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西安养殖基地(百年山乡巨变梁家河:黄土地上新农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5|点击次数: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玲 陕西延安报道

  知青岁月为梁家河烙下的印记,延续至今,影响至今。无数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感受曾经的火红年代和新时代的乡村风采。

  这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小村落。

  雨后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蜿蜒流过,岸边散落着依山而建的一些窑洞。窑洞外面,曾经峭立的黄土山已经被植被覆盖,满眼葱绿。

  沿河的道路上,不时能见到游客的身影,一队一队的小学生穿着八路军军装整齐列队,来自银行的职工统一穿着红色T恤,知青院沼气池旁边熙熙攘攘,村史馆大院内入党宣誓声此起彼伏……梁家河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热闹。

  这个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插队的村庄,如今是延安乃至全国的网红村,吸引着无数人来此感受曾经的红火年代和新时代的乡村风采。

百年山乡巨变!梁家河:黄土地上新农村

  摄影/郭玲

  知青窑洞记录不平凡岁月

  8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他惊奇地发现,当地农民不住土房子,而是住在土洞里。斯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种被陕北人称作“窑洞”的建筑:“他们先在灰褐色的山坡上挖一个截面,然后向纵深挖掘,住在这里竟然冬暖夏凉。”

  陕北黄土高原是一块举世闻名的红色土地,延川县同样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陕北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最先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会师的地方。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不平凡的窑洞。延安时期,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和普通百姓一样都住在窑洞中,延安窑洞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了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容纳了中国革命的一大批精英。

  作为黄土高原的产物,延安的窑洞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紧密相连。窑洞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更是陕北人的生活。

  如今的梁家河村,仍然能看到这样的窑洞,历史似乎就在这里定格,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知青窑洞。

  梁家河村史馆的档案中写道,1969年1月,梁家河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迎来了15名北京知青,他们和乡亲们一起耕田种地,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吃“团子”(玉米面窝窝),梁家河的山山洼洼留下了他们劳动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北京知青从耕田种地、打坝筑堤到养猪放牛、缝衣做饭,学会劳动、生活的同时,逐渐成为村里的壮劳力。

  习近平就是这15名北京知青中的一名。村民张青远和刘金莲夫妇家,是习近平当年到梁家河的第一个住处。当年的窑洞还在,窑洞的主人、70岁的刘金莲也依然住在这里,虽然子女和孙辈都已经长大,很多次想接刘金莲到镇上生活,但是刘金莲却一直守着这方窑洞。“现在生活好着嘞,这两天儿子还来看了我,给我送了东西,我就是舍不得走,想守在这儿。”

  走在村中,坝淤地、知青井、磨坊、代销店、铁业社、沼气池,都还呈现出原来的模样,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流转;村史馆、苹果示范园、现代化养殖基地、特产专卖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又都见证着这里新的变化。

  这一切,连同刘金莲守着的知青窑洞一起,成为梁家河村知青文化体验园的一部分。

  如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梁家河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平均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研学的游客近百万人。

  梁家河村史馆所在的梁家河村支部委员会和梁家河村村民委员会大院里,“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习近平”几个大字最为显眼。知青岁月为梁家河烙下的印记,延续至今,影响至今。

  “这是一个记载初心、触动灵魂的地方。站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大院里,来自延安市一家银行的员工正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带队的负责人这样解释他们将主题党日选在梁家河的原因。

  梁家河村的村民们,也因为吃上旅游饭而有了新的生活。

  在几年前梁家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石春阳以《乡村旅游使我村走上致富路》为题做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中,他曾经这样讲述了梁家河村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故事——

  面对越来越多游客从全国各地来到梁家河,梁家河村特别聘请了一流的专业设计人员,为村子量身打造,把乡村旅游开发与扶贫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在村主干道两旁栽植刺柏、河北杨4000多株;在河道两侧和农户门前院落种草40000平方米,在村间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7盏。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全村166孔窑洞、70间平房实施全面改造,新修、改造厕所64座。完善了村子产业功能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史馆,新修停车场3处、公厕4座,开发知青文化旅游景点6处,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围绕乡村旅游,在县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对群众进行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技能培训,提高了村民的创业意识,提升了创业能力。梁家河已发展“农家乐”6家、乡村旅舍1家、工贸公司及梁家河土特产品牌营销店各1家。

  时至今日,梁家河村的知青文化与陕北文化魅力有增无减,为村子带来的效益不断增加。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梁家河旅游服务产业综合收入突破2000万元,安置就业200多人。

  刘金莲就在自家院子窑洞旁边开了个小卖部,出售自制鞋垫和手工艺品。有时被游客认出,老人也会开心地和大家聊聊天,讲讲过去的故事。她还学会了用手机上网,不仅会用微信和孩子们交流,还可以用二维码收款。

百年山乡巨变!梁家河:黄土地上新农村

  改变 梁家河村先后建起党员活动室、村民活动广场、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不仅令村貌焕然一新,更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摄影/郭玲

  村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

  知青院是每个游客到梁家河村都要去的景点,院外的沼气池,是陕西省建成的第一口沼气池。沼气池旁边窑洞的外墙上有一幅手绘的宣传画,上面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红色大字。

  40多年前,梁家河村修建起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并以此为样板相继建成42口沼气池,解决了村民烧柴和照明的问题。这里,点燃了陕北第一盏沼气灯。

  1975年7月,陕西省农林局、科技局在延川县召开全省沼气利用推广现场会,梁家河村作为示范观摩点,介绍了先进经验。

  著名作家曹谷溪1975年曾赴梁家河村采访,并撰写了长篇通讯《取火记——延川县人民大办沼气见闻》,发表在《延安通讯》头版头条,反映的正是这一故事。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回忆起当时的采访经历,依旧深有感触。

  他在文章中曾经有过生动的描写:“人们看见沼气开关一扭,划一根火柴,灯亮了,比六十瓦的电灯还明亮,再划一根火柴,灶堂内蓝色火苗呼呼直往锅底上扑,用不了吸两锅旱烟的工夫,刚倒进锅里的两三马勺凉水,就开得水花直冒……”

  点燃了陕北第一盏沼气灯的梁家河村,从一方小沼气池出发,发展出梁家河200立方沼气示范工程,如今已经形成“以果定沼、以沼定畜、以畜促果”的“果(菜)—沼—畜”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这一工程年产沼气7万立方米,发电12万度,产沼渣100吨、沼液1600吨,可为梁家河流域千亩苹果园提供有机肥。

  站在山顶俯瞰,壮观的山地苹果园一览无余。

  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是它原来的状态,恶劣的自然条件也限制着它的发展。

  村里的变化是随着延安的退耕还林而发生的。退耕还林使延安的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也使得梁家河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苹果产业与水产业都是在此后进入当地人生活的。

  5年前,冯涛回到家乡成立了梁家河衡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打手工酿造醋。公司采取“村企合资+企业运营”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出租形式和梁家河品牌使用权入股,村集体占股51%。两年前,梁家河衡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二条产品线——梁家河饮用水上线。两条生产线2020年合计带来200万元以上的营业收入。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梁家河村乃至周边村的群众就业。

  冯涛的创业经历是梁家河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梁家河村集体发展了高标准优质苹果园,办起了乡村文化旅游公司,建起了现代设施蔬菜大棚,村民吃上“生态饭”和“旅游饭”。巩保雄介绍,梁家河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仅发展苹果产业就近800亩,年产值达130万元。

  去村里“上班”

  早上到梁家河村“上班”,晚上回到文安驿镇上生活,已经是很多梁家河人的习惯。

  2013年7月,延安市遭遇了一次持续强降雨,梁家河80%农户的窑洞受损,部分窑洞坍塌。灾后重建时,当地政府决定实施移民搬迁,梁家河村100多户人家陆续搬迁到文安驿镇上居住。

  重建后的梁家河村,先后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卫生室、村民活动广场、社区警务室、图书馆、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随着2015年梁家河村成立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很多村民转变身份成为员工,60%以上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白天,他们来到梁家河村里,依靠开办农家乐、景区小卖部、特产专卖店等谋生,晚上再开车或者坐车回到镇上生活。

  “两边都是家,我们既可以住在村里,也可以住在镇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上,售卖土月饼的夫妻俩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是满足。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梁家河村口还建起了大型停车场,几十辆电瓶观光车往来接送游客,又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梁家河村的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1634元。如今的梁家河,许多窑洞都变成了平房,文安驿移民搬迁工程给梁家河村民建起了4栋水、电、暖齐全的楼房,社区里还有幼儿园和小学。梁家河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梁家河村围绕全面小康示范村目标,积极打造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三观”教育基地以及美丽乡村示范基地。接下来,梁家河村将重点依托改革政策,激活资源资产,确保村民收入稳中有增、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不久的将来,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又将迎来既有颜值又有内里的新变化。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7月下旬刊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