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九亭观赏鱼养殖场(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2|点击次数:

上海市松江九亭的“最牛钉子户”张新国为要1亿拆迁补偿,坚守在马路中央14年,是狮子大开口、贪心不足,还是另有原因?


沪亭北路有一座奇特的三层农家小楼,之所以奇特,是它的位置坐落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中央,像一座“碉堡”一样,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在这里,原本有四条车道的宽阔马路突然拐了个弯,变成两条车道。


这户人家在14年间,一直坚持忍受着漫天的灰尘和爆表的噪音,出门时也要小心翼翼地躲避来回穿梭的车辆,同时还要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但无论多么困难,这家人一直坚守在这里,直到2017年8月才终于同意动迁。


不少人都很好奇,是什么让他们一家坚持了14年,又是什么让他们回心转意?外界传言,张新国最终拿到了6000万的补偿金,这到底是真的吗?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是幸运还是麻烦?


2003年9月,张新国(老张)第一次收到房子拆迁的通知。原因是上海政府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松江九亭地区就在拆迁之列。


本来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拆迁的居民可以获得几套新的拆迁补偿房以及一定数量的补偿金。一开始,老张一家也十分兴奋,但按照拆迁的政策计算下来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这里面充斥着各种矛盾,可这矛盾是从哪儿来的呢?


原来,张新国一家住着的两栋小洋楼,可谓是气派至极,尤其是经过九十年代的改建,把原来的2层加盖到了3层。楼里不仅有养金鱼的小作坊,还有超大的客厅,供休闲时使用的影音播放室,以及多到足够一大家子居住的卧室,甚至还有剩余的十来间屋子可供出租,这使得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除此之外,那时老张家的人口也不少,一家一共十口人,分别是老张夫妇、老张的岳父岳母、儿子一家三口和女儿一家三口,四世同堂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张新国一直认为自己家里的房子面积大,人口多,理应分到更多的房子和补偿款。可惜天不遂人愿,一番统计下来的结果,却让他们一家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按当时的换算标准,老张家可以得到四套房子,面积共计400平方米,足够一大家子居住。另外还有两百七十万的补偿款,这在当时来说也是笔不小的财富,但张新国心里更多的是愤愤不平。


处理拆迁事项的工作人员来给他做工作,不料,张新国却开出了一个亿的天价,声称要么给他一个亿,让他再去其他地方买一栋别墅,可以让全家人搬过去,要么就再给他两套上海市中心的房子,他才肯搬走。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在多次协商未果后,老张便带着一家老小做起了“钉子户”。然而,做“钉子户”的生活并不容易。周围的人家一户接一户搬走,住在这里,就像住在一座孤岛上。两边双向的车道里,大大小小的车辆不停涌动。


由于道路到这里突然变窄,周围时常还会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隔三差五就会来询问他们家是否看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有一次事故上门,一辆出租车噌的一下就撞进了老张家楼下的泥地里,真不敢想象如果撞到楼,那又会造成多大的事故。


除了心惊胆战,更难忍受的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汽车噪音,有时遇上修马路,车子从地面铺的铁板上通过,那轰隆隆的响声更是震耳欲聋。


可即使是这样,张新国一家仍旧坚守着这座“孤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心中的不平


张新国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有几件事始终让他耿耿于怀。


首先,是否能拿到拆迁补偿房,就要先看有没有宅基地证书。这第一件让老张不能接受的就是家里的两份宅基地证书,一份被认可,而另一份却形同废纸。


这两份宅基地证书,被认可的那份属于老张的岳父徐老伯,另一份属于他岳父的哥哥,这一份在1951年转让给了老张的岳父。


根据第一份,老张家顺利拿到补偿,但第二份因为位置在邻村,又不在本次的拆迁之列,且有权属及土地使用权等各种证议,因此,即使这张房契上有日期在2014年7月22日的上海松江档案馆的盖章证明,却也并未得到拆迁办的认可。


为了这件事,老张十年奔波,至今还在不断地努力,仍未放弃。


其次,拆迁补助房和拆迁补助金的多少直接和户籍上儿子的数量挂钩。这第二件让老张不服的就是家中虽然住着十口人,但分房子时,不按楼房面积,不按人口数量,只看谁家儿子多。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老张仅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了一个没有房子的城里青年,现如今,女儿一家三口都跟着老张夫妇居住。这次分房居然没有女儿的,这以后让他们去哪里呢?


让张新国烦心的不仅如此,他还听说有户人家的儿子走失多年,就因为户口本上还有他的名字,就也算作一户,可以多分大中小3套房子。这种补偿换算规则让老张难以认同,儿子、女儿的差别就真的那么大吗?难道不该以实际居住情况来分配吗?


如此一来,房子面积比他家小的,家中实际人口数量没有他家多的,房子比他家破旧的,最后竟然都比他们分得多。如果不搬迁,他们在两栋三层小洋楼里继续住着该有多舒适惬意啊!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再次,拆迁补偿款看似不少,但实际到手却要大打折扣。按照换算,张新国可以领到的230万元拆迁补偿和40万元装修补偿,但老张家的4套共400平方米的补偿房,需按每平方4500元购买,也就是说大约200万元要用来买安置房,剩余的70万只是剩了个零头。


另外,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安置房的位置还没有规划好,房子建到哪里尚未可知。也就是说,补偿房的未来价值仍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相比之下,现在小洋楼,不仅房价早已飙升到4-6万,而且还毗邻九亭地铁站,位置绝佳,这样的置换真不知是值还是不值。


张新国还听说四套房子是分散在上海的不同区域,家人住的远了,少了相互间的照应和家的温暖,而且四套房子的大小不同,如何分配也将成为难题。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磕磕绊绊的维权之路


这些不平、不理解一直在老张心中萦绕,他越想越烦闷。他认定自己有理的事情,就一定要讨个说法。


有人说张新国是认真,有人说他是固执。这些年,老张从不间断地收集各种资料,只要是关于动迁的,不论是动迁政策原文,还是领导人讲话摘要,他都细心做上标记保存起来。


退休10年来,他更是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维权。为了让那张1951年的老式宅基地证明具有法律效力,他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档案局查找档案。遇上有媒体报道,他立刻拿出所有的资料逐一说明。为了积累经验,他查遍了网上与拆迁补偿相关的案子然后去旁听。


张新国不辞辛苦地一遍遍走访多个政府部门,为的就是想要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复。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但不管他如何的不理解,已经定下来的拆迁补偿换算规则不会因为他个人的意愿发生改变。因此,在多次协商未果后,他渐渐对拆迁工作形成一种抵触的心理。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见他一意孤行,也逐渐放弃了对他的劝说。


对张新国来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所有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而且有关部门处理他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冷淡态度,让他胸中憋了一股子邪气。镇上的冷处理让老张觉得自己的事情不受重视,自己的委屈不被理解。


到最后,他已经不再纠结补偿多少房产、多少金额的问题了,他为的就是那口闷气,他觉得领导干部的态度越是不好,他就越不搬。这一赌气就赌了十几年。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回心转意


然而事情还是迎来了转机,老张家终于签约同意动迁。2017年8月21日,街道动迁办会同区第一房屋征收服务公司上门,与87岁的徐老伯正式签约。


消息不胫而走,此后,老张家的电话铃声不断,亲戚朋友纷纷打来询问他们家是不是得到了6000万元的赔偿金。


老张十分无奈,只能一一解释房子和钱并没有多拿。


有人觉得他傻,多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最后连一点好处也没捞到。


家人对此也很不理解,如果当初同意搬迁,现在早就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7年9月18日,随着一阵阵声响,这两栋矗立在沪亭北路马路中央的小洋楼最终被移平。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大家看着宽敞畅通的马路,心情无比欢畅,但心里却都禁不住好奇,到底是什么让张新国回心转意?


用老张的一句话来回答就是:“一口气舒畅了”。


原来,就在这一年多前,九亭镇成立了九里亭街道办,陆辉任九里亭街道动迁办主任。从此,陆辉主任和徐民强副主任便成了张新国家的“常客”。


老张说,两位主任每次来都不谈动迁的事,只是嘘寒问暖地聊聊家常,关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到临走时还握着他的手一番安慰,告诉他签不签协议没关系,关键是保重好身体。


张新国被这股暖流一次次感化。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想搬了,占着马路,每每出现交通事故,让老张也觉得不好受。再说,他更不愿让家人在这里跟着受苦,忍受着灰尘噪音和生活上的不便,还要担心安全问题。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另外,见老张松动了,陆辉、徐民强便与他来了一次交心的会谈,把当前形势给他做了清楚的分析。目前的解决途径有两种,第一、协议征收;第二、强制征收,在他们约谈时,已经启动了法律程序,其后果就是不能再享受动迁安置面积补偿政策和多子女动迁安置政策。


这也意味着不能再享受原本按1:1.25的补偿政策,而是需要严格执行1:1的面积补偿,这样就等于同时少了一小套房子和一套120平方米的多子女政策补偿房。


很明显,如果采用强制征收,四套房变成了两套,不仅损失巨大,而且过程麻烦,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


面对陆主任的分析,老张深信不疑,他早就听说陆辉当过居委会书记,是一个说话算话、值得信任的好领导。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其实还有一个让老张下定决心搬家的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这几年的拆迁案件旁听,他也看到了没有一个“钉子户”可以胜诉,更不要妄想得到天价赔偿。


尽管张新国现在仍然不清楚自己的四套房子将会被分到什么地方,会是什么样的户型,未来将会价值多少,但他依然决定搬离这个“囚禁”了他们一家14年的豪宅,他再也不想住在马路中间了。


张新国目前还需要拿着政府给的每年6.5万元租房费在外面租住,但他的心里已经轻松释然了很多。“豪宅”里的大部分家具都没办法带走,出租屋里放不下价值1万多的两台大彩电,现在也只能50元卖废品。至于空调、八仙桌等其它家具,老张都准备送给亲戚朋友们。


张新国在搬家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感谢政府部门给予的一些帮助。比如:在搬家的当天,因考虑到老张家有三位老人,陆辉特意安排了四名志愿者上门帮忙。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还有街道动迁办帮老张一家争取到预支70万元补偿款,用于为87岁的徐老伯购买一套商品房作搬迁后的安置之用。


另外,老张家还有一套重达1.5吨的鱼饲料加工设备,因为这套设备是自主发明的,一时之间也不舍得扔掉,街道办就为其找到一个临时仓库进行存放。


这些看似小事,却帮助张新国一家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使官民关系更为和谐。


当年那个扬言要1亿补偿的上海人,坚守14年,最终一分钱也没多赚

参考资料


1. 马路中间“钉”14年 上海最牛钉子户终搬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2.上海钉子户张新国:硬抗14年,扬言要1亿赔偿,最终却一分没多赚-柘城网


-END-


作者:理理


编辑:墨浓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