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吉林养殖回收(吉林白城:振兴肉牛产业 全力向牧业强市转型)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5|点击次数: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了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十花道乡张淑文家,正在院子里喂牛的张淑文告诉记者,她饲养的品种是通榆草原红牛和安格斯黑牛。张淑文说:“我家养牛就养了7年,现在自己家的庭院里建了2个牛舍,养了63头牛,十一月份的冬季,农村地里的粮食都收完了,我们就把大一点的牛赶到大地里去放养,小一点的牛就在家里喂养。在大地里放养的牛能自由自在地找秸秆和收地时落下的玉米吃,这对地和牛都有好处,牛排出的粪便直接就落到地里,培肥了地力,牛通过在大地里散放,增加了运动量,对生长和防疫都有好处,仅养牛一项,我们家每年纯利润最少就能收获10万元以上,我们早就迈入小康水平了。现在,我们家是养着肉牛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序列中了”。


吉林白城:振兴肉牛产业 全力向牧业强市转型


  张淑文的养牛经历代表了吉林省各地农民在种好粮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优势的秸秆资源、粮食饲料资源和广袤的黑土地,养殖肉牛等经济动物。特别是2021年,吉林省实施了“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更是增强了广大养殖户的信心。
  企业带动,农户养牛致富有“奔头”
  坐落在通榆县十花道乡的吉林省吉运农牧业有限公司是2017年建厂,当年建厂,当年投入运营,现在厂里存栏基础母牛17000头,12个乡镇里有406户农民饲养该厂提供的基础母牛6054头。公司总经理张颖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挑选有能力会饲养的农户或者合作社饲养我们的肉牛,农户一般都是饲养在10头左右,一年纯利润能达到7-8万元。我们给农户发放基础怀孕的母牛流程是:一头怀孕母牛交给农户是23000元,农户只需拿出20%的资金,其余部分,我们公司反担保,到银行贷款80%,母牛生小牛后,在小牛长到520斤左右时,我们每头牛按10800回收。这样做,农户风险小,公司风险小,银行风险也小,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张淑文说:“我们养殖户背后有吉运公司支持,不怕牛卖不出去,我们养牛致富有奔头”。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吉运公司基础母牛将发展到10万头,更多地是发展周边乡镇农户养殖,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养殖肉牛带来的红利。
  通榆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夏春普科长介绍:“到目前为止,通榆全县肉牛养殖达到19.8万头,其中:西门达尔牛14万头,安格斯牛27000头,通榆草原红牛10000头。“十四五”末,全县肉牛将发展到80万头。”
  合作社助力,养殖肉牛利润高
  通榆县吉旺养牛合作社理事长郑海涛向记者介绍:“我是从2018年4月份,在吉运公司的支持下开始养殖肉牛,目前,合作社存栏784头,今年,合作社出栏肉牛236头,从2018年到现在,合作社每年养殖肉牛的利润都在150万元以上。合作社现在有六户社员在这里打工,这六户社员还牵来53头肉牛让合作社代养,每头牛的利润都在5000-8000元不等,他们在这里打工,每年还有3-5万元的收入,给合作社社员代养的牛,我们基本不收取他们的任何费用。合作社的社员和周围农民都愿意到我们这里来打短工,打短工的工资是每人每天150元。”今年60多岁的杨继武老人在合作社里打杂工,按天算钱,他也牵来了5头肉牛请合作社代养。他说,我的牛放到合作社里代养我放心,每年得到的利润都很稳定还增长,我在这里打杂工也很舒心,我是眼瞅着养殖肉牛去振兴。”
  记者在通榆县吉旺养牛合作社看到,合作社养殖肉牛的品种安格斯占的比例比较大。记者在询问饲养员时得知,安格斯肉牛好喂、好放,长肉快,体躯矮而结实,肉质好,出肉率高。目前,通榆县现有养殖肉牛的合作630家,这些合作社极大地带动了全县农民养殖肉牛的积极性。
  突出“四化”建设,打造白城向牧业强市转型
  2021年,白城市委、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秸秆变肉”“千万头肉牛”发展决策,成立了“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 以工业化思维、项目化措施抓热肉牛产业发展,突出“四化”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发展肉牛150万头。截至目前,全市肉牛饲养量发展到43.9万头,同比增长55%,其中存栏37.3万头,同比增长66%;出栏6.6万头,同比增长12%,初步形成了头部企业引领、“小规模大群体”支撑、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突出“良种化”繁育。建立财政补贴机制,对使用每剂30元以上优质冻精的,补贴50%,最高不超过50元;对使用性控冻精的,每剂最高补贴100元,降低养殖户冷配成本,推动从源头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肉牛种源供应基地。目前,白城德信公司拥有种公牛194头,比年初多32头,增长19.7%;年产冻精300万剂,占全省近40%、全国近10%。同时,强化企学研合作,推进和合牧业高档牛基因育种工程,通过胚胎移植成功育出纯血和牛300头;吉运公司国内顶级的安格斯牛纯繁基地计划明年建成。
  突出“规模化”养殖。壮大龙头企业,形成标志性示范,通榆吉运安格斯基础母牛存栏量居全省前三,支持和合、吉天然向万头规模迈进,其中和合牧业累计引进澳洲、南美洲优质基础母牛6000余头,现存栏8000头,计划年底新入场5000头。打造标准化园区,支持鼓励村干部带头养牛,推进“出村入园”建设,带动全村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打造“千牛村”30个、“万牛镇”14个,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养牛轨道。创新园区建设模式,通榆县整合资金4.7亿元,规划建设2000头肉牛标准化养殖园区10个,像抓工业标准化厂房和孵化器一样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租赁给养殖主体轻资产养牛。目前,全市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发展到4个,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主体发展到1700余个,存栏量超19万头,约占全市存栏总量的50%。
  突出“精深化”加工。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科学布局屠宰加工项目,投资5.8亿元的吉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快速推进,计划明年5月投产,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建成区域规模最大的肉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及牛肉储备中心库。和合10万头屠宰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计划明年底投产运行。加快由卖牛向卖肉、卖食品转变,提高肉牛产业附加值。
  突出“品牌化”打造。用好通榆草原红牛、通榆草原红牛肉、敖牛山黄牛、万宝敖牛山黄牛肉4个肉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取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打造具有白城特色的肉牛品牌。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牢牢守住无疫区底线,打牢品牌发展基础。积极参与“吉林肉牛”品牌推介联盟,借助白城与长春、嘉兴等合作契机,支持企业在域外建设品牌专营店、展销专区,有效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