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水貂养殖可行性报告(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评价报告(上篇))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2|点击次数:

(摘自《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4期)


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评价报告(上篇)

一、引言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未来1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教育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指明了方向。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指出,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得到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命题课题研究组于2014年成立,从那时起,课题研究组每年推出一本高考英语蓝皮书,对当年的全国高考英语试题进行评介,至2019年已发布6篇评介报告。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全国高考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于7月7日和8日成功举行。在高考结束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课题研究组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经过潜心研究,于日前推出第7本高考英语蓝皮书,即《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评介报告》,对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统一考试10套英语试卷的结构、题型及内容进行统计和评介,为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和出题机构提供参考。

评介报告指出,2020年的高校招生工作早已顺利结束,意味着考试也完成了的使命。此处列举高考英语有多少优点没有什么意义;倒是有必要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给下一步的命题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二、总体情况


评介报告收集了2020年10套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即全国I卷、II卷、III卷、新高考I卷(山东省)、新高考II卷(海南省)和上海卷、天津卷、北京卷、江苏卷、浙江卷。其中上海市、天津市和浙江省正在试行包括英语笔试的一年两考。北京市和山东省试行仅听力部分的一年两考。评介报告不涉及前三地于全国统一考试时段之外所使用的试卷以及后两地单独试行的听力考试部分。

评介报告指出,2020年的全国高考英语在试卷数量上有所增加;山东省和海南省纳入“新高考”试点范围,分别采用全国新高考I卷和II卷,但并非属于所谓自主命题范畴(除了山东省听力尝试一年两考)。与最近几年的情况相比,全国I、II、III卷在结构和分值方面没有任何变化;新增设的全国新高考I卷和II卷不再包括短文改错题,写作部分增加了一项“读后续写”,各部分的分值与全国三卷有所不同;浙江卷将2019年写作部分第二节的“摘要写作”重新换为“读后续写”。

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评价报告(上篇)

三、试卷评介


评介报告对所收集的10套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分别进行了评介,主要内容如下:

1. 全国I卷

准确地说,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包括5份全国试卷,即以往历年的I卷、II卷、III卷和分别为新近列入高考改革试点的山东省和海南省编制的新高考I卷和新高考II卷。从总体上看,全国试卷(以及部分省、市自主命制的试卷)完全采纳了以篇章为依据的测试理念。另一方面,自2014年高考英语全国课标卷取消了以句子为语义单元的单选题以来,全国英语试卷趋于固守一成不变的题型构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应试教育的因果关联。

就测试内容而言,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的选材时代感强,体裁多样,内容比较丰富。选用的材料在文本质量方面较2019年有明显改善,没有出现因改写而导致的篇章凌乱。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的完形填空题,所选短文谈的是作者因长期对自家孩子谎称玻璃门是窗子的事而产生的忧虑。该文折射出西方家长对说谎后果的担心与中华文化理念的不同——作者担忧的是孩子长大后可能由于不拿机会当“门”看而妨碍他们对身边资源的利用,而不是担忧自己的行为会误导孩童养成撒谎的坏习惯。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国政府高官可以公开对在校学生炫耀撒谎历史却不显露出丝毫羞愧。

就语言难度而言,若以篇章理解为衡量尺度,阅读部分的B篇短文是非常难懂的。这是一篇结合个人阅读习惯深入探讨个人成长与重读经典之间辩证关联的思辨类议论文。重读经典书籍是中学生难以感同身受的话题,更谈不到借助外语去理解就此话题的深入论证。课题研究组曾借助简答题方式考查在校英语专业2020级大学生对该文的理解,在不限定时间的情况下答对率不及三分之一,且那些本科生不能理解的部分均为文章的关键细节。幸好,目前几乎所有英语试卷基本上以选项判断方式考查阅读理解,试题的难度可以通过选项的设置而有所调控。例如在针对该文设问的四个选择题中,有两个反映宏观层面的理解(如24题和27题),一个聚焦于具体细节(如25题),如此可以淡化对原文的理解强度。然而,针对最后一段当中“currency”词义的提问(见26题)却须依据对本段落中心思想的把握。该题所设答案Reward(B)其实并不正确。currency在上下文中的意思是读者对获赠书籍的尊重,相当于tribute之意;至少也应该用respect来表达比较合适。而用reward表达其授受关系却恰好相反。不客气地讲,出现如此纰漏,要么因为出题者对文章理解不够深透,要么因为其对同义表达缺乏推敲。不过由此也折射出该文章的深奥程度(见原题第三段)。

While I tend to buy a lot of books, these three were given to me as gifts, which might add to the meaning I attach to them. But I imagine that, while money is indeed wonderful and necessary, rereading an author?蒺s work is the highest currency a reader can pay them. The best books are the ones that open further as time passes. But remember, it?蒺s you that has to grow and read and reread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your friends.

2. 全国II卷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的构卷与分值与全国I卷和III卷完全一致,所采用的语言材料在文本质量方面普遍较好,尤其像第二部分“七选五”关于表情符号的短文,语言表述相当严谨。在高考材料被后续考生反复“刷题”的现实情况下,试卷上的高质量文本也会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发挥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

若就高考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再利用的价值而言,阅读理解部分的C篇短文可以引发学习者对西方裘皮时装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文中隐含的观念和逻辑错综复杂,中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首先,基于生态保护的理念,西方社会业已形成了对穿戴动物皮毛时尚的抵制;如今人为引进的海狸鼠在美国一些地方泛滥,有关部门鼓励予以捕猎。该文号召大众摈弃兽皮一律不可穿戴的理念。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逻辑上的悖论:消灭海狸鼠这一外来物种非要通过放开时装业对“貂皮”的禁忌来实现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当代英语的使用确实存在一种省略常用功能词(有称虚词者)的倾向。然而,断然缺省也可能造成语病。例如阅读理解D篇的开头“I have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for libraries. I have (it) for as long as I can remember.”第二句里的it是不能缺省的,因为两个前后关联的句子正是靠这个代词在语篇上得以衔接的。

3. 全国III卷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II卷的构卷与分值与全国I卷和II卷完全一致。与2019年的情况类似,全国III卷所采用的语言材料仍然没有明显的语病或表达方式不当的问题。这大概与该试卷的功能定位有一定的关联。事实上,鉴于高考在整个教育体系内的双重功能(即为高校选拔人才和为基础教育服务),外语科目的测试原则应该包括稳定且规范的测试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测试手段。近几年的情况表明,全国III卷较好地践行了前者。就后者而言,全国诸卷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至少应逐步落实测试题型的不可预测性,从而在测试后效方面与教育部关于取消“考试大纲”决策的目的相辅佐。

4. 全国新高考I卷(山东省)

2020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增加了全国新高考I卷,为新近列入全国高考改革试点的山东省所使用。全国新高考I卷的构卷与分值与全国I、II、III卷有所不同。山东省高考英语成绩当中包括听力分数,该成绩来自该省独立组织的一年两次听力考试。就时间分配而言,不包括听力部分的全国新高考I卷与其它全国卷相比在答题强度上有所降低。此外,完形题的答题点为15个(而非全国I、II、III卷的20个),也为选择题部分的答题减少了负担。当然,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时间可能被指望用于第三部分的读后续写。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权衡,一是同为选择题的阅读理解每小题分值与完形部分每小题分值相差的比其他全国卷更悬殊一些,关于这样的分数权重配置有何考虑?二是将读后续写作为分值较高(为25分)测试题型使用的合理性问题(详见下一节关于海南卷之后的讨论)。

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评价报告(上篇)

5. 全国新高考II卷(海南省)

2020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增加了全国新高考I卷和全国新高考II卷,后者为新近列入全国高考改革试点的海南省所使用。全国新高考II卷与I卷(山东省)在题型和分值方面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试卷包括听力。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卷的第四部分(写作)和山东卷的第三部分连内容都是一样的,都纳入了一种被称为“读后续写”的读写结合类题型。应该说,运用外语进行读后续写是一种综合技能。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运用读后续写的方法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从中提高动笔表达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路径。然而,作为终结性评价的高利害考试,高考英语采用读后续写考查书面表达,而且赋予它较高的权重(25分,占总分的六分之一),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必要予以权衡。

若从测试效度考虑,读后续写也许被认为能够考查学生的想象力或创作能力。但基础阶段英语书面表达技能的养成毕竟是有限的,合理的测试要点通常体现于准确表意的层面,而非创作性写作。这里需要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高考英语成绩的信度问题。像高考这样决定考生获取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机遇的选拔性考试,保证分数的一致性(即信度)是第一位的——即便出于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录取机制将纳入多维评价要素,但统一考试本身作为录取要素之一的价值仍然在于提供经过统一标准的度量而产生的评价结果。

从高考的整个测试评价过程来看,保证读后续写成绩信度的关键并不全然在于考生能力的发挥,而更多在于众多阅卷考官能否遵循明确一致的评分标准。通常,批阅者对读后续写成果的看法难以避免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甚至考官们评价写作成果的维度也可能不尽相同——有人或关注语言质量、有人或在意情节的合理性、甚或有人专门欣赏后续故事的出其不意。由此可见,不同阅卷者面对同一作品有可能赋予不尽相同的分值。这种情况至少与高考英语试卷其它部分的测评原则大相径庭。就此问题,出题机构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而非满足于简单的为改而改。

6. 上海卷

2020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科目仍在试行一年两考。每次考试分为笔试和听说测试两部分。笔试部分采用闭卷形式,要求考生在120分钟内完成,试卷满分为140分;听说测试部分单考,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试卷满分为10分,实际考试时间为20分钟。笔试部分的卷面成绩和听说测试部分的卷面成绩相加后形成考生最终的高考英语成绩;两次考试的成绩由考生选择较高的一次作为英语科目的总分。上海卷不同于其他试卷最显著的地方是句子汉译英,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语测试的良好效度。

7. 天津卷

天津市的高考英语总分为150分,在全国统一考试的时间只进行130分的笔试,20分的听力考试另安排时间进行。本评介报告仅涉及天津市与全国高考同时间进行的笔试考试。2020年7月份的高考英语天津卷仍由少量以句子为语义单元的单选题和其它篇章文本试题构成。

与历年情况相比,2020年的高考英语天津卷在文本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改善。语言材料的选用也比较丰富多样。在试题类型构成方面,考虑到单独举行的听力考试均采用选择题的情况,天津市高考英语的选择题比例是2020年所有试卷当中最高的,占到了77%,而全国所有试卷的选择题平均值为66.1%。出题机构应该意识到,高考英语过多采用选择题已经对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文本选材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第三部分“阅读表达”一文所反映的西方文化成见,即长兄给一个人童年时期成长带来的压力,这与中华传统文化里长期灌输的手足之情大相径庭。当然,英语原文所承载的毕竟是作为其根基的西方文化,但是一个人在社会及学校里的成长未必非要摆脱兄长的阴影才能成就。基于该篇短文所内含的负面情绪,围绕故事情节的问答题会潜移默化地加深消极的印象。针对此类文章的处理,若能以适当方式予以说明或提示会更好一些。

此外,单选题部分的第14小题若将题干里的its改为their就更加合理了(见原题):

14. The dancer’s incredible performance had the audience on its feet for 10 minutes at the end of the show.

A. being clapped

B. clap

C. clapped

D. clapping

8. 北京卷

北京市高考英语的听力部分试行一年两考,因此不在本报告评介范围之内。就试卷结构而言,若包括听力部分的成绩,北京卷的选择题比例略高于全国10份试卷66.1%的平均值。应该指出,选择题的“欺骗性”比较大。例如2020年北京卷阅读部分所选的C篇和D篇文章,理解起来难度很大。让高中毕业生在规定时限内读懂它们是不现实的。然而,出题者可以将答案聚焦于表面的或概括性的理解;在考生方面,即便他们无从判定答案,甚至干脆不读文章,也可以随机勾画某个选项。用这样的题型考查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

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评价报告(上篇)

9. 江苏卷

2020年高考英语江苏卷仍延续历年结构。其听力部分与全国I卷相同,但分值为20分(不同于全国卷的30分)。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的总分为120分,也不同于全国其他地方的150分。在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界限的高校招生体制内,如此设置英语科目总分在招生录取的功能层面上没有任何特殊意义。如果说有,似乎就是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而已。

与2019年的高考英语试卷相比,2020年的江苏卷没有出现情节荒诞的应景之作(诸如2019年完形填空里那只凶残的雌鹤),值得肯定。应该说,江苏卷的选材是2020年9份试卷(不算上海卷)当中跟国内外形势发展最贴合紧密的,7月初的考试内容就包括了标志我国抗击新冠疫情传播取得初步胜利的节点信息,难能可贵。

为外语考试选用哪些类型的语言材料是有说道的。如果列一条负面清单的话,那些消极的、有悖公德的错误内容理所当然要坚决杜绝。除此之外,选材者还须对一些潜在不具备积极影响的内容保持警惕。总之,就像写诗须言志一样,始终要确保选材编题旨在弘扬正能量。在另一方面,外语测试还需考虑参试群体的感受。例如在面对国际学生的外语考试当中,考虑到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针对那些可能引发考生反感的话题也是需要格外小心的。

出于如上考虑,我们认为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的完形填空文本不太适合作为励志文章为人解读。首先,作者开篇第一段的说法就显示出其对不幸者缺乏同情心——似乎事业有成的John Wilson之所以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是因为小时候遭遇了那场事故,说得太轻松了。现如今,励志的故事比比皆是,拿当事人经历来说事也不算离谱,但是像作者这般叙事的漠然语气令人感到不适。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接受励志教育并非必须感受如此残酷的故事情节。与此文叙事方式多有类似的黑色幽默尚且是在玩笑语境下讲给别人,在高考这样严肃的平台上如此无端提及他人痛苦遭遇显然不合适。

10. 浙江卷

2017年高考浙江卷首次使用了读后续写的题型,后来在2019年6月的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上换用了基于阅读文本的“摘要写作”,2020年又复用了“读后续写”。该题型于2020年的全国新高考I卷(山东省)和II卷(海南省)得以采用,似乎得到相当层次的认可。然而,这种题型的优势体现在哪里,作为“先行先试”的浙江省并没有给出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不过从阅卷信度的角度考虑,读后续写题型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在此,评介报告就语言测试的信度原则进一步探究该题型的合理性问题。

所谓信度,指的是考试成绩(就高考而言,即考生所得分数)的稳定性。通俗点讲,就是考生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信度、效度、可行性这三者是建构一个合理考试必须顾及的关键要素:在确立了考试的合理性(即效度)和满足具体实施条件(即可行性)的前提下,信度就成为该考试应努力成就的技术性指标。

保证信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到试题的质量、施考的条件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就写作考试而言,在施考条件和考生能力发挥两个因素均已特定的前提下,成绩的稳定性既取决于试题设计也取决于阅卷评分,其道理不难理解。

一般来说,写作考试的提示及要求部分是保证信度的第一个环节,因为是它在规约考生的答题。第二步就要看阅卷者在给考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分时能否坚持统一的标准。具体来说,评分标准的一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众多评分者依据同一标准给各自审阅的作文打分;二是评分者本人在整个阅卷过程中始终依照同一标准给其审阅的作文打分。可以想象,两者落实起来都不容易,足见保证作文评分标准一致(即信度)的复杂性。也正因为如此,写作考试的评分标准通常是比较详尽的。

读后续写题型的缺陷恰恰就出现在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这个环节上。难以回避的矛盾是,如果事先确定了准确、一致的阅卷标准,读后续写就失去了鼓励考生编造故事的意义;而没有了评分体系的规约,给作文评多少分就只好依据每个考官的主观判断了。这样的测试机制又怎么能够保证评分信度呢?要知道坊间一直有差一分就甩掉多少人的说法。

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忧,浙江卷在推出读后续写题型的当初(2017年)就在试卷上明确要求考生在续写内容里“(2)至少使用5个短文中标有下划线的关键词语”,并要求“(4)续写完成后, 请用下划线标出你所使用的关键词语”。

既然已有要求,以此为依据的评分机制一旦流传,必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衍生出类似于对付八股文考试一般的应试技巧来,形成意想不到的事与愿违。

(未完待续)


(摘自《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4期)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