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全椒赤镇龙虾养殖位置(“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6|点击次数:

驱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有关小龙虾的广告,路边的塘埂放眼望去虽一番冷清,但塘里是有小龙虾在栖息着的,只是阴雨连绵的天气耽搁了它正常的出塘。或许有人要问,2月中旬就有小龙虾养成了?一般不是要到5、6月才是上市季吗?这一切要归功于我们今天采访的主人公,他积极的设想和成功的实践为这里的小龙虾养殖开辟了全新的模式,也为自己赢得了“虾王”的称号。

时隔一年多,在3月12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开幕之际,“龙虾中国行”来到位于赤镇的全椒小龙虾合作社,在这里我们又见到了王如峰。短暂的寒暄之后,我们提到了进来时看到的堆积成山的饲料,由此话题顺利的展开并进行了下去,再加上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王如峰更是表示有很多感悟想要说一说。

养殖的成败决定在什么地方?

水产养殖网:您怎么看待近年来小龙虾养殖的大体情况?

王如峰:近几年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发展是很快,我也走访了很多地方,像南方的货运去山东远远不够,北方的市场消费大,南方也是如此。我去年九月份去海南,在一个县城里就看到了盱眙十三香龙虾和湖北潜江油焖大虾,这两家连锁店已经进驻,说明全国都在做。真正的红火也就是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这几个相邻的省份,其他地方缺口还是很大。通过这几年来我跑的情况来看,市场行情还是有的。

但亲自调研、走访的这几年,加上我所知道的相关企业,从中也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这其中成功(含保本)的只有30%,亏损的竟高达70%。面积小的几十亩,300亩以内吧,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像500亩、上千亩亏得是很惨的。

有一次考察参观时,我发现一个仓库里有多达13种药品。曾经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在世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虾子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药水毒死的。那么多药不断的在用,循环大剂量的在用,那不是正常水在养虾,而是药水在养虾。今天看这个虾子有点发病了,需要用点抗应激的药增强体质,例如维C、氨基酸;用着用着水坏了,又用来消毒、解毒;杂菌上来了又开始着手杀菌。这么做实际上百害无一益,一是增大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二是降低了龙虾的品质。

大面积养殖还面临销售的问题。市场是很好,但在没有形成市场之前,你的价格却不如别人。像我们这块,从南到北所有的贩子都在这里,而你就算有一两千亩的规格,都不一定能有贩子知道。虽然网络很发达,但是很多人还是没能做到,特别是前期。很多人认为我的虾子养出来不愁卖,是,但是卖出的价格不一样。比如20元/斤和18元/斤之间相差的2元就是它的纯利润,这也是降低效益的一个原因,没有市场。

还有很多老板用工这块,在外地的养殖厂会雇工,这需要慎重。像我自己在外地的用工,一个是从家里带人,二是在那负责生产的1—2个人是自己放心的人,三就是全程安装监控,以防万一。即使无法做到万无一失,但效果会好很多。总体来讲管理这块也是主要的。养殖的成与败,关键在于技术与管理。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实施田间工程

我们二郎口,也就是我这13500亩中,纯利润一亩5000元以上的能占到50%。全椒其他地方2000-3000元/亩都是很正常的。

总结下来,70%亏本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一是水源的条件、水质的环境、龙虾生存的环境、饵料的营养;

二是苗种,苗种死亡过大,前期价格高,所以先捡便宜的买,这里面成活率低,死掉的虾苗对水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存活下来的虾苗的生长,即使你后期养了,四月中下旬放苗,到了五月病害又发生了;

三是管理,管理不到位。例如水突然浑浊,在田里工作的人意识不到是什么原因,老板会让人一次性更换全部的水,造成大量应激反应;或因底部缺氧、某个指标超标引起的龙虾活动量变大,这时以为是饲料不够而加大投喂,只会使水质被残留的饲料所污染,最终影响龙虾的生长。亏就亏在这前、中、后期三个方面。

“369”养虾模式再升级

水产养殖网:我们都知道“369”模式是全椒的代表性模式,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模式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

王如峰:有。一个是微孔增氧,循环流水养殖;二是“秋繁冬养春卖”。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在“369”模式上升级产生的微孔增氧

微孔增氧高产高效,而且可以大面积的改造。例如100亩就用一个3000瓦的泵,想效果好的话最好50—60亩用一个泵,我们全椒后期大面积改造一直在推用微孔增氧。比方说你10个池子,哪怕你拿出一个池子做实验,如果成功了,其他的池子再改造一下。一台泵的总造价也就一万多块钱,包括砌池子在内,一个池子养50亩,用15000元来算,一亩才摊到300元。如果虾养的好,20元/斤也才15斤虾,更何况一亩田增加几十斤不是难题,使用过程中也极大减少了病害发生的几率,包括一些蓝藻、绿藻的生长。这样一来,整个总产量是很平稳的,风险减小了很多。

“秋繁冬养春卖”指九月份稻子收割完后,投放虾种,这是秋繁。春天卖是提高幼苗的产量和成虾的产量,掐在五月份之前要出来总效益的70%。这是围绕“369”模式走的,五月份之前收上来70%,避开了三大风险。

一是市场价格风险,前期虾苗虽价格高,但比后期几块钱一斤的虾苗好,后期价格虽降下来,但没有多少量了;

二是“五月魔咒”病害风险,提前收密度变稀,对剩余的养殖是有好处的;

三就是自然灾害风险。一些苗量不大,仅想把虾子养大的人,进入5、6月份, 为了养大虾肯定还在养。但夏季一到,大规格虾子发育变慢,而且很多发育成熟的经过一夏天最后可能逮不上来。更重要的是,汛期来临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而早期卖就避开了这三大风险,到了5、6月份开始清池后插秧,一点也没有风险。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微孔增氧池的建造

水产养殖网:用微孔增氧和不用在产量和管理上差别有多大?

王如峰:我用来做实验的100亩与其他的对比下来,综评差距在5万元左右,平均下来每亩相差500元。但这不是我的最终目标,今年我们准备把老池子里的微孔增氧的盘子全部拿上来继续改进 ,19年的产量可能更好。这些盘子都是我们自制的,放在各个角落,把水从这个地方吸进来,再排出去。中间是有隔埂把水隔开的,一直流到尽头,会有一个缺口,水流入缺口再回到这个地方,用曝气的力量将水抽过来,就这样完成循环。水是流动的,不存在死角,使水保持微流动。微流动养殖的溶氧、pH、水温都是不一样的,夏天高温时就把它开着不停,这不是为了增氧,而是为了降温,水活起来,水温就处于平稳的状态。

全椒成功的秘诀

水产养殖网:这边合作社去年的产量及效益如何?

王如峰:去年苗种亩产可达150斤—200斤,后期市场需求量小,就把苗卖到加工厂去了。去年量很大的,今年的量可能会更大。在去年以前,每亩也就在100斤左右。这些年我们一直着重苗种市场,秋繁苗的出现,并同时抓住两个岔口的时间使苗种的产量增加。投放虾种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防止品种退化。

苗种的产值平均下来,一般要按13元/斤算。早期价虽然高,但时间很短,也就一个礼拜的时间;后期卖给加工厂,就只能达上7—8元/斤。后期卖出的量远远大于前期的量,所以平均下来就是13—15元之间。

反过来新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前期价格高会让他们采取拖延政策,最终导致当年亏损;而苗种养殖户急于求成,想出高价但没人买,后期苗大量囤积,遭到市场压价,最终形成两败俱伤。所以开始就慢慢出售,比一开始卖高价,最后卖到几元一斤要好,价格要做到均衡。

整个合作社13500亩按每亩200斤算,虾苗大概有270万斤,平均按15元/斤算的话,总的可达4千万元以上。前年就农户从我手中出去的苗量就有90多万斤,接近100万斤;去年有60多万斤。很多养殖户现在不通过小贩子直接到塘口收购,塘口采购成活率相当高。

现在这个虾苗的规格在80—100尾/斤左右,而亩产的成品虾有100—150斤,整个产量可达到200万斤以上,平均价格在15-18元/斤。收虾的时候会用到专门的隔筛,将虾倒在上面,大虾留在上面,小虾就漏下去了,起到自动分拣的作用。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收虾时用来分拣的隔筛

水产养殖网:全椒这些年主要以售卖虾苗为主,在养殖不太顺利的大背景下,能谈谈你们成功有什么诀窍吗?

王如峰:从我们这里来看2000-3000元/亩太普遍了,50%以上可以达到5000元/亩。主要是早期的虾苗赚大钱。我们这里被批准为省级小龙虾良种繁育场,从这么多年来小龙虾良种繁育市场这块,可以说我们是赚大钱的。我们小龙虾搞良种繁育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这一块,我们把这个环节抓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我们这里的成功一是以家庭为单位,这就便于管理,夫妻两个搞个百把十亩田,包括用工各方面都比别人节省了很多。面积小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好管理、好生产,销售更是顺其自然。我们这里早期能卖到钱,就会先卖,首先它抓住了苗种市场,第二它抓住了早期的龙虾市场。

我说过一句话,哪怕市场再不好,赤镇人还是会赚钱的,全椒人还是会赚钱的。为什么呢?一是人员工资不需要,一般是夫妻两人搞得,这块就省掉了;网具这块不需要每年换新的,即使坏掉一点,缝缝补补依旧可以用,这个成本就省下来了;饲料这块,一旦价格下来了,他可以不去大量的投喂,可以使用黄豆、菜粕、小麦、玉米等等。一旦市场卖不掉还可以卖给虾仁厂,即使国内市场行情不好,但外围市场应该是存有空间的,还是要收取货源加工。所以价格再低,因为本身成本不高,还是能赚钱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还是有生存空间的。这个产业缺了技术,想要做起来真的很难。

水产养殖网:后期如果苗种市场饱和,你们将计划如何应对?

王如峰:未来市场肯定会饱和的。我们全椒这块区域在大规格虾中不是好的市场,因为老百姓的田块大小不一,开挖的环沟和耕作的标准不统一。一是这边环境不行;二是养殖户没有2—3年的时间是无法实现意识的转变。苗种市场饱和后转养大虾,这不是说养就能养的。最基本的问题是5月这关能不能挺过,重点是密度一定要稀。可以密度养稀一些,个头长大一些。

平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激发灵感

王如峰:曾经我们使用干运保湿的方法运送苗种,但收到的建议是带水增氧运输。但这么做两次成活率都很低,第一次甚至不到30%,第二次不到50%。而我们现在干运的成活率,10个小时以内能达到95%,这是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的。我还曾经给安庆太湖那边送虾,在敞篷货车上将虾子装好,码好箱子后,盖上公路上用于铺路的保湿材料,再上面用滑薄膜皮叠加,还需使用旧的,新的可能会隔气隔水,外面打水进不去。这样一来全部包装好,送去后立马在塘口放,结果相当成功。

养虾的这里面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琢磨,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把不同的东西总结在一起可能就是一个好的东西。本来说小龙虾是没有路的,现在慢慢摸索就形成了出路。我经常在田头转悠,一旦灵感出现,觉得可以这样来搞一下,就会在试验田地里试验一番。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想象与现实的差异,才能找出里面的问题,所有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日常的田间工作

整个采访过程中,王如峰都很积极的与我们交流他这些年来的实践经验,从1978年开始从事水产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相当于大半辈子都献给了这个行业,是当之无愧的劳模。他无不惋惜的说道,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也要随时准备好退居二线,前面的工作就要交由年轻人来做了。王如峰在“369”模式得到推广后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更加深入的扎根小龙虾,更加的投入于市场。他时常走在田间,思考如何提高效益、如何应对市场、如何推陈出新?他的最终目标一直都是共同富裕,让大家小家一起养好虾、过上好日子。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如峰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左)与王如峰

“0风险”的小龙虾模式再升级,微孔增氧、循环水、秋繁冬养春卖,亩效益可达5000

“龙虾中国行”走进全椒赤镇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