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如何养殖土拨鼠(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6|点击次数: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文案|小呆

编辑|土拨鼠的树屋

前言

丁鱥,科学名称为Tinca tinca(L),是鲤科中雅罗鱼亚科的一种,也被称为欧洲丁鱥、丁桂鱼、须鱥。

作为淡水底栖鱼类,丁鱥通常栖息在有丰富水草和泥质底部的缓流水域中。它能够适应低氧环境,是一种相对耐缺氧的鱼类。

并且,在冬季时,它可以进入深水区生活,展现了较强的耐寒能力。它通常在夏季产卵,并且成长速度很快。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它是杂食性的,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和腐殖质为食。丁鱥它具有杂食性和粘性卵的两个显著特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并且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鱼苗培育

为了建造适宜养鱼的池塘,池塘面积宜在1亩到3亩之间,池深应控制在1.0米到1.5米之间,同时也要方便注排水。

池底应该平坦,淤泥厚度不应超过10厘米。在放养鱼苗前15天,应将池水排干并曝晒2至3天,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完成消毒后,应施加3千克到4千克的生物渔肥,施肥量可根据池塘情况进行调整,老池塘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新池塘则可以适当增加。

施肥完成后,应将水注入池中,深度应为50厘米到60厘米,同时,透过60目筛绢进行过滤。

仔鱼在下塘时有灵活平游的能力。在同一池塘中放养鱼苗时,最好选择同一批孵化的鱼苗。不同批次鱼苗的放养最好相隔不超过3天。

在鱼苗下塘前一天,取少量的鱼苗(至少50条),放入设置在池塘内的密眼网箱中进行试水。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12小时后,检查鱼苗的活动状况,如果正常,即可放养鱼苗。鱼苗下塘前,可以使用鸡蛋黄或轮虫开口进行喂养。鱼苗的放养密度应该在8万尾至10万尾之间,每亩池塘放养苗的数量不应过多。

在鱼苗培育的前期,建议采用以豆浆为主的培育方法。放养鱼苗后,在每天每亩水面上加入2千克到3千克的黄豆,加水浸泡后磨成豆浆,分2到3次均匀地泼洒在整个池塘上。

一周后,黄豆的加量可以增加至每亩水面3千克到4千克。在重点区域池边附近3米宽的水面上喷洒更多的豆浆。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当鱼苗的体长达到2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开始适当喂粉末状人工配合饲料。在鱼苗培育的中后期,当鱼苗的规格达到2.5厘米时,可以开始喂食破碎的配合饲料,并养成鱼苗聚集到饲料盘上摄食的习惯。

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应该在40%到42%之间。每天应该喂食4到6次,日投饲率在3%到10%之间,可以根据天气、鱼的摄食情况等因素来调整投饲量。

在鱼苗入池后,需要每天早晚勤巡池。要注意观察水质情况,鱼的摄食、活动和生长情况。及时驱赶和清除鸟、青蛙等敌害生物。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为了保持池塘水质的稳定,需要定期进行补水。在鱼苗放养后一周,每隔3到5天就应该注入新的清水,每次应该增加10厘米到15厘米的水深,而在培育后期,水深应该保持在0.8米到1.2米之间。

一般来说,鱼苗需要经过30天到40天的培育,当体长达到3厘米到5厘米时就可以进行出池。出池后进入下一个阶段——鱼种培育。如果需要对鱼苗进行长途运输,出池前最好进行1到2次拉网锻炼,以增强它们的体魄。

鱼种培育

为了养殖出健康的鱼类,池塘的面积应该控制在5亩到10亩之间,池深应该保持在2.0米到2.5米之间,同时也要方便进行注排水。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池底应该平坦,淤泥厚度不应超过10厘米,在清塘消毒完成后,池塘应该注入0.8米到1.0米深的清水。

在放养鱼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丁鱥鱼苗的规格宜为4厘米到5厘米,放养密度为2万尾到3万尾每亩。

此外还应搭配放养规格为1.5厘米到2厘米的鲢鳙鱼乌仔,放养密度为800尾到1000尾每亩,放养比例为2∶1到3∶1之间。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为了供鱼类食用,可以选择粗蛋白含量为38%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粒径宜在0.5毫米到1.5毫米之间。

投饲方面,采用驯化投饲法,可以使用手动撒喂或者投饵机进行投喂。每天应该投喂2到4次,日投饲率在3%到8%之间,可以根据鱼吃食情况来适当调整投喂量。

在饲养期间,需要勤补水,保持池水深度在1.3米到1.5米之间。每隔15天到20天,应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宜为15毫克/升到20毫克/升之间。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每天早晚都要巡视池塘,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同时也要留意鱼是否有发病的现象、水质是否发生变化、水位是否有变动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做好养殖记录和用药记录。常见的鱼病主要是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等寄生虫病,需要注意防治。

成鱼养殖

为了养殖出优质的鱼类,池塘的面积应该控制在5亩到20亩之间,池深最好达到2米以上,如果需要越冬养鱼,池深应该达到2.5米到3米。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池底应该平坦,淤泥厚度不应超过10厘米,最好是无淤泥或者只有很少的淤泥。同时,池塘应该方便进行注排水,水源可以选择清新无污染的河水、泉水或者井水等。

在进行清塘消毒后,池塘应该注入深度为1米的清水。在进行鱼类养殖时,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种。

丁鱥鱼种的规格宜在50克左右,放养密度为1800尾/亩到2000尾/亩。同时,可以搭配放养规格在100克左右的鲢鳙鱼种,放养密度为70尾/亩到100尾/亩,鲢鳙鱼之间的比例为3∶1到4∶1之间。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为了供鱼类食用,可以选择粗蛋白含量为35%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并选择硬颗粒浮性膨化饲料。

投饲方面,采用驯化投饲法,可以使用手动撒喂或者投饵机进行投喂。每天应该投喂2到4次,5月到6月投喂2到3次,7月到8月投喂3到4次,9月投喂2到3次。

每次投喂丁鱥鱼大部分吃饱游走为止,日投饲率在1%到3%之间,可以根据鱼的食欲情况来适当调整投喂量。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在进行水质调节时,可以每隔7天到10天加注一次新水,为了保持适宜的养殖条件,每隔15天需要进行一次全池生石灰水泼洒。

建议在泼洒过程中,使用的生石灰用量应该在15毫克/升到20毫克/升之间。在夏季每天晴朗的时候,建议保持增氧机每天开启1小时到2小时,以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

而在阴雨天气下,可以适当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以进一步促进水体中的氧气浓度达到合适的水平。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在进行鱼类养殖时,应定期进行巡池,观察鱼类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以及水质变化情况,并进行鱼体生长情况检查,确保鱼体健康,并做好养殖和用药记录。

目前,丁鱥病害相对较少,但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以及三代虫病等。

此外,也会出现水霉病、烂鳃病和烂尾病等其他疾病。对于水霉病,关键在于预防,在进行拉网、放养和运输等操作过程中要细心,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而对于其他疾病的防治方法与鲤鱼、鲫鱼等常规鱼类相同。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总结

1、饲料与水温

丁鱥的食谱较为广泛,虽然它属于鲤科鱼类,但其苗种成活率和生长常常效果不佳。经过国内多年的养殖试验表明,为了满足丁鱥的快速生长,需要采用特定的饲料配方。

在幼鱼期,饲料粗蛋白含量应大于42%,而成鱼期则应保持在38%以上,其中动物蛋白应占蛋白质总量的1/3以上。

水温偏低,未能保证丁鱥的最适生长环境,从而导致鱼体消耗能量较大,对生长速度的影响较为明显。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因此,在鱼类保种培育中,应针对不同鱼类的需求来调整适宜的水温。如果加温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当增加饵料的粗蛋白含量来保证生长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丁鱥最适生长温度为20~27℃,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其生长速度和免疫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2、养殖管理

在养殖丁鱥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培育出规格相近的丁鱥,必须及时进行分苗。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在养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分苗的次数,一般每2至3个月进行一次分苗比较合适。

对于不同规格的鱼种,需要制定细化的养殖方案,采取投喂高能量饲料和局部水体增温等管理办法,以提高弱小鱼种的生长速度。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大规格的丁鱥的饵料系数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小规格,因此在低温环境下,投放大规格的鱼种效果更好。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因此,在进行丁鱥养殖时,应注意对鱼种进行分类养殖,以进一步提高养殖效果。

3、疾病防治

丁鱥的疾病主要需要预防,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水质调节和定期的药物预防。

由于丁鱥的体表粘液丰富,对疾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其鳞片细小,也容易发生常见的寄生虫感染。

在水深较浅、pH较高的条件下,也容易导致丁鱥的鳃和皮肤受损,并增加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丁鱥人工养殖技术

缸体的水深为1.2米,水温偏低,水体的pH值保持在弱碱性状态(pH8)。在这样的条件下,整个养殖周期都没有发生丁鱥感染寄生虫的情况。

这表明,通过适当的水质控制和药物预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丁鱥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同时也能够提高丁鱥的免疫力,有效保障养殖效果和鱼类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周宏伟,刘志文,邹飞,等.丁鱥人工养殖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4(05):126-128+146.

2、雷爱军,张建华,王祥龙,等.采用强流量技术增强丁鱥种苗生长的实验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2(06):71-72.

3、杨鹏飞,曾文斌,刘波.不同养殖方式对丁鱥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J].水产科技导报,2018,17(11):80-84.

4、方兴祥.丁鱥的人工繁殖和养殖[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01):43-44.

5、余瑞峰,吴小兵,宋思远,等.酸雨对丁鱥幼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水产科技,2016,45(04):94-98.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