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毕节养殖(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4|点击次数:

金秋时节,漫步乌蒙大地,感受乡村蓬勃朝气。

美丽的家园里,白墙青瓦、院坝整洁, 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为美丽中国增添新景;

兴旺的家园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风生水起,农文旅一体融合发展遍地开花;

和谐的家园里,上墙入心的村规民约,将文明新风传到千家万户,滋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

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毕节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产业更兴旺、人居环境更美、基层治理更有效。

产业为本

夯实农村发展促振兴

正值魔芋采收季,走进赫章县松林坡乡大梁子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魔芋。村民甘富正忙着组织村民采挖魔芋,不一会儿,一个个大魔芋接连出土。

“魔芋最好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挖最好,这样可以保持魔芋的干燥,不容易腐烂。”看着一筐筐新鲜的魔芋,甘富自信地告诉记者,“多的不敢说,亩产三吨没问题!”

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近年来,为推动群众持续增收,松林坡乡以家庭农场的形式,鼓励当地群众发展魔芋种植。几年过去,甘富不仅将自家100余亩的普通农田种成年产值200余万元的“高效田”,还示范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民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魔芋小王子”。

山腰上果树茂盛,草丛里鸡鸭觅食,蜂箱旁群蜂飞舞……走进毕节市广大乡村,农民既有见效快的养殖产业,也种植周期长、效益高的林果产业,“长短结合”让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元,增收支撑更牢固。

截至目前,毕节市蔬菜产业已完成种植180.25万亩、茶叶产业投产茶园达43万亩、食用菌产业已完成种植9.12万亩、中药材产业已完成种植119.65万亩、马铃薯产业已完成种植436.42万亩、肉牛产业已完成出栏18.05万头、家禽产业已完成出栏1503.08万羽。

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产业兴旺的乡村,孕育着无限生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出现在广袤的田间地头,依靠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流转土地、购置蜂箱、引进蜂种,开始养蜂创业,蜂蜜年销售额达到了100多万元!” “时与势”的契合,让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在乡村找到了干事创业的丰饶土壤,实现了自我价值。

形魂俱美

和美乡村焕发新颜值

平坦洁净的水泥路穿越村庄,特色民宿点缀其间,连片产业遍布村落,文明村民热情好客……时下,走进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生态美景。

“我们村住着可安逸呢,来玩的游客都羡慕我们!” 祥和农家乐老板刘勤军笑呵呵地和记者说笑。

近年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丘林村告别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历史,村民刘勤军也回乡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10余万元。

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同时,丘林村还发展了3000余亩经果林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打造了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每年吸引10余万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是乡村振兴工作对农民群众美好生活盼望最好的回应。

坚持以生态宜居为重点,毕节市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村容整洁的小提升,到生态宜居的大改善,形神俱美的乡村环境,成为乡村振兴最大的优势和底气。

人居环境美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每到避暑时节,位于百里杜鹃普底景区腹地的颖川村总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迁徙”而来避暑旅居。

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这里气候凉爽,村容村貌整洁干净,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活动也很丰富,我一住就是几个月。”来自重庆的游客王芳林对颖川村凉爽的天气、良好的民风赞不绝口。

目前,颖川村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直接和间接带动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治理有效

构筑善治和谐新农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中,乡村治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也随之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新机制。

时下,走进纳雍县鬃岭镇小屯村,干净的柏油路在寨子里蜿蜒,庭院绿荫满园、花香扑鼻。

从过去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垃圾靠风吹到如今的整洁有序、文明和谐,小屯村的巨变,始于“七人议事小组”的组建。2009年以来,针对乡村自治动力不足、群众发展观念落后等问题,小屯村探索创新了以党建为引领的“七人议事”自治机制,组织协调开展小康示范村建设,描绘出道路硬化、溪流净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寨容美化的“小屯画卷”。

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现在各家各户都精心装扮庭院,比拼家园‘颜值’。”村民龙从详骄傲地说。

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导向,毕节探索了乡村治理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为实现垃圾“变废为宝”,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创新开办“垃圾当铺”,引导和鼓励村民用垃圾兑换日用品,不仅给村民带来了方便实惠,还有效解决了村庄脏乱差的问题,为推动形成民事民议、群建群治、争先争好、共创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以前,家里的废纸壳、易拉罐、塑料瓶,大家都当垃圾丢了。现在都舍不得乱丢,得收好拿去村里面兑生活用品。”自从村里面开了“垃圾当铺”以后,村民杨树文高兴地说,家里吃的盐、味精、酱油等,基本上都是用垃圾去兑换的,在生活用品上省了不少钱。

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毕节市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一次次为民服务中,一项项民生工程中,毕节各地探索了大量鲜活治理经验,以“自治”凝聚人心、“法治”规范治理、“德治”春风化雨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在此基础上,毕节还不断强化思想建设“铸魂”,建成一批村史馆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地,深化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和美乡村、和美家庭等,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

东风吹来田园新,如今的毕节,乡村由“一处美”变成“一片美”“外在美”转为“内在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一个个美丽村庄正在乌蒙大地上澎湃出无限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王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李凯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