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哪里有桂花雀养殖基地(不种苹果照样富)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来源:【陕西农村报(陕西农村网)】

不种苹果照样富

夏日的黄连河村风景秀丽,青山、绿水与田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记者 陈宏江摄

炎炎夏日,记者走进延安市洛川县土基镇黄连河村,放眼望去,树木郁郁葱葱,清泉潺潺流淌,鸡鸭悠闲地在林间踱步,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派田园美景。

“黄连河村以前是典型的‘烂杆村’,大多数村民的日子过得都不富裕。”土基镇党委书记李发荣说,虽然地处洛川,但黄连河村并不适合种植苹果。这里位于北洛河峡谷,沟深林密,就是发展传统种植业,也只能是广种薄收。

面对不适宜发展苹果产业的现状,黄连河村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利用山水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走出一条产业融合的新路子,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2015年,地处黄连河村的国有林场进行改革,成为黄连河村摆脱贫穷的转折点。

“我们党支部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成立了黄连河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引进黄连河生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大棚138座,主要以种植木耳、香菇、蔬菜为主,同时养殖黑山羊、鸡、鸭、鹅,还引进桂花雀、七彩珍珠鸡、贵妃鸡等10余种珍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黄连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红民介绍。

为鼓励村民依托林下经济增收致富,黄连河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促进村民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每亩土地纯利润增加了400元,使村民变成了“股民+产业工人”。同时,该村将土地经营权交由企业使用,每年村集体经济分红约8.6万元。

“土地入股9亩,1年收入8100元;专项资金入股分红,年收入721.65元;种植香菇2500棒,年纯利润有1.68万元;公益性岗位月收入1700元……”在脱贫户张更武家,张更武给记者算起他2021年的经济账。

“其中土地入股是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也是村民分红最多的部分。”王红民在一旁补充道,“村里一共入股800多亩集体土地,其中304亩土地的经营权属于黄连河生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村民王玲家有4口人,家里的9.6亩土地入股后,王玲每年可领8640元土地流转费。除此之外,她一直在黄连河生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零工,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

像张更武、王玲这样的村民,在黄连河村比比皆是,他们不用背井离乡为生活奔波,在家门口就有钱挣。

群众的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新要求。几年来,黄连河村从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5方面入手,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硬化进村巷道,铺设排水排污管道,将涝池修建成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景观带,对全村145户村民的院落、门、墙等进行改造提升……过去贫穷落后的村子摇身变成如今的美丽村庄。

“在改善人居环境过程中我们没有大拆大建,没有破坏原有建筑,目的是让大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李发荣说。

“现在我们村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不仅宜业宜居,还成了旅游的好地方。”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牛中源自豪地说,“最多的一天村里游客达到上万人次。”

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村子成为周边游客慕名而来的旅游打卡地。2019年以来,黄连河村的乡村旅游异常火爆,村民们抓住有利时机,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民宿。

村民裴艳艳告诉记者,自从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她就在家门口摆摊卖面皮。“一天少则挣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我觉得很满足。”裴艳艳笑着说。

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旅游兴起……从2015年到现在,黄连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700元增长到2.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长到现在的52.1万元,村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黄连河村更是紧抓产业发展,结合香菇种植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打造香菇小镇,谋划带动土基镇乃至整个洛川县发展食用菌产业。

“我们可以用苹果树废弃的枝条做菌棒,菌棒废弃后再加工成有机肥,帮助果树产出高质量的苹果,助推洛川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李发荣说,如今黄连河村依托农旅融合发展,早已摆脱了过去的穷日子,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记者 陈宏江 通讯员 孙艳艳

本文来自【陕西农村报(陕西农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