黄色乳汁流出等。养殖场应做好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提前准备好猪舍,保证猪舍安静、卫生、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母猪分娩。猪舍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母猪分娩,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细菌。母猪分娩前要全面清洗和消毒乳房、乳头、外阴等部位。准备分娩过程用到的剪刀、棉签、消毒药水等。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2.2 仔猪摄取初乳的重要性

仔猪出生后,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非常低,为保证仔猪成活率,要及时摄取初乳。仔猪出生半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对体质偏弱的仔猪,要进行人工干预,将母猪腹部前半部分的乳头分给体质弱小的仔猪,后半部分乳头分给体质较好的仔猪,前期避免仔猪因相互争抢而吃不到乳汁的现象,保证所有仔猪都能充分获取母乳,为后续仔猪分群饲养创造条件。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2.3 过渡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仔猪完全断奶之前,要进行哺乳期内的采食训练,使仔猪提前训练采食能力,保证断奶后能顺利过渡到自由采食阶段。仔猪断奶2 周以后,要循序渐进的更换饲料,供应饲料要定时定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为保证仔猪断奶期间生长发育良好,要适当添加氨基酸、维生素、铁、锌等微量元素。断奶过渡期仔猪出现腹泻时,要及时控制采食量,经治疗恢复正常后,再进行自由采食。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2.4 保证充足的饲料供给和饮水安全

仔猪体重超过6~11 千克以后,对蛋白质的需求越来越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高于20%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需要。仔猪生长阶段,不仅要提供干净卫生的环境、营养充足的日粮,还应24 小时供应干净卫生的饮水,仔猪饮水不足,饲料转化率降低,直接影响仔猪体重的增加。养殖户在采购饲料时,挑选易消化、易吸收、适口性良好的原料,避免饲料过大或过硬。结合养殖数量,科学配备饲料库存,防治贮存不当引起饲料变质发霉。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2.5 合理的饲养密度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规模养殖场因养殖数量多,养殖密度成为管控的重点。养殖密度过大对仔猪的健康生长及其不利,科学的养殖密度为每头仔猪的占有空间为0.23~0.33 立方米,每个圈舍最多不超过8~10 头。随着仔猪不断生长,所需的活动空间要适当增加。幼龄仔猪对圈舍的温度要求很高,冬季应做好保温措施,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适当通风换气。夏季做好降温措施的同时,控制圈舍湿度,确保圈舍干燥卫生。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2.6 科学防疫、免疫措施

规模养殖场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防疫与免疫制度,在日常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保证养殖场生猪的安全,牢固遵循生猪养殖业“全进全出”的饲管理机制,禁止外来人员和动物进入猪舍,饲养人员进出圈舍必须彻底消毒、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鞋套、手套等。最大限度降低疫病的传播渠道和发生概率。养殖人员应仔细观察和登记仔猪的日常动态,重点观察仔猪的采食量和排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仔猪幼龄期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身体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易患各种疾病。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目前常流行的疫病有:传染性腹泻、猪流感、猪瘟、猪肺疫、仔猪白痢等。规模养殖场应重视仔猪疫病的预防措施,减少疫病传染源,降低疫病发生概率。仔猪断奶后逐渐失去母源抗体,在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后,感染疾病的几率很大。因此,需要对仔猪进行科学免疫接种,仔猪出生后一周,应及时接种流行性腹泻疫和传染性胃肠炎疫苗。3~4 周以后及时接种猪瘟、猪肺疫、蓝耳病等疫苗。接种以后还要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对抗体水平较低的仔猪,还需再次接种疫苗。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2.7 全面消毒与定期驱虫

规模化养殖场应结合养殖规模配备适合的消毒设施,进出口处设置消毒池。制定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及时清理各种污染物,按无害化标准进行处理。消毒范围要全面,不留任何死角。不仅包括圈舍环境,还包括全部饲养用具。养殖场要定期开展驱虫措施,针对不同的寄生虫采用对应的驱虫药物,选择药物时要重点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仔猪养殖技术分析

3 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养殖场饲养仔猪过程中,若不能正确、科学的运用养殖技术,仔猪的生长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仔猪健康生长,养殖场应重视饲养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仔猪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取更加有效的养殖方式,为仔猪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从而提高规模养殖场仔猪的饲养水平,推动仔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